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问题行为如何牵着父母的鼻子走的?

亲,无非就一点:家人太爱这个孩子。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父母以为自己掌握着主动权,却不知无形之中自己已经失去正确的思维思考,所有的一切都围着孩子的思想在转,所以不知还觉就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了。


看到这个题目不由得让我想起,妈妈对着赖在玩具店不走的孩子束手无策,爸爸对着比自己还高,但是就是不上学的孩子唉声叹气……都说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父母也真心的想要珍视这个礼物,为什么最后的画面变成了这样呢?

根据个体行为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理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最重要的需要,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当他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没有的时候,他就会用各种方式来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有可能这种行为是恰当的,也有可能这种行为是不当的。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这种行为又相互影响。

比如:一位妈妈正在家里忙着回邮件,4岁的孩子突然跑来让妈妈抱,妈妈说,”等会儿,我在工作”。孩子离开了,没有两分钟,孩子回来说要和牛奶。没一会儿,孩子又会回来了可能要上厕所,就这样频繁的来找妈妈。直到妈妈没有办法放下工作,或者冲着孩子发了脾气。

案例里的孩子,他在这个时候就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感,也没有归属感了。所以他会用他能想到的办法来找妈妈关注他,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妈妈是爱我的。

孩子的这个行为是受他的潜意识主导的,他也不是故意要烦妈妈。他只是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不那么确定了。

1、如果妈妈不明白孩子的诉求,只看到孩子吵闹的行为,冲着孩子发火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工作比我重要,就更加重了孩子的担心,他这种行为就会加重。

2、如果妈妈放下工作,去陪孩子了呢?偶尔几次是可以,但是孩子会觉得我就是可以让妈妈停下来陪我的,进而操控妈妈。

3、如果妈妈知道了孩子的诉求,可以清楚温柔的告诉孩子,自己还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陪他玩了。同时给孩子一个小任务,比如:让他看着钟表,以便提醒妈妈到时间了。妈妈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

所以说,在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诉求,而不是只看到行为,这样孩子的行为就会良性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更多的爸爸妈妈一些启发!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当父母的在孩子有要求,或者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能满足就尽量满足了,只要孩子高兴,啥事都好说,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会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如何牵着父母的鼻子走的?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是父母爱的结晶,父母会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在这一个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孩子的小脑袋转的非常快,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小聪明经常牵着父母的鼻子走。那孩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给大家举个小例子说明一下。

儿子去年刚来我们身边的时候,老公为了跟儿子套“近乎”,接连三天都给儿子买了玩具,其效果也是显著的,儿子很快跟他打成了一片,可是新玩具没玩几天儿子就又想爸爸给他买新的,爸爸一开始不同意,儿子就带着哭腔说

“爸爸你不爱我,一点都不爱我,都不给我买玩具玩。”

“我要奶奶,爸爸不爱我。”

经不起儿子唠叨,老公就又给儿子买了新玩具。最后家里的床上、桌上、地上都是他的玩具,我们实在是受不了,就很少再给他买了。

有时候儿子有想买的东西时,他还会跟他爸套“近乎”,比如儿子跟他爸说:“爸爸,今天晚上我陪你睡觉,好不好?”

爸爸说:“好呀!”

儿子:“爸爸,那你明天能不能帮我买个某某东西!”

居于此类的情况时有发生,他还会跟着大人的变化而变化,经常套路我们。

我觉得是父母的爱,让孩子有了牵着父母鼻子走的机会,但只要你的爱是有原则的,只要把握好爱的度,偶尔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走也无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我是@家有虎娃,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原始地址:/rebang/2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