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后,如何打好基础,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当兵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漫长的路,磨练的是意志力,更是一种坚持力。现在国家对于军人的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好。很多年轻的孩子,也纷纷选择参军。当然我们崇尚参军,它会成为我们成才、变优秀的一种方式,即便过程艰辛但结果值得我们期待。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在部队中,这几件事情不能忽视,家长们也要知道。

1.身体训练跟上

部队中想要脱颖而出,军事素质必须过关,无论是哪一个时期,这方面成绩的标准,从来不会降低,但是对于新兵而言,一定是要有一个过程,从来没有这么密集系统的训练,身体需要一个适应期。军营是一个团体的生活,与战友之间要团结,不能太娇惯自己,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的防护,避免因不适给身体造成拉伤。起初训练的时候,肌肉的酸痛感会非常强烈,只要坚持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会越来越突出,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成才的基础

新兵想要立志军营成才,军事训练是根基。无论将来面对“考学”还是“提干”,这都是最关键的环节。新兵刚入伍,年龄较轻,军事素质方面可塑性极强。只要有恒心、肯吃苦,其实很少有练不出来的新兵。还是那句话,关键看个人。另外,大家应该知道,在部队这个环境中,只要是涉及个人“成长”方面的考试,采用的方式都是军事考核加文化考试累计的方式来进行排名,由此可延伸出军事素质对成长的重要性。

三通少说多听,做到心中有数

新兵与家人通,家长要少说多听,做到心中有数。不得不说有些家长太“啰嗦”,从来都是千篇一律,诸如“累不累”“苦不苦”“适应不适应”这种无关紧要的话,当兵又不是去外地旅游,吃点苦、受点累是正常的,这种说和不说有意义吗?在这里我需要重点提醒一下每位新兵家长,孩子给家里联系,除了想听听亲人的声音外,这是一种宣泄。他就是想找家人聊聊天、诉诉苦,而不是去当一个听众或当一个回答问题的人。

新兵到部队以后,凡是负责任的新兵班、排长们都是很乐意与新兵家庭做沟通工作的。新兵在社会上经历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思想更不同,“怕苦怕累”“打退堂鼓”的新兵绝对是存在的。这类新兵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家长和部队及时交流共同做好新兵思想工作,家长要明确态度,不给孩子留下后退的余地。现在部队周末基本上也会让新兵用手机和家人联络,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家长能做到定期与部队班排长沟通将更加完美。

总之,新环境会让人收获更新鲜的事物,部队的生活对于军人而言,是最光荣的时刻,也值得铭记一生,新兵想要成为优秀的人,在最初把基础打好,也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吃苦避免不了,以上4点更是需要学习与掌握的,想成才并不容易,但不努力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优秀的道路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想要青春不留遗憾,请勇敢的往前冲!


还有疑问留言私信都可以,欢迎采纳回答!


当你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你正想投身军营的有志青年;又或许是正在军营里作为一个迷茫的新同志!作为一名已经退役多年的老兵,我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就拿我个人的举例吧,但愿能够帮到你。

冷静的思考--自己为何选择当兵?

这个问题看似无关,却很重要!很多人当兵的出发点不纯,甚至不是自己的意愿----有的人把参军当作自己未来工作的便捷通道;有的人是因为父母的意愿。我见过有人入伍才一周就开始在笔记本里记退伍倒计时的,你可想而知--在自己不情愿的前提下,部队生活对他来说就是煎熬。这种状态下,他怎么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训练和提高?

我算是出生军人世家,爷爷辈的参加了抗美援朝,父辈参加对越作战,自己从小对部队的事耳听目染,加上自己后来真的喜欢才选择入伍。所以,自己内心向往的是去最严格、艰苦的军旅环境中磨砺自己,而事实上我也是如此,当年的快反部队多苦啊,没有内心对这份狂热喜爱作为支撑,我去不了,即便去了也是会被淘汰的。所以,先从内心去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

服从命令、先学会融入部队集体。

从地方青年到军人的转变最难的不是训练,而是放下自我!我们原来是父母的心头肉、衣食无忧,不自律、不独立,为人高傲、处事冷漠。。。放下那该死的自尊心和玻璃心!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军人的尊严来自团队的荣誉,尤其是在‘一人生病全家吃药’部队里。新兵营,当你很觉得优秀的却不被重视时候,别灰心,继续突破自己。因为班长、领导的眼里看的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你一个人;当你屡屡犯错连累大家不断重来的时候,同样不要灰心但一定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刻苦训练。在训练时,不要愚蠢的质疑班长的命令,因为能够训练新兵的班长都是训练尖子选拔出来的,他们都会为自己下达的每一个命令负有责任!

独立自理但不要自我独行

平时在家里父母给你洗衣服、床单、叠被子。。。进入新兵营后大家都要学会独立自理,如果你在生活中完成了自己的内务之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帮助其他战友,建立良好的人缘关系。也要学会接受与感恩别人对你的帮助,因为你总有不如人的一面。一切要从细节做起,可能你会比别人累一些,但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付出是值得的!

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多视角思考

部队的生活单调、艰苦,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和战友们互动,多和愿意聆听的人聊天;从生活中发现乐趣。军队是一所大学,部队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在看,但每个人看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同样的高墙电网,你当作是监狱时,你就是没有自由囚徒;你把它当作距离你最近的边防之墙,不逾越会坚守的时候,你才是军人!

部队生活多样,我只能告诉的从心理与生活的东西,因为心理上情愿才得偿所愿,生活的细节会决定军旅生涯的更多可能。担起‘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人,又岂能不受一番历练呢?


从个人经历来说起,我是87年10月入伍的。那时部队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实打实地进行了三个月的入伍训练。除了队伍、内务和政治教育外,基本上没有出过营区门,屈指可数的两次外出,一次是进行实弹射击,另一次是集体劳动。如何打好基础,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端正,才能干好工作。离开家的时候,父母要求到部队后要好好干,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班长也告诫少说话多干事,以实际行动赢得领导和战友们的肯定与支持。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然刚离开家的时候,有时会想家,特别是夜深人静站岗的时候最想家。记得有次站岗时,有位战友,忍不住哭得哇哇叫,他说非常想家,也想他的女朋友。我劝他坚持住,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其实我也想家,但我的自控能力比他强。筑牢当兵打仗的的思想基础。大家都知道,88年3月14日发生的南沙海战,对于新战士来说,思想是有波动的。有人说海军要打仗了,少数人就想办法留在了训练团,而大多数战友依然奔赴海防一线。上舰后才真正感觉到,驰骋大海才是水兵梦想。

二是练就过硬军事本领。不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岗位,都必须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业务能力素质是安身立命之本。有位战友,刻苦钻研专业技能,苦练操作技艺,业务素质特别过硬,多次取得基地、舰队、海军名次,后来他被提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想起了电视上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苦练业务技能,精通本职业务,成为本专业里的行家里手,就一定能够有机会崭露头角的。这是名利双丰收的事情,部队经常会组织业务技能大赛,如果你的业务技能过硬,可以代表单位参赛,取得好名次,不仅是为单位争光,同时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单位就会培养你成为业务骨干,代表单位参加各种比赛,各种表彰奖励就会向你招手,单位领导也会非常重视你看好你。

三是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生活中是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在部队也是一样。这就需要你如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与战友的关系。我的经验是真诚对待每位同志。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生活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到事情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学习中,坚持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学习多积累,厚积薄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工作中,积极主动干好工作,领导交待的任务,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在舰艇部队工作上时,坚持每天清扫卫生,认真完成每项清理项目,保证了机器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始终要牢记,你的成绩是你努力奋斗的结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所干的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与你的辛勤付出成正比的。诚实肯干是做人做事的美德,入伍就是经历磨练的。相信经过自己的刻苦与努力,你一定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取得可喜的成绩。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记得当年我们入伍的时候,有句很好的标语——“迈好第一步,走好每一步”。

1.新兵刚入伍的时候,其实大家整体上还是心劲比较足的,都想着在部队里面怎么样能够尽快地提高自己,崭露头角,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心态,但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有天赋的,能够在短期之内就凸显出来,所以摆正心态,别着急,就好像打地基一样,有的可能看似在地平线上发展得很快,但是其实基础并不牢靠,我们新兵的时候,一定要把地平线的工作做好,扎扎实实打好自己的基础。

2.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部队日复一日,很多时候都是重复地做一件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社会上还轮不到拼天赋的地步,有时候就是看个人的积累,看一个人的习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坚持下来,日积月累,你绝对会不一样,我想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某一件事情上,更关键的是你培养了这样的一种行为模式,以后无限地重复播放,你就能实现很大的改变。

3.多做一点点、进步每一天。网上不是经常有一句话,0.99的365次方,与1.01的365次方,差距是天壤之别,我以前在连队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小伙,比如跑五公里,并不是太出众,但是人家每次都背个啥背心,然后多跑上一圈,几个月下来,和同年兵一比已经超出了一大截。

4.无论想干啥,先做个好兵。不管你来部队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先都把自己沉淀下来,别想那么多,新兵的时候就想着想那,其实那些用处都不大,无论你干啥,都先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起码的要求,而且要努力坚持到军旅生涯的结束,别觉得这个容易,其实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

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方面的问题。


原始地址:/shijie/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