如何评价央视记录片《镜子》里的家庭情感和教育方式?

最近,很多人被央视推出的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深深震撼,我是带着沉痛的心情看完全集的。

片中四个愤怒的少年,面对镜头声嘶力竭的控诉和呼喊令人震撼:

“放开我!”

“永远都跟着他们的想法来做!”

“不想再受控制了。”

“我压抑许久的情绪放出来了……”

“你这么弄,我就死给你看!”

而家长们那痛苦、迷茫的表情更令人唏嘘:

“谁来理解我呢?”

“四十多年的脾气是一下子能改的吗?”

“咱以前管理孩子的方法都是错的?”

“清,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

这部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内容很简单:四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介绍“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情节却一点也不简单。我们可以从片中看出,无论是早恋、网瘾还是辍学,在一个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一个家族的教育模式。正如片中所说——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每一位家庭中的教育者都脱不了干系。

我们从片中几个“问题少年”说起。

“说都没说完

他们就已经拒绝了”

第一个少年,是家明,16岁,准备上高一,辍学1个月。沉迷网络,想做一名流浪歌手。

家明父亲,私企管理人员,大学本科。采访中,爸爸提到自己艰苦奋斗的感慨:读大学前后,没有喝过一杯牛奶,没有穿过一双皮鞋,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日子过得很苦。但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爸爸最想把自己奋斗和坚持得到的人生信条,传递给孩子。而当家明提出想去做流浪歌手、背包客时,爸爸坚持要把孩子“纠正”过来。认为学习才是唯一出路。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他们家经常发生:

“你让他跳,他敢吗?”

第二个少年,是张钊,18岁,高三,早恋,辍学4个月,把父母赶出家门。

张钊父亲,国企职工,大专。

在跟父母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张钊多次想要自杀,跳楼。

面对记者时,张钊是这么说的:

“他们(指父母)平时就说,什么事儿你让他干吧,他不敢干。其实他只要每一次说这句话,就是说,‘你跳下去,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他说,“我不上学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交了个女朋友,也不是像他们说的,我适应不了学校的高压力,我只是把所有的情绪全释放出来了。”

但张钊的父亲却不愿意相信儿子的这番理由,“张钊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原先都挺好的。自从早恋被发现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

在张钊的记忆中,爸爸笑的时候很少,“他跟我妈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吵架就是吵架,跟我在一起的时候,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

“她一定都说自己是对的”

第三个少年,是泽清,14岁,初二学生,辍学2个月。

泽清母亲,医务工作者,大学本科。泽清父亲,事业单位职工,大学本科。泽清外公和外婆,都是湖北大学退休教授。诚如纪录片专门说明——他的家族是在社会上有相当成就的。

但泽清父母的夫妻关系不是很和睦,他们经常跟泽清说家里没钱、很穷,泽清如果不上学,就赚不到钱,试图激励泽清好好学习。

“我如果有这些条件

孩子应该会被教育得很好”

第四个家庭,主人公是厦阳,25岁,船厂工人,失业。呆在家里不上班,不谈女友,长时间上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厦阳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妈妈做保姆。爸爸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外出打工挣钱,给孩子更好的条件。

厦阳的爸爸提出了一个困惑:“我是农村的,为了挣钱不得已离开孩子,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但那几个家长,他们都有单位、有职称,我如果有这些条件,孩子应该会被教育的很好,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也变成这个样子?”

相信每一位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这些情况不一的“问题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庭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俞敏洪看过纪录片后就说,“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中国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只要把家长教育好了,孩子就自然教育好了。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这些家长难道不爱孩子吗?爱呀。爱始终就在那里啊。

可究竟为什么,我们明明深爱彼此,到最后家长和小孩却变成了如仇人一般的关系?

虽然我们不能把所有黑锅都甩给父母们去背,但父母的确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诚如片中所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却也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

如何给孩子的心灵

注入温暖和力量

在家庭教育关系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给孩子的心灵以温暖和力量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跟孩子从情感沟通,而情感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

如纪录片中的家明,想骑行经过武汉的某条街,父母的反应是“话都没说完就拒绝了”,如果换做我们是家明,不产生逆反心理才怪呢。有效的情感沟通,前提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听他说完自己的想法,然后态度平和地表达看法。

换位思考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传递我们的观点,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和愿望。

其次,就是接受孩子的“失控”。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个小人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抗,于是我们开始害怕,这是怎么回事?引用片中那首诗:

我是一个机器人

只要输入程序我就会照做

曾经,我的主人无论吩咐我什么

我都会乖乖去做

风雨无阻

在他们眼中

我是一个好机器人

转眼之间,十七年过去了

很不幸

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

我开始不听使唤

无论主人输入任何修复程序

都无法将我修复

主人手足无措了

他们将我所有的程序全部删除一空

无论好坏

其实不是孩子们感染了病毒,而是他们突然有了自己的感受。而我们对孩子“失控”的焦虑,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认知,以往我们可以视而不见,而当这件事通过孩子展现出来的时候,却是实实在在不可逃避的“问题”,我们对此担忧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

在很多自信的家长身上往往看不到这种焦虑与恐惧,所以当看到有家长对孩子说,“我说的话你竟敢不听,再敢这样试试看”,我总能从这些父母身上看到源于他们自身的怯懦。

第三,再难,也不要对孩子哭穷。

片中的泽清,由于父母时常以跟他“哭穷”的方式,来激励他努力学习,实现自身价值。谁知这样的方法却造成了负面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泽清的家人属于在社会上有相当成就的人,可能这样的家族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一种价值观——要很优秀才能有存在感。

所以当泽清得知摄制组是来自央视的时候,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去改造学校。由此可见,泽清是多么想要证明自己,又是多么渴望拥有存在感。

有人说,富人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与不屈不挠。而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视、暴戾、散漫与轻易放弃。

当然,这里所说的穷和富并不单指物质基础,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万万不可把这种心理匮乏感带给孩子。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个伪命题

不知何时起,这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一个魔咒,让不少中国家长加入了攀比的行列。我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名各种课外班,要有特长更要品学兼优,我们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纪录片中的心理咨询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特别讨厌那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知不知道这句话害了多少人,特别是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这句话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它设定出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你必须按这条路去走,似乎这个地方才是终点。真是这样的吗?”

这分明是体育场上的竞争啊,这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0.01秒就可以决出胜负,但是孩子人生的竞赛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在人生这条长长的跑道上,对节奏的把控以及培养持久的耐力才是制胜法宝。

我们为人父母的,不妨平常心一点,记得要拥有一颗“大心脏”。

每一对父母都深深地爱着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这份爱,我们得以对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爱的方式决定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互动方式的不同,成了孩子心理价值观与信念的不同,从而书写了孩子不一样的未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顺应他自身的特点培养孩子事半功倍,不管孩子的情感、情绪,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最起码没给孩子最基本得尊重,家长的辛苦只能换来失望


我从头到尾看过,看过之后也确实挺难过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是从我这些年带孩子的经历来看,造成问题绝非一天两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说仅凭教育机构的短短数月的调整,很难将他们这么多年积蓄的对父母,对家庭的不满就此购销。而且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无论是谁,除非自身有强烈的改变意愿,否则谈何容易。

镜子暴露了很多我们中国式家庭的特点,相信大多数中国父母或多或少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因为我们的孩子不同,家庭环境也不一样,也许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情况,但还是需要我们作为家长的一种警醒。

也并没有一种方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用足够的耐心去抚平孩子心中的伤痕……


看了推荐找来这个纪录片看了一遍,很是震撼。世上所有职业都有从业职格,都要经过培训,只有最难的为人父母是匆匆上任,没有任何指导,经验,而我们面对的却是最复杂,最不可琢磨的新鲜生命,还是我们的唯一。他们一降生就寄托了我们许多希望,前十年还能操纵,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家庭的温暖,叛逆情绪大爆发。所有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肯定是原生家庭有问题。怎样才能做个合格家长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镜子》这部纪录片看后心情非常沉重。

镜头里的几户家庭惊人的相似点,就是孩子的父母都关系不睦。

夫妻关系的不睦,父母言行的失当,直接导致了孩子对父母的评价较低,不信任、不听教、任性妄为损害了亲子关系。

焦躁无力的父亲+无所适从的母亲+完全失控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关系导致孩子象脱缰的野马似的在毫无目标的狂奔,家庭里所有的成员都是受害者。

父母是家庭的创建者,也是家庭关系的引导者。好的婚姻是互相成就,坏的婚姻是互相损害。

为人父母是终身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与时俱进,纪录片是有个孩子脑子特别清醒,他说需要学习3个月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通常固执的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父母,也是亲子关系一团糟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本身是一颗苹果,都总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桔子,亦或父母是水中游鱼,却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会攀爬高树。

这样的家庭教育南辕北辙,把孩子推向父母不想看到的另一面,父母无视孩子的真实声音,父母和孩子之间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心门紧闭,声音再大,也难以交流。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只有不断的学习、探索、总结,创造良性的环境才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

但愿《镜子》里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少,也但愿社会不再需要这种特殊的学校。


原始地址:/wenda/1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