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听长辈讲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

祖孙几代不分家一锅里吃饭事


白雪公主


夜晚坟头打牌睡觉,清晨醒后满兜纸灰。


小时候母亲曾讲过一个神话故事直到現在令我神往:抗战时期,八路军打到了山东的一座山上,战士们一天没吃没喝又累又饿,没有村庄,忽然看见山上有一所房子亮着灯,走上去一看屋里有个老太太,看大家很饿就说你们等着,然后熬了一大锅粥,战士们你一碗我一碗的喝,锅里的粥就是不見少,大家都吃饱了,就地睡下,第二天醒来哪有什么房子。母亲说:原来他们是天兵天将,上天派神仙婆婆来帮他们,这座山是一座神山,就是那座能看海上日出的山:泰山,有机会我一定去拜会!


小时候听大伯公讲过!十五皎洁又大又圆的月亮,里边有个不停锯着大树的张古老。我在朦胧中看见仿佛是真的一样!


小时候奶奶讲给我的故事:骡子为啥不会生子

据说东汉之前,骡子是可以生产的,有一次汉光武帝刘秀打了败仗,骑骡子逃跑的路上那匹骡子要生了,刘秀皇帝一看马上被追上小命都没了,便恳求骡子不要生了,并保证让马和驴替她延续后代,从那以后骡子就没有了生育能力,马和驴结合就会生下骡子来。

小时候对此深信不疑,以至于老师讲遗传学说骡子为啥不能生育时觉得老师在胡说八道[捂脸]


钢棍磨成针


我小的时候,具体说七八岁吧,村里有收音机的也没有几家,更甭说电视了,那时候家里的电灯时不时的没有电,晚间主要的照明设备就是煤油灯,夏天的时候天热,晚间大人们吃完饭就在街口的大青石上坐着唠嗑,我就特别喜欢静静地听着老人们说笑,有一个叔伯大叔经常讲故事,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姑爷拜寿》还有小《三拔撅儿》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一些,不妨道来给客官们一听[作揖]

话说古时候,我们村里有个财主,我们村里都叫他路财主,就生了三个闺女都已出嫁,老大闺女嫁给了康各庄村的陈秀才,老二闺女嫁给了城里衙门里的一个捕快。大闺女,二闺女人长得模样好看,只是在家娇生惯养也没什么学问,只知道打扮吃嘴,老三闺女不同,人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心眼贼多,你说她心眼多吧,阴差阳错却嫁给了张各庄张财主家的傻缺儿子张二狗,那一年路财主七十岁大寿,几个姑爷都来拜寿,路财主就想考考他这几个姑爷的才能,这一天早早地收拾好,老婆子照看着吓人们准备过大寿的东西,他就让家人路双尔搬把椅子在大门口一坐,等着姑娘姑爷们来给他贺寿。

第一个来的是康各庄的陈秀才,架着一辕马车来的,一进门口,见老丈人坐在大门口,连忙上前作揖:“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给岳父拜寿来了”“好好好,贤婿,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他指着墙角一棵桃树问,“你说为什么,这桃子一面是青,而一面是红呢,”秀才立马说道“岳父,这是因为一面朝阴,一面朝阳之故”“哈哈,好好”吩咐下人把车马安顿好,老大一家子去后堂歇着了。一会儿,城里做捕快老二姑爷和闺女一个骑马一个骑驴也来了,路财主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财主挺高兴,捋着白胡子笑呵呵等着三姑爷到来,这三姑爷也是套着驴车来的,一进门,说过拜寿的话后财主问他:“贤婿,你说说为什么这桃子一边是红一边是青?”三姑爷一听就蒙了,抓着脑瓜皮子想了半天,突然看见院子里跑过来几只小白兔,他嘿嘿傻笑了两声:“岳父,你看见那小白兔没,它的胡子天生就是白的,呵呵呵呵”老财主此时正捋着白胡子等姑爷回答,听他这么一说气的一下子从椅子上坐起来,拂袖而去……

到中午寿宴开始,来了很多祝寿的人,大家都推杯换盏,说着祝寿的话,好不热闹就不用说了,到了晚上其他客人都相继离去,三个女儿都没走,晚饭又免不了一起喝酒,酒桌上老财主就想着家里有一个大立橱,说三个姑爷谁猜出是什么木质就给谁,老大说是榆木,老二说是杨木,老大老二闺女平时在家也不管这些,老三闺女有心,让老三姑爷猜时,三姑爷等着大眼吧嗒吧嗒不知道说啥,一个劲儿看他媳妇,老三闺女知道啊,可不知道怎么给他说,就一个劲儿指自己的胸脯,三姑爷看着看着咧嘴笑了,“哈哈,我知道了是妈妈木的”本来三闺女是想告诉他是槐(怀)木的[捂脸]。

还有就是让他们猜骨碌囤(盛粮食的用柳条编的粮囤)里的麦子,谁猜对了给谁,老大说是芝麻,老二说是麦子,老三闺女知道那是什么,就撩起褂子指着自己的腰上挂着的一串铜钱,老三姑爷一看,有笑了“不是芝麻不是麦,一骨碌囤子抽腰带!”[捂脸][捂脸]

还有就是让他们吃核桃,老大老二姑爷都带着小锤子砸核桃吃,三姑爷没带就没法吃,再后来去丈人家就带了把小锤,可这次人家上了盘柿子,他拿起一个砰就砸下去了,结果溅了丈人丈母娘一身一脸,还呵呵直笑说道“这真是,硬的硬,软的软,砸了一锤冒一脸”[捂脸][捂脸][捂脸]


我小的时候,具体说七八岁吧,村里有收音机的也没有几家,更甭说电视了,那时候家里的电灯时不时的没有电,晚间主要的照明设备就是煤油灯,夏天的时候天热,晚间大人们吃完饭就在街口的大青石上坐着唠嗑,我就特别喜欢静静地听着老人们说笑,有一个叔伯大叔经常讲故事,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姑爷拜寿》还有小《三拔撅儿》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一些,不妨道来给客官们一听[作揖]

话说古时候,我们村里有个财主,我们村里都叫他路财主,就生了三个闺女都已出嫁,老大闺女嫁给了康各庄村的陈秀才,老二闺女嫁给了城里衙门里的一个捕快。大闺女,二闺女人长得模样好看,只是在家娇生惯养也没什么学问,只知道打扮吃嘴,老三闺女不同,人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心眼贼多,你说她心眼多吧,阴差阳错却嫁给了张各庄张财主家的傻缺儿子张二狗,那一年路财主七十岁大寿,几个姑爷都来拜寿,路财主就想考考他这几个姑爷的才能,这一天早早地收拾好,老婆子照看着吓人们准备过大寿的东西,他就让家人路双尔搬把椅子在大门口一坐,等着姑娘姑爷们来给他贺寿。

第一个来的是康各庄的陈秀才,架着一辕马车来的,一进门口,见老丈人坐在大门口,连忙上前作揖:“岳父大人在上,小婿给岳父拜寿来了”“好好好,贤婿,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他指着墙角一棵桃树问,“你说为什么,这桃子一面是青,而一面是红呢,”秀才立马说道“岳父,这是因为一面朝阴,一面朝阳之故”“哈哈,好好”吩咐下人把车马安顿好,老大一家子去后堂歇着了。一会儿,城里做捕快老二姑爷和闺女一个骑马一个骑驴也来了,路财主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财主挺高兴,捋着白胡子笑呵呵等着三姑爷到来,这三姑爷也是套着驴车来的,一进门,说过拜寿的话后财主问他:“贤婿,你说说为什么这桃子一边是红一边是青?”三姑爷一听就蒙了,抓着脑瓜皮子想了半天,突然看见院子里跑过来几只小白兔,他嘿嘿傻笑了两声:“岳父,你看见那小白兔没,它的胡子天生就是白的,呵呵呵呵”老财主此时正捋着白胡子等姑爷回答,听他这么一说气的一下子从椅子上坐起来,拂袖而去……

到中午寿宴开始,来了很多祝寿的人,大家都推杯换盏,说着祝寿的话,好不热闹就不用说了,到了晚上其他客人都相继离去,三个女儿都没走,晚饭又免不了一起喝酒,酒桌上老财主就想着家里有一个大立橱,说三个姑爷谁猜出是什么木质就给谁,老大说是榆木,老二说是杨木,老大老二闺女平时在家也不管这些,老三闺女有心,让老三姑爷猜时,三姑爷等着大眼吧嗒吧嗒不知道说啥,一个劲儿看他媳妇,老三闺女知道啊,可不知道怎么给他说,就一个劲儿指自己的胸脯,三姑爷看着看着咧嘴笑了,“哈哈,我知道了是妈妈木的”本来三闺女是想告诉他是槐(怀)木的[捂脸]。

还有就是让他们猜骨碌囤(盛粮食的用柳条编的粮囤)里的麦子,谁猜对了给谁,老大说是芝麻,老二说是麦子,老三闺女知道那是什么,就撩起褂子指着自己的腰上挂着的一串铜钱,老三姑爷一看,有笑了“不是芝麻不是麦,一骨碌囤子抽腰带!”[捂脸][捂脸]

还有就是让他们吃核桃,老大老二姑爷都带着小锤子砸核桃吃,三姑爷没带就没法吃,再后来去丈人家就带了把小锤,可这次人家上了盘柿子,他拿起一个砰就砸下去了,结果溅了丈人丈母娘一身一脸,还呵呵直笑说道“这真是,硬的硬,软的软,砸了一锤冒一脸”[捂脸][捂脸][捂脸]


祖孙几代不分家一锅里吃饭事


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有一本叫崂山故事的书里面有一个小人的故事。说是老两口没儿子老天爷辞给了他们一个枣呼儿的事情。


老家彭州市,传说尹昌衡的祖上就葬在附近。一个土包有一分地大以前牛耕地,到了下午五六点对着土包牛鞭甩得呼呼的牛都不怎么走,背着土包使牛匠都跑不赢。不远处就是庙,听老人说以前这地方荒凉得很,晚上还有些稀奇古怪的事。


看到这个题目想起在天堂的妈妈,妈妈不识字,但妈妈知道好多好多的故事,妈妈在织布机上织着布讲着故事,我站在织布机旁听,妈妈一边纺线一边讲,我坐在妈妈身边听。

记忆最深刻的是妈妈讲的孟姜女哭长城,讲了无数遍,无数遍。

村上住着两户人家,老孟家和老姜家,他们是邻居,他们都没有孩子。

有一年老孟在家里种了一瓜秧,这个瓜秧顺着院墙爬到老姜家,结了一个最大最大的瓜,老孟说这瓜是他种的应该归他,老姜说这瓜在他院里应该归他,最后两家说好等瓜熟了,各家一半。

话说到了瓜熟的这天,两家把瓜摘下来,老孟拿着瓜放在板上刚要一砌,吓了一跳,从瓜的里边流出好多的血,而且能听到小娃娃的哭声,老孟赶紧把瓜扒开,里边竟是白白胖胖的女娃娃,两家满心欢喜,老孟把娃娃抱出来,给娃娃洗了澡,老姜给娃娃做了衣服,从此娃娃就成了两家的孩子,还起了名子叫孟姜女。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孟姜女成了很漂亮的大姑娘,老孟老姜两家就给孟姜女说了婆家,丈夫就是范喜良。

谁知秦始皇开始修长城了,士兵们开始抓劳工,把结婚三天的范喜良抓去做劳工了。

修长城是一件苦差事,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范喜良由于过渡劳累,死在长城脚下,被劳工们埋在长城墙内。

半年过去了,孟姜女见自己的丈夫还没回来,她决定自己去找,一路上孟姜女吃了好多的苦,好不容易来到长城脚下,等待她的是一个噩耗,范喜良死了,尸体埋在长城墙内,孟姜女好痛心啊,倒在地上大哭起来,哭了七天七夜,把长城哭倒了,露出丈夫的尸体,孟姜女埋掉丈夫后,自己跳海了。

后来上学学到妈妈讲的这个故事,一些外来游牧民族多次骚扰我国,为了抵抗匈奴的偷袭,秦始皇才修建了长城,在那年代没有好的建筑工具,只能抓劳工去修建长城,这些劳工夜以继日的干活,累死了多少人,孟姜女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听妈妈讲过这个故事,对秦始皇那段历史接受的特别快,也特别爱看:“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戏。


狼来了


家长名字的由来


宋朝大观年间,白虎村有一老汉名叫吴魏江,自打老伴去世后,和儿子吴子敬相依为命。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抚养儿子,可算盼到他成家立业,吴老汉心想终于能松一口气,过自己的生活了。

可消停日子没过几天,吴老汉又发起愁来,虽说儿子儿媳孝顺,每个月给他不少钱,但夫妻俩并不在身边,久而久之,他深深感觉到孤独。人一旦孤独,就会想找人陪伴,吴老汉寻思,既然儿子不在身边,不如找别人陪自己吧。

碰巧这时,隔壁新搬来个女子,经打听得知,此人姓刘是个寡妇,不仅长得漂亮且性格好,于是吴老汉决定认识这位新朋友。

起初刘寡妇十分警惕吴老汉,毕竟她一个弱女子,出门在外在所难免对旁人多几分戒心,日子一久,她发现吴老汉人不错,一来二去俩人互生好感。

正当俩人决定一起生活时,吴子敬回来了,说啥也不同意,他对吴老汉说:“爹,您给我娶后娘,我也得了解一下她为人不是?”吴老汉一听此话有理,说道:“行啊,碰巧明天她上山采蘑菇,你跟着一起去。”吴子敬点点头。

等到次日清晨,吴子敬以帮忙背蘑菇为由和刘寡妇一同上山了。直到晚上俩人仍没回来,吴老汉急得抓耳挠腮,生怕儿子不同意。正当他左思右想时,刘寡妇火急火燎跑回来道:“不好啦,吴子敬他被老虎吃了。”原来两人下山路上遇见头猛虎,吴子敬让刘寡妇先走,等她再回去时吴子敬已经被咬死了。

吴老汉一听儿子死了,急火攻心当场晕过去,等到醒来时,发现吴子敬只剩下半截尸身,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久后儿媳闻讯赶来,和吴老汉抱着一起哭,两人根本没注意到刘寡妇微微上扬的嘴角。

自那之后,吴老汉再也没去过刘寡妇家,反倒整天憋在家里郁郁寡欢。后来儿媳劝道:“爹啊,这事儿不怪刘婶婶,既然您对她有好感,不如再问问她态度。”经儿媳一番劝说,吴老汉终于放下成见,准备找刘寡妇再续前情。

且说这日,吴老汉鼓起勇气敲刘寡妇家门,发现她家并没有锁,刚走到门口只听房内传出震耳欲聋的呼噜声。他闻声趴在窗户上往房里一看,刘寡妇正四仰八叉躺在床上睡大觉,而且瞧她的身形,足足比前两个月胖三圈。

吴老汉吓了一跳,心想不过两个月不见,她为何胖成这样?吴老汉没有贸然推门进去,而是悄悄退出刘寡妇家到街上逛逛,毕竟两个月没出门,多少有点憋闷。可到街上一看,吴老汉更吃惊,原本热闹的街上如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都紧锁大门。

直到碰见一个路过村民,打听后才得知原来村里出事了,这两月来不少村民下落不明,闹得人心惶惶。吴老汉听后若有所思的返回家中,将此事对儿媳说了一遍,儿媳猜测道:“爹,您说这事儿,是否和那老虎有关系呢?”吴老汉点点头,觉得村民失踪定和此事脱不开关系,于是赶往道观找道士帮忙。

道士闻听此事,决定去村里看看。谁知刚走到刘寡妇家门口,却停下脚步。只见道士脸色大变道:“吴老汉,这户人家最近可有变化?”吴老汉想想后道:“她最近胖了好几圈,呼噜声震耳欲聋,这些算么?”道士微眯起眼睛,从怀里掏出根银钉道:“你晚上将此银钉放在她床下,到时候就可以真相大白了。”吴老汉半信半疑接过钉子。

当晚,吴老汉又去刘寡妇家串门,这回她没睡觉而是热心的招呼他,并且用一种看食物的眼神盯着他,连口水都差点流出来。吴老汉吓得一哆嗦,强颜欢笑道:“哎呀,认识你这么久,我还没去你闺房参观过呢。”刘寡妇道:“走吧,随我一同到屋里。”

进屋后,吴老汉假装看了几眼,突然将扣子扯下丢在地上,并以找扣子为由,俯下身钻到床下将银钉放在床下,紧接着吴老汉随便找个理由离开刘寡妇家。回到家后吴老汉坐卧难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直到半夜,只听见刘寡妇传来杀猪般的惨叫声,吴老汉闻声冲到院子一看,吓得当场瘫倒在地上,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正站在房上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猛虎口吐人言道:“就是你害踩到银钉?我杀了你。”话音刚落,猛虎飞一般从房上蹦下来,刚欲扑倒吴老汉,就见道士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甩出一张符咒将猛虎定在原处,就在猛虎挣扎时,他挥动除魔剑,将虎拦腰斩断。

见事情解决,道士松了一口气,向吴老汉解释说,这刘寡妇本就是只刚化作人形的虎精,本想放弃杀生继续在凡间修炼,想不到和吴子敬单独上山,一时没忍住才将他吃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才会猎杀村民。

得知实情,吴老汉后悔不已,更觉得对不起儿媳,不久后他为儿媳另找户好人家改嫁,儿媳也十分孝顺,一直照顾吴老汉到去世。


謝邀:童年的时光是最美丽的,也是一生当中最天真无邪,又富于想象和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的时刻。

每天晚上躺在被窝里,听大人们给我们讲故事特别吸引人,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好象做梦一样。

两个葫芦种子:

话说从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邻居两家,一个是心眼好和坏心眼的两个老太太。善良的老太太每天都下地干活,一天中午回来,发现房上的小燕从窝里掉到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原来小燕的腿摔伤了。可把老太太心疼坏了,把小燕腿包扎好又喂了黄瓜子,过了一段时间,小燕的伤已经好了,这时已到秋天,燕子都要去南方了。

要飞走时,老太太告诉小燕,去南方来年春天给我捎两个葫芦种子,小燕在空中点点头就飞走了。

冬去春来,小燕真的回来了,落在老太太手掌上,放下两个葫芦种子,老太太乐坏了,随后就把种子种到院子里,开花结了葫芦,又圆又大,老太太摘下找人帮忙用锯割开,一道金光,老太太擦擦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原来里面都是金银财宝。

这件事迅速就传开了,老太太葫芦得宝的事就传到另一个坏老太太的耳朵里,急忙前来打听,善良老太太也不保留,就把去年小燕受伤之事全盘托出。

心眼坏的老太太到家里,成天盼小燕掉下来,可是左等右等,始终未看到小燕掉来来。就拿来梯子上去把小燕弄出来,把腿弄折然后也给包扎,天天去喂小燕,过了一段时间,小燕的伤也养好了,这时已是秋天。她也跟小燕说让它春天回来捎两粒葫芦种子,小燕挣脱头也不回飞到南方去了。

第二年春暖花开,燕子飞回来看见坏心眼老太太,把葫芦种子在空中扔给她就赶紧飞走了。坏老太太也乐得没法,就把种子种到地里,果然也长出大葫芦,她怕别人知道,自己用锯锯开,睁眼一看,魂都吓没了!,原来里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毒蛇,蜈蚣,把坏老太太吓死了。[捂脸][大笑]


在小小的我眼里,姥姥是故事大王。我曾问姥姥你肚子里怎么那么多故事呢?姥姥每次都乐呵呵的说“肚子大装的多呀!”。其实我姥姥她不识字,而且是缠脚,所以出不了远门,她的故事大多是口口相传或者家里的人所说的所见所闻,还有一部分是姥姥的亲身经历。

姥姥一般讲故事都是熄灯后才开讲,记不清我当时有多大,但这个故事伴随我长大。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妈妈,拉扯儿子长大成人,又给儿子娶了媳妇,老妈妈有了孙子,但老妈妈也越来越老了,干不了活,还一身的病。随着老妈妈的年纪越大,老妈妈住的地方也从厢房搬到了柴房,吃饭也从一家人一起吃一死三顿,到后来老妈妈一个人在柴房吃一天一顿。到后来几天也不送一顿饭。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孙子也长大了,有一天,孙子从外面捡来两个又破又脏的碗,当宝贝一样收起来。老妈妈的儿子问“你收拾破碗干啥,多脏呀!”孙子说“我放着给你们两个以后用!”老妈妈的儿子幡然醒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接回了老母亲。。。姥姥就讲完了,也没有告诉我谁对谁错,但我却影响深刻。从小根之于孝敬老人。我想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文化的根脉。每每想起这个故事就特别想早已故去的姥姥。。。看看很喜欢花。。。


钢棍磨成针


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一家人在院里纳凉时,我们就缠着父母讲故事。其中母亲讲的一则民间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个名叫春生,做收狗生意的年轻人,和他的母亲一起生活。他脾气非常暴躁,时常对他的母亲恶言相向。尽管这样,春生的老母亲每天还是在他收狗回来之前,就早早地做好饭菜等儿子回来吃饭!

这样日复一日,老太太在儿子的呼来吼去声中,忍气吞声地为儿子打理家务。

一日,春生来到一家农户收狗。当他和狗主人把要卖的母狗逮到,准备用绳子捆时,才发现准备好捆狗的绳子不见了,春生和狗主人到处找,就是找不到绳子。

正当他们着急之时,狗主人突然发现,母狗生的四只小狗趴在墙角,浑身颤抖地看着他们俩嘴里还小声的叫着。

春生走了过去,用脚踢了踢其中一只小狗,小狗被他踢开后。突然发现绳子被四只小狗趴在身下,春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家里的母亲。想起了自己平常对母亲的态度,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他决定不收狗了。

从此以后,他做了别的营生,开始孝敬他的母亲,和他的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万物皆有灵性,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真得好好反省自己!


原始地址:/wangluo/2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