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什么看法?

每年临近年底,新一轮的“应聘季”就开始了。源源不断的、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蜂拥而入全国各个城市的人才市场或人才招聘场所,京津沪广等一线大城市更是拥挤不堪,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但是,深入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虽然每个招聘场所都是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不是大学生们花费了几千元做简历、经过日夜奔波劳苦投了上百份招聘单位,也没有找到一家令自己满意的单位,就是一些招聘单位对前来报名应聘的学生们条件苛刻,首先第一条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让前来跃跃欲试的大学生们望而止步。

2013年高校毕业生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约27万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平息并且在一些层面进一步扩大,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减小,只能更大。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多层次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更多的是大学生自己的原因。这是一件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每一位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全社会都应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大学生们走出跨入社会的第一步,从而使其今后的人生之路充满正能量。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1.高校的快速发展、专业老化、教学内容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同步,社会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总供给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同时适合大学生“口味”的工作岗位较少。由于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有2000万的新增劳动力,全国城镇每年只能提供12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大多数工作却是大学生们所不屑一顾的。因此,自然会出现一方面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许多工作岗位还得到偏远的山区招工,以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二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从2002年到2014年,我国每年所毕业的大学生由原来的145万猛增到727万,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就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变化,对于全社会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如果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脱节的情况下,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2.大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原因所造成的就业难问题。

一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职业取向导致他们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低不成,高不就”,“宁愿京沪广一张床,不要二线城市一套房”的传说已被大学生们变为现实。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顺序依次为:党政机关、科研单位、群众团体、大专院校、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乡镇企业,选择排在后几位单位的人仅有7%;同时,选择回老家,尤其是回到小城镇、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只有3%。这说明,作为家长来说,传统的儒家思想构成的“精英情结”也非常严重,好不容易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学,上了4年,再回到老家农村工作,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因此,宁愿让孩子漂在“京沪广”,说起来是在一线城市工作,脸上很有光彩。其实孩子究竟在大城市的工作、生活得如何,的确是“剪不断,理还乱”。轰动一时的北京的“井下人”事例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缺乏社会各行各业对完成工作的基本要求。有的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不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在应聘的考试场合,面红耳赤,言不达意,失去了对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机会。

三是一些大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忽东忽西,目的性不强,定位不明确,脚踩两只或多只船,最后连上一只船的机会也没有了。

3.用人单位设置的苛刻条件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目前招工单位往往首先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或者是“低职高聘”,办公室的文员也都要有硕士学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工作经验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这种重经验轻学历或重学历轻实践严重脱离现实的招工方法给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4.高校在自身发展中,如专业设置、教材老化、教师队伍不强等原因造成的问题。

一些地方高校追求大而全,办学理念与办学方法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导致开设的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英雄无用武之地”,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结构性的供需矛盾突出。还有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不够,有的学校连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构都没有设立,大学生无法在校内得到应有的就业指导。

5.社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种种困难。

大学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档案就得返回户口所在地,由于近年来有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择业,这就成了必须越过的一道坎。但是,在具体办起户籍、档案等手续来,实在不易。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一位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自己在中关村找到工作,先后耗时一年多时间,连续跑了8次河北省某县老家,都难以办到自己企业所需要的相关手续一事,让无数大学生扼腕感叹。正是这一道道有形的、无形的“网”,使许多大学生与自己所向往的工作失之交臂,留下遗憾。

以上分析足以说明,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着多种因素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难题,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和培训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要想逐步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种种难题,就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国家、社会、企业、家庭与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尽最大可能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对每一位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一次次地参加笔试、面试,都是一次次严峻的考验。“心胜则兴,心败则衰。”

只有将自己的准备做得更好、更充分,才能从容面对新的、更大的挑战。要根据自己每一次的失败及时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短板”,尽可能地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长板”,从而使他们认可自己的这只“木桶”可以发挥最大的能量。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尽可能少走弯路。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笔者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也曾经有过许多次对学业的荒芜、考试没有下苦功的后悔与遗憾,但是深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心怀若谷,大胆实践,勇往直前,认真做好就业筹划,以优良的“情商与智商”面对每一份工作,面对每一位招聘者,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专业、能够让自己展开理想翅膀、奋勇拼搏的广阔的就业平台。


别睡了,学点手艺去吧。现实很残酷。


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的孩子大有人在!惰性!在大学生活四年中正能量的生活少!社会学校开的招聘会竟然在自己的学校开都不去!秋招不去应聘!等春招!竟然还有的学生大四了!应该是应聘季节了!还等着毕业证拿到在应该!那得失去多少机会!


今年的国考又拉开了帏幕,有关消息称,今年报名人数和录用人数大概是67:1。可见公务员这个行当还是大学生们追求的热点,在每一位报考的夲届及应届大学生中都在加紧备考,各种资料及备考的应时书藉比比皆是,这可又是一次出版和推销人士们发点小财的好机会。这现象向人们儆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试从三个方面谈谈,

一,从社会层面讲,每年递增的招生人数至使大学生毕业走出校门的茫然,有门路的有关系的或家里有企业的,他们出校门有去处,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他们不得已而走向各招聘市场,十之八九希望而去失望而归,专业不对口,不交五金,工资低的不足以养活自己,这都是具体的失望原因。试问国家培养,个人付出的努力,以及家庭供一个大学生付出的代价,看到他们茫然,难道说社会就没有责任吗?回忆从前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单位或工厂,他们毫无顾虑,只管在学习期间掌握技能和知识。以前能作到的现在怎么做不到了呢?

二,从大学生个人层面讲,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习惯了被人宠着爱着,一旦进入社会,有许多的不适应,要自食其力啦,总要付出,从零基础做起。但是好多人认为大材小用啦,怀才不遇啦……。劝一句这个社会上除了你的父母宠你没有别人宠你惯你。要知道适者生存的道理。

三,从现在的社会组织形势来看,国营,民营,私企,他们很大成份缺的是劳动力,不缺管理者,大学生的愿景和企业的需要脱钩,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要点。要介决这矛盾,一方面企业方要放远眼光,他们是有文化的有能力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合情,合理的引导,培养,他们会在不同的岗位上散发出光和热。大学生们也要放下身段,理论联系实际,谦卑做人,踏实做事吧!

在我们的国家发展改革的步伐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努力吧!大学生们!你们是时代的精英,将来会成为社会的主力。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所谓难,难在好的就业岗位少,招考招聘实体开的工薪低;存在门坎高低不一,想进进不了,进的了不愿进;存在专业和学历限制等多种因素。究其原因:从高校来看,一是高校专、本“金钱育″。一些一本高校除了本部开设的专业外,还设有招收二本三本乃至专科生专业,一些二本院校设有招收专科生的专业。从校内来看存在专科本科同种专业重复;从横向来看,无疑与高等专科职业学院存在同专业抢生源,互相冲击,最后就业互抢饭碗,受害的最终是大学生。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大学高校耐人寻味的唯利是图,有些普通一本(含重本)高校的教授宁愿给三本生上课,也不愿给本部一本生上,这种畸形教育模式的“金钱育观念,应运而生的是教育产出无数的畸形儿。由于“金钱育”的怪胎,必然使沿用传统的教育老套,催生教育忙教学缺教法,旧专业无特色无创新,不适应现实岗位等各种矛盾。二是高校专业设定超求生源。存在高校招生一个专业求生源多与企业衔接就业职位少的矛盾,结果大学生逼着自谋职业,自己联系工作,毕业就业成落空,这种怪胎不是老师“普育了大学生,是学生家长哺养了大学教授。三、职业高院是“收容所”。值得一提的是很大一批职业高等学院,由于国家允许单招,这种单招形式的背后,不乏容留一些形形色色的学生,差生影响好生,在大学里所谓“象牙塔被沾污,大学生堕落、犯罪的现象与日俱增,高校似乎成为青年堕落甚至减轻社会犯罪的“容留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其一、专业志愿选择不到位,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深思熟虑专业对未来职业的影响,盲目乐观,结果导致在高校浑浑噩噩渡过,专业应用能力差。其二、眼高手低,好单位进不了,差单位不愿进。其三、平时修养不够,不注重普通话训练,不注重人格培养,面试尴尬,丑态百出。从社会招聘单位来看,存在宣传招聘广告中单位规模模糊、招聘职位薪酬不详及单位未来规划发展前景不清晰等各种现状,毕业生犹豫不决,难以把持,等等。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实际问题,很宽泛也很具体,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一、大学生要努力提自身实际能力,将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同社会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创造性创新性地学以致用;二、克服“眼光抬得高,实际能力不够强的盲区,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能抬高的抬高,不能上的台阶要理智地降低,不与同学攀比职业,量体裁衣选择一份能过得去的先去尝试,坐稳饭碗,条件成熟后再考虑“跳槽″。三、灵活应变。你是读书的天分,你的本科不足以支持你满意的职场,可灵活应变,考研考博寻求专业转机;如果你精力充沛,有足够的能力、毅力与勇气炼狱自主创业”的天堂,何乐而不为?!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人才!!!

对于有真正才能的大学生来讲,不存在就业严峻这一说。

同时,目前供需市场的矛盾:

企业大量的需要人,可不管是人才市场还是校园专场招聘,招的人总比找工作的大学生多。

而相对的就是楼主提的这个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边要大学生,一边有大把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究其原因:

1、大学生眼高手低,企业要求从基层岗位开始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无法适应,一招储备干部,投简历的明显增多,一招销售,瞬间无人问津,其实对有些企业来讲,储备干部就是销售,就是基层岗位。

2、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对口和技能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企业需求。

3、大学生啃老,现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条件较以前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以至于不想工作,不愿意就业。


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

现在高校毕业生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年正在待业的往届毕业生,约有1000万余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所以2017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现在已经不是在街头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八个大学生了,一款砖头砸过去可能是十二个,路边卖烤串、擦鞋、推销的都可能是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形式严峻!

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难”,甚至得了“就业恐慌”症?为什么有的高中生、中专生都能找到工作,而手持双证的大学生却无业可就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就很了不起,经常白日做梦像看电视一样,有办公室还能养鱼,说不定还会配个漂亮的女秘书,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笑傲江湖。整体上来说是对自己估价太高,不切合实际,求职时认为薪酬低不符合大学生身份,会丢人,总希望一步到位,让同学羡慕自己有能力找了份好工作。

2、就想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想着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多学会计的去单位做了文秘,很多学电子的到了单位做了销售。很多大学生工作时不满上层的安排,认为上层领导不懂用人,大材小用,抱怨频频,即使就业也会很快潇洒辞职。

3、大学生从校园出来后对社会的接触面相对较少,求职信息不广泛,在校期间也没有超前的就业意识,不懂得在校期间留意各公司的招聘及人才需要。

4、认为大学生毕业就该留在被闪光,就想留在大城市绽放青春光彩实现人生价值,大城市里人才济济,各国的经营外加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生一抓一大把,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再加上心高气傲,没有工作经验和职场阅历,慢慢就导致了很多应届甚至往届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这就是很多应届大学生的现状,还得工资高、还得离家近、最好能带上女朋友,从此夫妻双双把家还,白领小资生活其乐融融。其实有这些想法时,问问手头几个月的工资在北京五环以外买的起一平方米的房子吗?那么在求职中该如何应对呢?

1、面对现状,要知道你的师哥师姐可能有的还在白天送快递、晚上送外卖,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克服焦躁的情绪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正确对待就业的现状,有了认知才能在经受不满时懂得忍耐和学习。

2、越是好的专业、越是火的专业,就业找专业对口就越难,一个城市只有五百家公司,却有三千人学的财会,这是6比1的概率,竞争得多激烈,所以在就业前和择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我应聘不上专业对口的工作我可以选择什么?文秘还是综合或者设计?有什么特长可以向面试官推销自己?让自己值钱,多发现多面手的自己,克服不良心态。

3、面试失败不要害怕,面试之前认认真真做一份精美的简历,并且要网上提前看看面试官经常问的一些问题,例如面试官问你期待多少薪酬,你说八千块钱是你的期望工资,但是你要知道可能你的面试官才五千多一点,所以要在面试时会说话,懂得回话,为就业增加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每年都会提起的话题。

在这里我们从更多现实角度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必然。

1、社会结构决定了优质岗位、稳定岗位,必然多数要被社会地位更高、财富更多的家庭子女占据。而有实力的企业,也会优先选择知名大学的毕业生。

2、经济发展层次还未达到人人坐办公室的程度,多数企业对于高文凭高素质的高级技工需求更多,而不是经过高等教育眼高手低的大学生。

3、社保资金缺口极大,需要后来人去弥补。之前没交过社保的人要领取高昂的退休金,所以必然需要后来人十年以上的养老金去弥补。当延迟退休成为现实,每年会减少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

4、大学教育的知识严重落后于时代,十之八九都是到企业完全用不上的东西。实事求是的说,对于普通企业来说,高中生和大学生用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于大学生还没有高中生更踏实肯干,何况学历低的员工往往收入更低,更珍惜工作,不会频繁跳槽。

5、当前教育出现偏差,歧视工厂,歧视体力劳动,歧视车间工作。大学生一个个都希望做办公室,轻松愉快拿高薪。愿意吃苦耐劳的越来越少了,愿意到底层历练学习的少了,甚至于很多大学生一无所有就梦想着创业当老板。办公室的职位总是有限的,所以必然就业难。

6、时代变化太快,科技的发展会消灭很多低端产业,社会的总体岗位在某些时候是减少的。当旧的依靠更多人力的低端产业职位不断减少,而新的高智力的岗位并没有大幅增加的时候,急剧膨胀的大学生群体,自然会面对就业难的现实。


你提出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毕业。还有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民拥挤在这条路上。在竞争的大潮中这就需要你自己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多一门技能就多一个竞争的机会。有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忽略了未来的就业。把大好的时光都浪费了。文凭不代表工作只说明你的学业。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都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想在竞争的大潮中立足站稳就需要刻苦学习。哪怕不是自己的专业只要工作需要也要认真学习。开始走向社会不要挑剔工作,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慢慢了解社会的需求再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的看法是:

1、目前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

2、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看重“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越看越淡。

3、最主要还是毕业生们面对工作的态度,刚进入公司的大学生对经验而言可能会有一些欠缺,但是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

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已经明知,所以面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本身要更加的努力,不要做被动的自己。


我觉得,谁就业都是“国之大事”。这就是“民生”。我们更要看到“用工荒”。无论是高科技领域还是普通民生领域。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起着砥砺前行的作用。大学生的“学有所成”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学有所用”是一体的。中国,需要反思教育所引发的深层次问题。


严峻的就业形势固然跟最近疫情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但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有就业难的说法了那时还没有出现疫情所以根本原因不在疫情而在于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固有的就业观念,一直都在说就业难但奇怪的是前段时间一边就业难一边却招工难,我认为原因是综合性的

一是带有家长老一辈愿望和功利化的诱导式教育氛围使年轻人活在家长单向度想法中只想表面肤浅的体面工作而缺乏对何者为好的深沉思考思维能力的自主独立精神

二是社会庸俗大众面子主义的职业歧视让年轻一代受到了影响从而缺乏理性的职业精神和正确价值观

三是传统的功利化教育和独生政策衍生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年轻一代人好逸恶劳死要面子活受罪

四是扩招民办文科教育大学生质量低下而数量巨大就业观所学的东西和就业祈愿和社会现实脱节


强调三点。防疫宜大数据下,精准到社区,单位,企业。其余,尽量恢复常态。特事特办,把损失补回来。生产,加工,流通过程。


今年的青年失业率是18.2%,这是历史新高。

更难的是,今年的大学生毕业生1076万大学生毕业。到4月中有去向的只有23%。3/4的人没有清楚的去向,他们一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遇到【史上最难就业季】,该怎么办呢?

对于今年毕业大学生,我给大家三条建议:

第一个,如果有一个好机会先上车。先别想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因为你在工作中找机会的可能性永远比你直接坐着等的可能性大很多。

第二,降低你的试错成本。很多人会说自己的简历石沉大海。那是因为你的简历和你求职的方向是不匹配的,我的建议是找到一名生涯规划咨询师,先帮你确定当前和在自己匹配的职业,通过专业人士,降低你的试错成本,之后通过优化简历,提升简历的匹配度,并且做好面试的准备,因为机会只会偏爱准备好的人。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建议你通过专业的咨询师,帮你打造更加凸显自己优势的简历,并且做好面试的充分准备。

第三,找人帮你内推。内推的成功率远远高于自己直接投递简历,所以发动你的社会网络,包括家人、亲戚、同学、朋友、校友,前同事、前领导等,请他们帮你内推。

祝你能找到自己的工作。


原始地址:/wenda/1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