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究竟是谁写的?

1、《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2、人物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3、作品简介《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出世,然后遇见了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

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丘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清朝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丘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自明以来,有很多人认为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阮葵生、丁晏、吴玉晋、冒广生都认为《天启淮安府志》中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就是小说《西游记》,即所谓的“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1980年以后,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或同时代之文人如李维桢、吴国荣、陈文烛、丘度等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丘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也有少数学者立论:《西游记》是李春芳、陈元之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


个人观点:

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学发展遵循这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形式,这个跟民间所流行脉络是一致的。在明朝,民间小说,志怪故事等各种小说开始流行。

而吴承恩我认为他应该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杂志编辑的角色。例如,现代杂志编辑也是将日常民间的各种故事,新闻,流行元素等素材进行创作整理出了一篇篇吸引人的报道,吴承恩也是将他所搜集到的民间小说,神话故事依据一个主线“西游取经”来进行进行一定的改编,糅合,再创作等行程了如今的名著《西游记》。

再来聊点八卦,我觉得吴承恩当时写西游记也可能是受到一些佛道的影响,有可能道家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可能惹到他了,所以在他的笔下,做为道家代表的天庭其表现是如此不堪。连天庭之主的玉帝居然都钻桌子。不然大家可以想想,玉帝在道家学说中可是经历一千七百五十劫,一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有这么多经历才证得玉帝之位,这应该是很有胆识很有能力的了吧,可是居然会被一直修行几十年的猴子给吓得钻桌子?还有很多地方,个人感觉肯定是道家惹到吴承恩了,而他又杠不过道家,就只能在他的作品中去抹黑了!(各位关注下我呗,谢谢)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确实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清朝就开讨论,至今上百年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西游记》在明朝问世之初,没有署名。直到清朝这部书才有了作者的说明,第一个出现的名字是丘处机。这部书里确实讲的是修炼的事情,起码在章回题目中显而易见。后来吴玉搢根据记载及对书中的淮安方言推断出是本家吴承恩,后来鲁迅也赞同。第三个被认成作者的是陈元之,他之所以入围提名是因为《西游记》的校订者是华阳洞天主人。而这个明显是网络昵称的名字,被一些学者证明是陈元之。

这三个主流说法中,认为吴承恩的人最多,因为找不到否定的理由,但也无法百分之百确认。而其他两种说法,理由都不是特别充分,推理大于证据。其实,《西游记》到底是谁写的,对当今的普通人可能没什么实际意义。

有一次,听到一位年轻的朋友回答《西游记》谁写的这个问题时毫不犹豫地说:“杨洁。”另一个嘲笑地反驳他说:“你太没文化了!是唐僧!”

虽然《西游记》的内容是经过民间沉淀和演变的,但明朝的作者能根据民间素材,最终整理出这么一部神怪为主角的长篇巨著,文学水平是超一流的。但他竟然学雷锋不留名

这里面除了古人对署名不是特在意的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主要是明朝扬道抑佛,作者要躲开可能发生的政治迫害。另外,还有传闻,猪八戒,映射国家领导人。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

时拾史事/杂了咕咚,原创答案,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西游的作者是鲁迅、胡适等人根据明朝天启年间《淮安府志》上所载,又据前人所论,推定淮安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才被印在了《西游记》著作栏中,但是不是真是吴承恩还真说不准。


表示就知道叫吴承恩,下面是搜索的。。。。

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

》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

科举

中屡遭挫折,

嘉靖

中补

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

浙江

长兴

县丞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

淮安区

政府决定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1]

本名

吴承恩

别称

高甸吴氏

字号

字汝忠

号射阳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淮安府山阳县(现淮安区)

出生时间

约1500年

去世时间

1583年

主要作品

《西游记》、《射阳集》、《春秋列传序》

祖籍

安徽


作者吴承恩

作者吴承恩用《西游记》这部小说告诉我们,要用积极、乐观、机智果断、勇敢顽强以及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态度,来实现我们美好的、善良的、崇高的目标,达到成功的最高境界。作者既不是赞美孙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也不是嘲讽天宫诸神,更不是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作者是用这种良苦的用心,向我们展示了,在任何社会制度的形势下的一套成功法则,这个法则就是:

第一、要有唐僧这种美善的、崇高的、远大的理想;

第二、要有孙那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抛弃猪八戒身上的诸多缺点;

第四、要有沙僧那种踏踏实实去做的干劲;

第五、要有白龙马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

离开这个法则,你就达不到成功的最高境界,就修不成正果。这个法则是千古不变的成功公式,是百分百的纯金宝藏。只是作者埋得有点深,以至于几百年来,无数的人们,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挖掘,但都没有找到真正的核心所在。今天总算被一个名不经传的无名小人物,用七年的时间,挖掘出来并打开,和世人一起分享。使我们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轻松成功,修成正果,达到成功的最高境界。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确实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清朝就开讨论,至今上百年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西游记》在明朝问世之初,没有署名。直到清朝这部书才有了作者的说明,第一个出现的名字是丘处机。这部书里确实讲的是修炼的事情,起码在章回题目中显而易见。后来吴玉搢根据记载及对书中的淮安方言推断出是本家吴承恩,后来鲁迅也赞同。第三个被认成作者的是陈元之,他之所以入围提名是因为《西游记》的校订者是华阳洞天主人。而这个明显是网络昵称的名字,被一些学者证明是陈元之


一定要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的历史存在很多迷团,连明清都要许多未解之迷,往上说就更加多了。我不知道西方有没有这种情况。四大名著的作者都似乎是靠推断和名人威信断定的,而且至今还有争论和疑问,不得不令人怀疑历史记载的可信度。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发生了,一定要维护知识产权。


第一作者吴承恩,第二作者是读者大众,因为这是一部可以让很多读者去研讨的著作,每个读者对这部书都有自已理解的观点和看法,不是一个同一中心思想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走向自己去完善


吴承恩

我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出生时间1506年,去世时间1583年。

主要作品:《西游记》、《射阳集》、《春秋列传序》等。


公认的《西游记》作者有两个:一是长春子丘处机;二是大家都熟悉的吴承恩

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唯有明代万历20年刊刻的世德堂本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校”。

因此《西游记》的作者只能寻找各种资料的猜。

作者丘处机

主要依据是《西游记》中用了很多炼丹的术语,有些段落就全部照抄全真教经典,作者非常熟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马丹阳及其弟子的思想。

因此,在明清时期,部分道士和文人认为《西游记》就是一本道士炼丹之书。清朝全真教教徒、汪象旭、蒲松龄等清朝文人多认为丘处机是《西游记》作者。

反对意见:纪晓岚是第一个质疑丘处机是《西游记》作者的看法,理由是《西游记》写作年代是在明朝,而丘处机是南宋到元代时人;钱大昕也是如此看法,且认为《西游记》中多出使用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都在北方活动,从来到过淮安。

作者吴承恩

主要依据是《天启淮安府志》的一句话记录:

“吴承恩《西游记》”

写得这么明白,还需要解释吗?

反对意见:1980年之后,开始质疑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理由有:

1、不管是吴承恩本人,还是他的好友李维桢、吴国荣、陈文烛、丘度等,从来没有留下一丝提及吴承恩撰写《西游记》的记录;

2、《天启淮安府志》记录吴承恩撰写《西游记》——作为演义小说的文学,是不会录入地方志的,既然录入,只能说明《淮安府志》所记录的《西游记》除了名称相同之外,并非我们所熟悉的《西游记》这本书;

3、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列为地理类书籍而非小说;

4、《永乐大典》第13139卷就有“魏征梦斩泾河龙”内容,且注明引用的的是《西游记》,即说明在吴承恩出生前一百年已经存在《西游记》;

5、《西游记》中的诗词和吴承恩存世的诗词对比,风格差异很大。

到底谁才是《西游记》的作者

丘处机和吴承恩各有依据,也各有反对意见。于是就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丘处机及其弟子合著的,完全解决了对丘处机的质疑。

另外一些作者将眼光放在唯一署名的“华阳洞天主人”,认为华阳洞天主人才是真正的《西游记》作者,而华阳洞天主人的真实身份是:李春芳、唐光禄、陈元之三人中的一人。原因就是三人都在华阳洞待过,因此嫌疑最大。

总之,唯一可以确认的事实是:

《西游记》是将宋、元时期流行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杨景贤杂居《西游记》等,加以扩充、组织和再创作而写成的。

因此《西游记》成书的时间应当是元朝末年到明朝编修《永乐大典》前。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西游记是吴承恩搜集整理的,最早的西游记出现在元朝时期,是杨景贤编辑创作的,共二十四回,当时是以元杂曲为表现形式。杨景贤版西游记有露骨的淫秽语言,没有广泛流传下来。到了明朝才由吴承恩完善整理出来。元代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写唐僧西天取经故事,计六本二十四折,结构宏大且较为完整,为元杂剧中的宏篇巨制。

杨景贤的《西游记》不论在艺术成就或者在杂剧体制的革创造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吴承恩所著《西游记》长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为什么对吴承恩作《西游记》还有争议?

明代天启年间,也就是吴承恩逝世后大约四十年左右,淮安府组织编写了一本新的府志《天启淮安府志》,编写者对乡邑名士吴承恩给与了应有的尊重,在府志中为他立了小传,评价了他的文学成就,并记录了他的作品《西游记》。但编写者忽略了一点:他们没有特别说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是小说还是地理游记。无巧不成书,清代有位学者兼藏书家黄虞稷在他的藏书目录中记录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但他是把这本书归入地理类的。有些学者就据此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不是小说。

吴承恩生前交往的文朋诗友对他的文才都很佩服,在吴承恩逝世之后,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多次提到吴承恩其人和他的作品,有些还四处搜集吴承恩的诗文编成文集,使得才华横溢的吴承恩不致被历史埋没,但他们都没有提到吴承恩有本小说《西游记》。这又使有些学者觉得不合情理,他们觉得也许吴承恩并没有写过《西游记》。

为了争辩第一个问题,十年前学者们大大地打了一场笔仗。从理论上说,《天启淮安府志》的记录确有两种可能,因而要肯定其所纪录的《西游记》就是小说还不足以令人信服。但反过来说,如果要说其中的《西游记》就是地理游记也成问题。有人问:如果黄虞稷确实亲眼看到过吴承恩写的地理游记,那么有许多问题在逻辑上说不通。如吴承恩游了哪里?他一生南下北上往返多次,西游却只有去湖北蕲州荆王府上任,而如果承认吴承恩到过荆府,恰恰就等于承认吴承恩写的是小说,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便是在荆府任职期间完成的。再如吴承恩如果写的是游记,他一定会署上自己的大名而不必躲躲闪闪,这本书流传到百年之后与吴承恩没有任何联系的黄虞稷之手,中间必有环节,那么这百年间,为什么没有任何人提到过这本游记?这本书既然被黄虞稷细心地保存下来,为什么其后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任何人提到这本《西游记》?因此有人怀疑黄虞稷的藏书目录中的记录并非都是他本人亲眼所见(在他的这部目录中也确有一些根据传闻写下甚至记错的实例),也许黄氏见到了《天启淮安府志》,便想当然地将吴承恩的小说划归为游记。

至于吴承恩的文友和同时代人为什么没有提到他写小说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观念作怪,大家都觉得写小说不是正道,有损吴承恩的英名,因而回避不提。但恐怕不是这么简单。有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吴承恩完成《西游记》是在荆府纪善任上,完成后书稿留在了王府。吴承恩逝世后十年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才由南京—个叫世德堂的书店得到书稿刻印。但世德堂没有刻完,又转到一个叫荣寿堂的书店后才完成面世。也就是说,直至书稿完成四十年后也就是吴承恩逝世三十年左右才真正与读者见面。这就和传统的“是书明季始大行”的记载相吻合,也和《天启淮安府志》记录的时间相吻合。事实上,吴承恩的好友亲朋都没能看到这本书,当然也就不会在他们的交往中涉及到此书了。

肯定吴承恩写了小说《西游记》的学者除了上述回答外,还提醒人们注意方言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从古到今,淮安人都十分肯定地说《西游记》中夹有大量当地方言,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方言是绝难模仿的,少数的方言词语也许是偶然,但一定量的无可替换的方言词语则可以构成最有力的证据。

吴承恩故居何时重建?

出淮安城沿运河堤北上,有一座古镇河下,正是当年商贾汇聚的集散地。今日的河下,已呈败落之象,但站在河堤上看去,一条条石板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门面,门面后依稀可辨的深宅大院,仍透出一种旧时大码头的格局。从河里仍在来往的运输船队看,仍可想象出当时千舟竞发、白帆点点、货物上下装卸从这里幅射四方的情景。吴承恩便出生在这座古镇的打铜巷里。据老人们说,吴家老宅子原也是一座大院,一直保留到抗战前,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战火夷为平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吴承恩确是《西游记》的作者时,淮安县政府决定重建吴承恩故居。1982年,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于淮安召开之时,故居竣工。

重建的故居仍在吴家老宅原址。看起来被淹没于大片民房中,但唯其如此,才有一种真切的感受,才能理解这位文学家及其笔下人物身上的市井风貌。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明代式样,与保留有大量明清旧屋的周围环境布局十分和谐,避免了有些纪念地虽然富丽堂皇却不免让人觉得大兴的感觉。其规模格局也尽可能地听取了老人们的描述,所以虽新建却如旧。在“故居”这个意义上,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如今的故居,竹篱爬满茑萝,曲廓环绕青藤,屋前芭蕉,屋后冬梅,特别是吴承恩当年的书屋射阳簃,按照旧文人的书房陈设,典雅古朴,颇有点仙气。故居的主要功能当然是陈列,其中包括许多近年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文物资料,弥足珍贵,而贵中之贵,则是一座吴承恩的塑像。

吴承恩的塑像为何特别珍贵?

陈列在吴承恩故居中的吴承恩塑像,显得特别逼真。这不仅仅是雕塑家的功劳,而是由于这尊塑像就是吴承恩本人面貌的复原。全国各地难以计数的古代名人塑像中,恐怕只有这一座是“复原”而非创作。

据目前所知,根据真实依据复原的塑像只有两座,一座是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系根据十三陵出土的骨骼复制。但这座塑像在“文革”中已被毁;另一座就是吴承恩,大概这已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古代名人复制像。

吴承恩的一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太多,包括他的墓被人私掘。但万幸的是,他的墓在被盗发后立即受到保护并找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原成功。

复原的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首先要确定年龄。根据牙齿磨损程度判断,吴承恩逝世时已七八十岁(这和资料记载是吻合的),根据这个年龄制作塑像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确定以六十岁左右的吴承恩为标准制作塑像,但需推算出这个年龄时吴承恩的头骨形状。

其次吴承恩的头骨虽然具有典型的黄种人的特征,但作为一个个体,须仔细测出他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头型、脸型、眼型、鼻型、口型数据,再制定出各部位的软组织标准。比如人们注意到头骨有肌嵴发育的特点,尤其是咬肌敷着部,这就要考虑让复原像的相应部分有咬肌突出的感觉。吴承恩塑像面部两侧的咬肌及冷峻的表情就是因此而来的。再以后,还要根据吴承恩生前的受教育程度、生活状况、其它生理数据确定塑像的表情。最后,还要参照明代人的通常习惯确定塑像的发型、胡须等等细部组织。

成型后的吴承恩塑像,年龄约在六十岁左右,以这个年龄为准,是因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西游记》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塑像皮肤肌肉略显松弛,但精神矍铄;神态略显冷峻,似乎强调性格的倔强以及一种与世俗抗争的精神;蹙眉凝神,似已进入幻想世界,正与他笔下的人物一起邀游于超自然的世界之中。

吴承恩的墓是如何被发现的?

1975年1月的一个早晨,淮安马甸乡—位去学校上课的小学教师发现路边多了一堆新土,旁边丢着两块石碑。他知道这里又有一座古墓被人挖掘了,那石碑就是墓志铭。当地古墓很多,由于穷,常有农民夜间偷偷挖墓。挖墓的目的很简单,能有金银首饰最好,否则挖几块棺材板也能卖几个钱。淮安古代很繁华,棺材板的料质都不错,即使埋在地下几百年,挖出来照样能做门窗桌椅。所以挖墓的事时有发生。

小学教师出于好奇,走过去,用脚擦去石碑上的泥土,俯身看碑上的文字。这种碑他过去常见,方形,往往两块为一合,放在棺木前的土中,记载着墓主的生平。他先看盖在上面的一块,字是很大的篆字,约略认出是“明吴菊翁之墓”几个字。再看另一块,是密密麻麻的正楷。虽然他知道这通常都是对墓主的赞颂,但这—块却不是通常的格式,它没有先题墓志铭撰写者的身份官职,而是直接切入祭文,写得深切感人。“乌乎!孤小子承恩不惠于天,天降严罚,乃夺予父。”他不由得念出声来。念着念着,他的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墓主姓吴,其子名承恩,这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吗!

这位老师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又报告了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派人查看,确认这正是吴承恩为其父亲写的墓志铭,于是又报告南京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来人收去了石头墓碑,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按理说,这座被挖的古墓正是学术研究的线索,但当时还在“文革”期间,没有多少人对学术感兴趣,也没有多少人敢冒风险,博物馆能将墓碑收去保存,已算是相当负责了。被盗占墓上的新土很快恢复如旧,此后几年也没有旧事重提。

1981年,淮安县政府派员调查吴承恩的墓地。调查人员首先想到了被盗挖的吴菊翁墓。很快,他们查到了当时的盗墓人。据他们说,在吴菊翁墓的一边,他们还挖了另—个墓,这座墓的棺材上有吴字。棺材板被卖给当地一所中学时,老师们说那上面的字可能是吴承恩的官职。

这让调查人员大为兴奋。他们找到那所中学。老师们证实确有其事,但棺材已被改制为门窗,上面有字,大家只记得一个吴字。正当线索似乎要中断时,旁边一个姓吴的木匠插上了嘴。原来他就是用这块棺材改制门窗的当事人。他说:棺材买来时,因为上面有吴字,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是我们吴家的老祖宗,我便信以为真,将用剩的半截前档板也就是有字的那部分拿回家藏了起来。真是皇天不负吴承恩。吴木匠找来那半截档板,果然有“荆府纪善”四个字,断处为第五个字的开头,似为“射”字。由于木板的出现,又引起了曾见过完整木板的老师们的回忆,他们说以下可以肯定是“射阳吴公之柩”。

其实,下半截是否有“射阳吴公之柩”几个字已不重要,只要有“荆府纪善”已足够了。淮安历史上出任过荆府纪善官职的只有吴承恩一人,面且这几个字又发现于吴菊翁墓的一侧,墓主是吴承恩已完全可以肯定。按照挖墓人的引导,调查组重新打开了吴承恩的墓穴,清理出三具骨骼,经测定为一男二女。显然这就是吴承恩和他的两位夫人。

这次调查曲曲折折,但终由许多偶然因素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如今,根据发现的头骨已复原了吴承恩的头像,墓地原址也建起了纪念亭共人凭吊。而那块刻有“荆府纪善”的棺头板,则被视为吴承恩生平的重要物证收藏于吴承恩故居,它对于解开吴承恩何时创作《西游记》之谜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吴承恩为何科举连试不中?

吴承恩四十多岁之前,多次参加乡试,但一次也没有中举,终其老,仅贡生而已。而他的伙伴朋友中,中进土者比比皆是,甚至还出了个状元。其间的反差不可谓不强。

有人戏说,如果吴承恩运气好一点,也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西游记》了。这话当然不错,但还应反过来说一句:吴承恩运气不好,恐怕与他酷爱《西游记》之类的小说有关。撇开科举制度的不合理等客观原因不说,吴承恩之所以多次应试不中,绝非文才不济,他的传世诗文足可证明这一点。

吴承恩诗文数量大概相当可观,只是散失太多。据吴承恩逝世后为其搜集文稿的亲友后辈说,《射阳先生存稿》(即现在出版的《吴承恩诗文集》)中所收的二百多篇(首),尚不及全部文稿的十分之一。吴承恩有些诗文质量相当高,当时的文友和后代学人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的文才已足称自宋代诗人张耒之后的“淮上第一人”。以如此文才多次应试,却连一个举人也挣不到,绝非偶然。

有一个关于吴承恩的故事。吴承恩有一个童年好友,叫沈坤,两人一起读书,—起入学,感情极深。有一次,两人相约一起赶考。临行前几天,吴承恩去沈坤家商量启程的事,见沈坤正跪在家中的关帝神位前求签,连他进来也不知道。吴承恩暗笑沈坤迂腐,便想戏弄一下。他走到书房内,随手写了几道试题,悄悄地丢在关帝神位前的香炉内,然后又悄悄地离开。这边沈坤祈祷完毕抬起头来,发现香炉内竟然有试题,便真的以为是关帝显灵,他如获至宝,连夜按题作文并背得烂熟于心。而吴承恩写了试题后,根本没放在心上。谁知进了考场,试题一公布,竟然就是吴承恩所写的那几道。结果可想而知,沈坤榜上有名,吴承恩名落孙山。虽然故事中的沈坤实有其人,后来中了状元,但故事本身是否可信,还得打个问号。然而这也说明了吴承恩聪明过人反面自误的道理。

吴承恩肚里的货色极杂,在文学范畴内诗、词、论、表、骚、赋、曲、颂及各种启、跋、铭、诔、赞、序、祭文等等无一不精,其他棋、茶、书,画、兵、医、佛、道等等文人的玩意儿无一不晓,可以说在他的诗文中除了赌以外,什么都能找到,这些对正经的科举面言,都是不正经的杂学.难免有些妨碍。他的朋友曾经在一首赠诗中暗暗地劝过他,但他并不理会。

据《禹鼎志序》载:吴承恩最爱好的大概是传奇、志怪小说。据他自己说,他自幼便好读此类书籍,少小时常买来偷读,为此常遭家长和老师呵骂,有时书还被夺去毁掉。但他兴趣始终不减,到成年后,仍然四处搜罗,满肚子尽是这类奇文故事。

正当应以全力应付科举的壮年,吴承恩仿照唐人志怪,写了一本绝难为其父辈乡亲及同辈文友首肯的志怪小说《禹鼎志》。据他自己说,孕育这本书已有多年,都因懒而耽搁,但写书的念头始终无法消除。书成时,“因窃自笑,斯盖怪求余,非余求怪也。”这里的懒,并非真的懒惰懈怠,而是与举业冲突导致的心灰意懒。写出这些故事的念头最终战胜了科举的压制,所谓的“盖怪求余,非余求怪”,正是典型的创作冲动难以抑制的状态,试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和孙、猪八戒之类的人物在肚里拱动,他能专心于科举吗?能字字先贤句句圣人地写好应试八股吗?他的诗文中神话、传说、典故、旧事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自然会博得一句“好文才”的称赞,但能入考官的法眼吗?

当然,凡事有一利则有—弊,利弊总是对应的。好读奇书,毁了一个该中举人登进士榜的仕宦吴承恩,却造就了一个名传千古的文学家吴承恩。

六十三岁的吴承恩为何出任八品县丞?

六十三岁,本应是退休致仕、颐养天年的年龄,但这一年的吴承恩,才刚刚得到一个八品县丞的职务。在去浙江长兴赴任的途中,吴承恩迎着猎猎的寒风独立船头,远眺南来北往的官舟商船,心中不由袭来阵阵凄凉。对他来说,此行已不知是喜是悲。至少,他的脸上毫无升官的喜悦,尽管他为了这一天已等得太久。

吴承恩的性格已决定了他不宜做官,但不能说他不想做官。为了家庭和自己的荣誉,吴承恩从二十岁左右,便在这条路上来往奔波。每三年一次,总是满怀希望,三五好友结伴而赴南京,但总是失魂落魄地孤身而归。直到四十多岁后,实在不好意思再混在一班少年新进中以老童生的身份赴考,才在府学中排上等候入贡的名单。四十七岁时,成为一名岁贡生。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候选官的日子。

明代读书人进人仕途,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条是学而优则仕,中秀才成为生员后,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再通过会试成为进士,然后直接选授相当于县令的各类职务。这就是所谓的两榜正途出身。另一条路则是屡经乡试而不中改为争取入贡,以贡生的身份进入国子监读书,然后等候选授县令以下的佐杂官吏。走这条路的大多是多年乡试不中的老秀才(也叫老童生),虽然也可算正途出身,但实际上从踏上这条路开始已经预示着不可能有太高的升迁,仅仅是过过官瘾或聊以谋生而已。毕竟不能读一辈子书吧!

所谓贡生,就是地方府、县学向朝廷贡献人才的一种称呼。朝廷从贡生中选取部分进入国子监,作为佐杂官吏的来源储备。贡生的名目很多,因皇帝登基或其它庆典而增加的名额叫作恩贡;参加乡试末中正榜而被作为候补举人列入副榜,但又未能递补的称为副贡;纳捐取得贡生资格的称为纳贡……最根本的还是岁贡,即由每年都有的递补名额顺序取得贡生资格。所谓岁贡,说穿了就是论资排辈熬年头,吴承恩在四十七岁取得岁贡生资格还不算最惨,作《聊斋》的蒲松龄到七十多岁才获岁贡。

人贡以后,便有资格参加选考而进人国子监读书。从理论上说,国子监中的各种人物均有机会参加会试而直至有幸成为状元.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大家只盼望能早日选个官职赴任以养家糊口,但是这个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就在这个过程中,吴承恩又耽搁了十多年。幸而当时朝中还有他的一位好友李春芳在做官,并且先后做了礼、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掌握着一定的实权。李春芳也井没有忘记吴承恩这位布衣旧友,还是设法帮了他一把,让他选了个不算太好的长兴县丞。

吴承恩能选到一个官职,实在不是很坏的结局。然而对吴承恩来说,实在又是心酸巳极。以吴承恩本人的心愿和他此时的心境,此类小官已非追求的目标。但他的老母亲仍然健在,她老人家已经表示过,如果吴承恩不能出仕,她会死不瞑目。所以无论多么小多么令人心烦的职务,对吴承恩来说都是重要的。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曾做过职位不高的学官,算起来勉强也可称得上仕宦之家。但他的父亲吴锐(菊翁)却因父亲去世过早,家贫无力读书以致终身布衣,娶了一位做小生意的夫人徐氏.然后继承徐家的行当,成为一个卖彩线花边的小老板。吴锐为自己的不争气痛彻入骨,所以在吴承恩出生后,改变了吴家世代单名的传统,为其取了一个含意十分明确的名字承恩。这一方面是为了换换运气,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希望儿子当官的心愿。承恩,承谁的恩?自然是承皇帝的恩。老人家生性敦厚,平时从不与人屑屑计较,唯在这一点上看得很重。有时里胥欺侮老人家忠厚,敲诈钱财或不公平摊派,老人均一一如命。有邻人劝其诉之于官,他却说:“难道我家里的就不是官吗?”这位老人家终于没能等到吴承恩衣锦回乡就撒手西去了。但吴承恩不能忘记老父的遗愿,而且老母还时时在一边督促。所以吴承恩尽管此时已六十三岁,但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仍然打点行装启程了。

吴承恩在长兴为何受诬下狱

吴承恩在长兴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一年多一点。也就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至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间。

《天启淮安府志》说,吴承恩以贡生身份除授长兴县丞后,“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历来人们都认为这很像吴承恩的脾气,因面信以为真。其实所谓“耻折腰”、“拂袖而归”云云,均是一种善意的掩饰。据研究者们分析,吴承恩在这一年多时间很可能坐了一次牢房。

长兴是浙北山区靠近太湖的一个小县,偏僻而且穷困,又因长期没有县令,政事均由胥吏把持操纵,在浙江省号称“难治之邑”。作为内阁大学士的李春芳既然帮了吴承恩一把,为什么又不给他选个好点的地方?令人费解。也许,李春芳有另外的考虑,是否认为吴承恩性格倔犟,以六十多岁的年龄去做别人的副手(县丞相当于副县长),恐怕难以相处,因此在为他选配搭挡时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也许李春芳认为,吴承恩选官出任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任一届三年期满后就可以衣锦还乡了,因此穷县富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心情愉快,不要与年龄可能比他小但官比他大的县令闹别扭。

当时的长兴县令是前一年刚刚由进士选派去的,也是刚刚上任。此人就是后人推为明朝唐宋派散文领袖人物的归有光。这位归老先生与吴承恩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是昆山人,二十岁以第一名身份成为府学生员,三十五岁获乡试第二,声名大振。就在当时文坛的影响而言,这位归老夫子大概要强于吴承恩。但此后八次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前一年即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才以六十岁的高龄中了一名进士,选授长兴县令。这一先一后相继到达长兴任正副职的两位老夫子,都有了花甲高龄,都有一定的文名,都是饱经沧桑,又都是初次为官,实在是绝妙的搭挡。从这一结果看,李春芳也许费了—番苦心;至少,吴老夫子心理上要平衡一些;而且,两位老夫子可以诗文和唱,日子好打发一些。

到任的最初几个月,吴承恩心情似乎不错,似乎也很忙,偶尔才有机会吟诗。吴承恩的诗文中没有说到为什么十分繁忙,但归有光却在一些场合提到主要是整顿该县多年积弊,改革征粮办法等等。吴承恩与归有光的关系似乎也不错。这个县的文化馆至今还保存着三块当年十月十日由两位老夫子合作的石碑。归有光名气要响——些,又是正职父母官,所以应该主笔撰文;吴承恩书法颇为可观,且为辅佐,书写上石是份内事。这样的分工于公于私都能摆平,在文人圈子里就是所谓的佳话了。

但在这年稍后,情况突然有了变化,事情的前因后果还不清楚,但结果是归、吴二人反目,吴承恩被捕下狱,罪名是贪赃。据近年来研究吴承恩最为深入的苏兴先生认为,吴承恩是改革征粮方法的牺牲者,贪赃的罪名是诬陷。据说,在归、吴二人入出任长兴正副职之前,该县长期没有正印官而由胥吏代理。这些人伙同地方豪绅形成了一股欺压百姓的势力。最主要的表现在征粮上,征粮通常是按人丁地亩分配定额,由粮长负责征收,谁当粮长则负有—定的责任和风险,如果收不齐应征粮则要由自己垫补。通常由地方大户作粮长比较合适,一则他自己应缴粮已占了相当比例,二则万一有难以收齐适当垫补一些不致太费力。但长兴的豪绅均不愿做粮长而让一些中户担任,并隐瞒田亩甚至拒交,往往使做粮长的中户倾家荡产也难以补齐,粮长也就无人敢当。归、吴二人到任后,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力图压当地豪绅出任粮长,结果招致怨恨。趁归有光上京入觐时,豪绅出面诬告,导致吴承恩被捕。而归有光当时不知情,以为系吴承恩胡作非为,致使自己亦受牵累。

好在事情并不严重。不久,吴承恩获释,又被授于同为八品的荆王府纪善一职。这种改调是明代对贪赃官员的处理方法之一,有时知道证据不足或另有曲折,则以改调王府了之。改调似降非降,实权小了点,但品级不变,也算是对吴承恩冤屈的一种补偿或安慰吧

《西游记》里讲了一个玉华县的故事。

西天路上,有个天竺国下郡,叫玉华县。城中县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受封于此,称玉华王,在此已有五代,有贤名在外。宫内有三个小王子,拜孙、猪八戒、沙和尚为师,分别使棍、使钯、使杖,谁知惹出一窝狮子精,几番苦战,几经周折,才拽出太乙救苦天尊收服狮精,顺利通过玉华县。

《西游记》里大大小小写过九个人间国度、十几个王,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唯有这个玉华王没有受到一句批评,显得很突出。有人认为这个玉华王实际上就是吴承恩侍奉过的荆王。如果这一说能够成立,那么吴承恩生平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就能得以澄清。

在前面我们说到吴承恩于长兴下狱后被补授了荆王府纪善一职。这件事本身已无疑问,吴承恩墓中出土的刻有“荆府纪善”四字的棺头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吴承恩是否实际到任,却有不同的童见。

有人认为吴承恩从狱中出来后,虽然有了名誉上的补偿,但并没有实际到任,而是心灰意懒地打道回府了。因为现在找不到他在湖北活动的痕迹。另外则有人认为吴承恩实际到任并在荆王府呆了约二年之久,其活动虽然没有直接见于记载,但也不是无迹可寻。笔者持第二种意见,即认为吴承恩实际到任过。理由就是《西游记》中的玉华王故事。

明朝在皇室内部权力分配中、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其余皇子则分封藩王。起初这种藩王很有实权,因为朱元璋初次封藩时国家尚未完全安定,分封出去的皇子肩负着维护皇室权威的重任,朱元璋让他们坐镇一方,总揽军政大权的目的和意图都可以理解。但不久这种做法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朱元璋册立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但朱标早死,只得改继承人为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称帝后根本无法驾驭他的那些如狼似虎各霸一方的叔叔们,而四叔朱棣干脆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把侄儿的皇位抢了过来,自称永乐皇帝。朱棣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剥夺了藩王的一切实权。从那以后,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自己的领地去,没有圣旨不得回京。在领地可以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但不得干预地方官的行政执法。所谓领地,也只是一个与皇宫相似的大院子而已,院子外面的人有责任供应院里的使用物资,但藩王只对院子里的一方土地拥有实际管辖权。即使在这块领地里,也还有中央派来的官员。这些官员一方面是王府地位的象征,表示这里毕竟是“王府”,另一方面也多少有点监视藩王的意思。

皇帝每更换一次,就要增加几个新王。一代代增加下去,结果王越来越多。而且老王那里也有个继承和分封的问题,王的位置由长子继承,其余王子也得给封号称王。这样几代人下来,王就有了区别:新王是皇上的直系亲属,当然尊贵;老王越老便越是皇上的旁系,自然也就稍逊一等;而由老王中分封出来的小王,地位当然更次。因此明代后期对一些需要加以惩诫但又不便处理的官员则配进王府,品级一般不变,名份上仍然好看,但分到什么样的王府便大有讲究了,新王府和老得发霉的王府显然就不——样了。

王府象征性地设一些衙门。职位最高的是长史,正五品;其次为审理,正六品;再次是纪善,正八品,“掌讽导理法,开喻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就好像是王府的导师,负责对小王子的教育训导,但实际上管不了那么多,只如清客一般。

吴承恩去的地方是荆宪王府,简称荆王府。第一代荆王是明代第四个皇帝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最初封地在建昌,后改迁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吴承恩到任时,荆王已传至第六代,但在蕲州则为五代。

为什么说《西游记》中的玉华王就是荆王呢?

首先,玉华王出自皇家宗室,受封于此,在此地已五代。这与荆王的身份一致,荆王在蕲州正是五代。最重要的是,“玉华”正是荆王府的一处宫名。这样,玉华王就可以看作是荆王府的明确代称。

其次,《西游记》中玄奘师徒所过之处,凡有王便称国,都要倒换关文,唯独这个玉华王所在地不称国而称县。这是为什么?因为作者非常懂得明朝藩王府的微妙处境。古代封藩即称封国,但在明代已演变为称国即犯忌,藩王被剥夺所有实权,正是为了防止他们成为真正的国。作者为了不给荆王无端地制造麻烦,所以只称其地为县。这一点看似偶然,实则饱含深意,不懂其中奥妙者是绝不会注意到的,因而可以肯定作者到过王府。

再次,《西游记》写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这正是典型的王府建制,如果没有王府生活经历,恐怕不会区分得如此清楚。

另外,《西游记》写到三个小王子,而当时荆府中正好有三个小王子。三个小王子拜孙等为师,而荆府纪善名义上正是王子的导师。三个小王子为了拜师,“不摆驾,不张盖”,步行去见唐僧师徒。唐僧师徒同意后,大摆宴席庆贺却不举行任何仪式,这也是颇有深意的。按理说拜师应有一定仪式,但吴承恩虽官为纪善,名义上是小王子的老师,然而他又是王府属员,朝廷职官,不可能由王主持什么礼仪。所以他在写这段故事时的心理状况很特殊:既要摆摆老师的身价,同时又不能吹牛说有多么隆重的礼仪。只得用“不摆驾,不张盖”来强调小王子的谦恭从而突出老师的尊贵。理由还有很多,但我们认为这已足够说明吴承恩曾到过荆府纪善任上。另外还有些研究者发现吴承恩的一些诗文可能是作于荆府任上。

吴承恩在荆府纪善任上做了些什么呢?恐怕什么实际事务也没有做,王府之内除了酬答唱和,大概不会有什么事会麻烦他老人家。但很可能就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写成了《西游记》。


当然是吴承恩写的了。已经证实了,不要听一些小道消息去怀疑他。


“西游记”究竟作者是谁?“西游记”的故事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笔者童年的暑假成为我唯一的精神食粮。让我欲罢不能,想入非非。孙成为我儿时的偶像。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它的作者是谁。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普通人知道的作者,吴成恩。是二十年代,胡适与鲁迅从清代学者中论证出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

但是,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西游记》版本,都没有一部是署名吴承恩所作的。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沈承庆遗作《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一书,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胡适与鲁迅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根据是明天启间《淮安府志》,该志记有吴承恩作《西游记》,但未说明此为何类图书。清代咸丰重刻《淮安府志》删去这一条。经沈先生考证,吴承恩作有《西湖记》,《西游记》应为《西湖记》之误。不过证据不多,没有广泛性。

其实《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没有署名作者是谁,在万历二十年,也就是1592年,《新刻出像大字官版西游记》出版了,这是我们岂今能够看到最早版本的《西游记》,而在卷头只题了两行字: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这个后者就是发行商。华阳洞天主人,有人说是李春芳。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西游记的作者扑朔迷离,由于历史久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其实在古代文人士子都以考取功名为荣。出书并不是他们的追求。何况“西游记”这样的书,当时上不了台面的。所以作者大多都使用笔名。并不使用真实姓名。这给今天的考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吧,还有谁?


反正不是我写的,那西游记各大版本的署名,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类影视剧的原著作者署名不都是吴承恩嘛?

这个应该是经过众多学者考证了的。

但,据我而知,西游记的各种断断续续的故事在明代以前就有流传,远可追溯到大唐西域记,元代就有很系统的西游记故事了,有唐玄奘西游系列的说书的,到明代吴承恩是十分热爱爱好西游记的神话故事,于是,广泛的民间游历,收集记录整理,经过不断的加工,连缀写出来了前后连贯成章节的长篇故事。所以,主创者基本定位就是吴承恩,而,西游记的那些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内容,很多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有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有一定的形成历史时间的。吴承恩经过不断的编纂加工又经过自己的创新创造形成了系统长篇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这个没多大问题。


大多数认为是吴承恩所写


谢邀!

最初的《西游记》无作者署名。

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人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

“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尤喜爱神话故事。

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人到中年才补贡生。可是没有做官,靠卖文为生。

30岁时,他搜集的奇闻异事“贮满胸中”,准备创作一部书。

50岁,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生活困顿不堪,他当了县官的文书。因工作繁忙,他中断了写作《西游记》。

晚年辞官回到家乡,吴承恩才开始正式创作《西游记》。

吴承恩塑造了师徒四人的形象。

齐天大圣孙,他与妖魔鬼怪搏斗;与一切困难搏斗,孙是最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猪八戒的形象非常讨喜。他缺点一大堆,例如好占小便宜,好女色,常常要回高老庄找媳妇。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吃点苦头;他甚至还把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但是猪八戒是人们最喜欢的老猪。没有老猪,这漫漫取经路该多寂寞。

唐僧,沙和尚也让人印象深刻。

吴承恩的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禹鼎记》、《射阳集》四册四卷、《春秋列传序》等等。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原始地址:/wangluo/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