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你认为大学最应该增加什么专业和课程?

大学应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工科、农学可以对接世界先进技术。

不管什么领域,大学发展一味迎合社会现象都是败笔。


新增专业,一方面要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时机成熟。近几年大火的人工智能专业也是经过沉淀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增加专业是需要时间的。

新增课程,个人觉得应该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相关课程。前两天,华中大对于学生跳楼事件作出了通报,导师停止招生两年,然而逝去的生命无法再重来。

个人认为,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心态没有转变过来。在学校,身份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身份则是员工,或者有选择自主创业当老板的。毕业则意味着从学生过渡到职场人。学生还是过于理想化,然而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务实。一方面,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另一方面,学习能力强不代表工作能力强,要勇于归零。工作技能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学习,但心态则需要自己调整,如果有学过心理学相关课程就会有一定帮助。


客观的讲,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很大,跨专业就业现象普遍。

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持本科文凭漂在空中落不了地。

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教学思想是封闭的

大学校园相比高中那是开放了很多,学生们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教学形式相比高中确实相差不大,课本书本知识为主。

现在的本科教育早已经不是10年20年前的情况,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了1000万,全国高校就业总人数达到了834万。以前本科毕业证书那是含金量,现在大家都在挤水分。除了重点大学那些搞研究的学校,大部分大学都应该走向应用型教育,因为学生毕业都要就业,不能让他们毕业就失业!

莫抱怨,“双万计划”已经在行动!

2019年四月教育部已经正式推行了“双万计划”——打造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

双万计划不再是针对学校,而是具体的专业

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

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

这一些都是双万计划的亮点,同时计划针对的不再是985、211那些重点大学,而是最大可能覆盖了普通本科。

大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工作了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学历证书在求职阶段是敲门砖,入了门之后能做成什么样子,就要看你所具备的能力与潜力。对于大学生来讲,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是应该具备的基础胜任力。

为了将来,请释放自己内在的潜力!

专注教育问答,欢迎关注张老师生涯课堂,一起聊规划!


目前国内教育确实比较脱节社会,却也是比较渣生的基础,问题应该不是几个课程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比较客观的建议学生去国外读大学,有利于未来回来或者在国外工作。

如果暂时没有这个条件或者能力的话,建议选择比较实用的课程,比如计算机,会计,英语,法律等。同事注意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找寻相应的实习机会。

如我之前所说,大学是比较基础的高等教育,要在社会有竞争力,除了学校的课程,学生也可以另外修课程,或者考证书,比如计算机,财会,教师等各类专业证书或者资格证,让自己更具竞争力,与社会更加接轨和合拍


谢谢邀请。

关于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这样的说法,笔者认为并不是客观。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如果说学什么就做什么的话,大学的很多专业和就业的紧密度确实不高。甚至很多专科学校和职业高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更抢手。而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什么却都不会,或者学的东西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文科专业比如行政管理,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能到政府机关工作;而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这样的专业也比较偏门,如果不是最近几年网易养猪赚了钱和名声,稍微让人对科学养殖肃然起敬,大多数家长送孩子念大学,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去养猪。但是,这些问题又是现实存在的,这不得不让我们去认真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大学——通识教育有没有问题?

首先,大学教育和大专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大学的教育方式是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综合型的理论或应用人才,而大专的教学方式是专业训练,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参考西方国家比如德国的双轨制路线,简单说大学培养的是白领,大专培养的是蓝领。

单纯从就业的角度上看,白领确实比如蓝领专业和实用,但为什么还有起初有这么多人选择白领而不肯做蓝领。你会说白领坐办公室舒服,动动脑就行;蓝领则要动手,很辛苦;这是前二十年大多数人最初的普遍认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在也有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至少做的事可以把自己养活。加上国家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蓝领工作开始得到认可。

因此,大家反过来会思考,现在社会上的大学生是不是太多了,为什么成绩好的大学生,反而在选择上比不上大专生,大学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甚至会联想到高考的志愿选择。

笔者观点: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是没有问题的,理论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建设同样重要。

1、大学的专业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建立和调整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调整会有延迟性,专业也有滞后性。就比如最早一批学计算机的人,因为当时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并不发达最后干了卖电脑和软件的事,所以90年代学计算机的人,肯定不如05年~15年的这批学生幸福的。

2、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结合,需要延续性和持久性。比如生物工程这样的专业,是近几年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比较高端,更偏向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应用。所以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只有读研读博之后,才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实际项目,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未来的路。

3、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学习能力,其实也是给了我们二次选择的机会。大学更多是对专业的理解和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新选择的过程。可能高考的时报考的专业自己不太喜欢,但是正是因为大学的专业更偏向通识和综合教育,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二次选择的机会,考研和二位学就是选择,甚至工作也是一种二次选择。通识教育,学习的重点,更多是锻炼自己的学习力,学习力强的人,自然有更多的选择。

关于增加什么专业和课程?

笔者认为,专业和课程,主要看三点:

【1】一个是实用性,社会上什么工作最缺人最热门,只要人才不是过于饱和,这样的专业都是很有竞争力的;比如计算机软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所以无论学什么专业,如果有条件和有能力掌握计算机语言,对专业本身的帮助是很大的。学金融的同学会计算机,可以做出更好的量化模型;学农业的同学会计算机,可以做出更好的更实用的管理系统...

【2】另外一个是前瞻性,未来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哪怕现在暂时用不到,但开设这样的专业依然是有意义的;比如物联网工程,现在看着很模糊,但是随着5G的应用未来包括通信和物流以及与服务业和家庭生活相关很多领域,都必然实现从单一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转移。当然,现在的专业也越来越高端,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型专业,所以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也很适合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普及和推广...

补充:

前两点的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加强校企合作,如果可以让学生早点投入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对他们思考专业和选择工作,帮助会很大。

【3】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可能说到这点大家都会觉得很虚,但是笔者曾经在大学里面帮老师带过课,教过思修这样的课程,也接触过国防教育的课程。笔者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学会去感恩。客观来说,虽然现在的社会问题不少,但是我们国家依然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要安定和和平,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可以更丰富和多样性一点,不要过于传统和守旧,不能只谈理论和情怀,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强行要求大学生或者青年参军,所以大学期间如果有机会去军队走走参加一些军事训练,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提高了国防意识。

希望笔者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号【思考大学】。

你的认可,是我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笔名“无骨鱼粉”,法学硕士,产品经理,目前担任多家教育机构的学科及课业管理顾问。曾供职合作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和K12教育公司,10年职场经历,专业猎头出身。对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在线教育和大学研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独立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长年为教育公司和身边朋友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有一种说法:大学不能一味迎合社会,不能沦为职业培训中心。认为大学就该教授基本原理而不应该讲授琐碎的职业课程。这种观点我只能部分赞同,作为应该成为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和自由思想中心的大学,当然要与时俱进。如果大学教育只作为精英教育,我赞成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中心,可以重点培养科学思维,自由创新精神,让国家相信真理的精英意识。但是作为高考大量扩招的今天中国大学,不考虑上千万毕业生就业技能问题。我想问政府,企业,社会,家长,学生都能共赢和满意吗?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换个角度,在这个飞速向前的时代,大学不与时俱进,就是大学在堕落的一种表现,也是大学老师路径依赖,不能走出舒适区的一种缺点。

例如:自己在十多年前上大学时,那时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自己又是it相关专业,结果企业管理概论讲的是几十年前的冶金企业管理模式,自己大一届的学长,大一学计算机编程语言却是pascal,虽然编程语法都相通,那为什么老师不与社会接轨,花同样的课时讲授c语言,或java语言?

自己曾在传统IT电子设备公司,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以我的感受和工作行业谈谈目前大学与社会脱节的一个角度和应该增加课程。

强烈建议开增:产品管理专业

专门针对培养IT行业,互联网行业专业的产品经理。在互联网行业,大家都知道有一对相爱相杀的cp: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大多数程序员都是来自于计算机,软件,电子等大学专业,而产品经理则是鱼龙混杂,有销售转的,有UI设计师转的,有测试转的,有开发转的,还有公司大领导兼任的,一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畅销,侧面印证了这个问题。这些专业庞杂,没有IT,互联网的系统的产品设计,技术原理,产品营销,项目管理,社会心理等专业知识的产品经理,在现实工作中低级搞笑的事情频出,前半年某国内大型金融科技中心因为产品经理要求开发在手机app中增加界面主题颜色与手机壳儿颜色一致新功能,而引起开发与产品经理互殴的事件。

产品经理负责整个产品从0到1的规划,设计,产品后期的营销策略,依据大数据分析对产品功能不断迭代完善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活动,是产品的最重要负责人。虽然世界上很多知名产品的产品经理也不是科班出身。例如苹果手机的乔布斯,微信的张小龙。但是对于大部分产品经理从业人员来说,这么重要的岗位,需要这么多领域知识,却只是靠各个专业岗位自己工作实践和领悟,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分工要求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我觉得目前大学与社会脱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上大量需要这么重要的职业:产品经理,但大学充耳不闻,假装不知道。没有一个专业能对口培养这个岗位。

建议产品经理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技术类:c语言程序设计,模电,数电,微机原理或单片机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大数据技术概论,互联网网站分布式架构设计概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概论等

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敏捷开发,表达与沟通类的课程

市场营销类:产品文案设计,传播学基础,市场营销,尤其是互联网营销等

认知与心理学类:社会心理学,产品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互联网思维系列,大数据思维系列,逻辑学基础,版权法律等法律通识课等等


你好,感谢邀请,我是爱笑的强老师,题目当中说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那么在大学里面最应该增加什么课程和专业呢?我正好在大学工作,那我就谈一谈,对于高校,建议增加的课程和专业吧

只会读书,不会交人。增加人际交流,人际关系的课程。

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只是一门心思的学习文化课,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死书。在他们的思想当中可能会认为只要好好的把专业学好,那么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其实大学是一个桥梁,你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而且还要学好做人,如何更好的去跟别人进行交流交流,你的艺术交流你的专业交流,你的知识,所以我特别建议在大学当中增加一门人际交往或人际交流或人际交流等等之类的选修课程,让更多的人知道其实智商和情商都是我们在大学里边所需要拿到的提高的。

只会学习生活,不能自理。增加生活小窍门,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

我之前有讲过很多的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去处理生活当中的一些杂的事情,甚至是进了大学不会洗衣服,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饭菜,等等,甚至是连搭配衣服,自己都不会了,其实这都是父母给惯的,那么当自己独立出来走进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小伙伴生活在一起,那么身边没有人再去做你的父亲或母亲。就要学着自己独立,能够去承担一些事情,那么在自己努力适应这个环境的时候,毕竟大一大二的学生,才刚刚20岁左右,甚至是只有17岁,18岁左右,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说学校里边开设一些解决问题能力,生活小窍门的方式,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压力,对于他们能够慢慢的去学习生活当中所赋予给他们的一些责任,我相信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唯我独尊,我是衷心建议增加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合作,什么是团队等等,这样的课程。

在的独生子女,非常非常的多,在家里面都是以她为中心的,走到大学里面去,也会因为一些性格的原因相处的方式,甚至是自己不能能接受,被称为一颗小星星,而不是众星捧月的,这种感觉会有非常大的一个落差,那么学校适当的增加团队协作,团队合作,增加孩子们的责任心,分享的可能,我相信这样可以增加他们更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走进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团队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


回答:脱节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朝令夕改。

1.要说目前的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恐怕这种情况在某些院校内确实存在,但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要具体院校具体对待。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个别院校领导认识不到位,图省事,保官位,形式主义,文件决策。

(2)为了招收生源,扩大收入,不做市场调研,盲目设置专业,随意开设课程。

(3)院校不去积极主动地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学生所学理论,严重与实践脱节,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埋下隐患。

(4)学生实训走过场,不踏实,为了实训而实训,只顾学生眼前,不考虑学生将来。

(5)学生见习,只顾坐在办公室里收反馈信息,不去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见习,进行切实可行的跟踪调查,玩数字游戏,耍花花肠子。

2.专业和课程一旦设置与开设完成,就不能说改就改,说撤就撤,同样,在八字没一撇的情况下,也不能随便设置新的专业,开设新的课程。专业和课程要保持适度的稳定性,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队伍相当稳定,另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

总之,大学教育是学生将来工作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切不可麻痹大意,要统筹规划,多方施策。


原始地址:/wenda/1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