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写作时间该是晚秋,他在哪里写的呢?

《天净沙·河西》

敦煌卧佛奔马,绿洲大漠古刹。

河西自古繁华,祁连山下,绵延千里人家。


《天净沙:秋夜》云遮残月寒星,风吹落叶孤鸿,霜打败禾枯蓬。茅屋漏室,人对古卷青灯。


年迈驼背眼花,残垣断壁碎瓦,丧偶无后赤贫,瘦犬低吠,愁煞孤人萨家。(下阙)卢友庆《天净沙,比惨。》马致远(元)《上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谢谢邀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真实的地点估计已经无法考证了,也许是马致远游荡到某个地方有感而发。但还可以有另一个猜测,我们可以回到马致远的故居看看(度娘可查),从他家一出门,就是枯藤老树,门口就是小桥流水,在前面就是“京西古道”,这样的环境几乎就是曲中所描写的一样。所以,这首曲子就是马致远一天黄昏走出家门口看到的景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断肠人”,谁是断肠人?有人说,那是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游子确实是会思乡,但不至于是伤心到极点的断肠人吧?再说,你在路边见到一个人,凭啥就说人家是个伤心汉?反正我是不信。也有人说,断肠人是马致远自己,因为他屈屈不得志。这个说法不能否认,但在天涯,指的是在异乡,那么当时情景就不应是他在故居了。还有一个说法哦,再回到马致远故居,离他老家不远,也就是隔了京西古道对面,有一个叫“大寨”的地方,这个大寨是一个特殊的监狱(度娘可查),怎么个特殊了?金灭北宋时,俘虏走了靖康两个皇帝,金兵拉人走的时候,就是从京西古道走,然后在大寨这里拘留过皇帝一大家子的。马致远生于金朝统治下的,那时靖康两个皇帝已经被俘虏去了漠北,去了金人的老家。所以,断肠人,也可能是马致远站在家门口,看见大寨,想到了靖康两个皇帝,试想一下,国破家亡的人,不就是断肠人吗?而且也是到了天涯那么遥远的地方。


其实该曲作者是有争议的,流传至今且传世的,一共有三个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出自元至大二年(1309)墓的壁画,其词名曰《西江月》,其词如下:

瘦藤高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已独不在天涯。

但“西江月”是词牌名,双调十五字。上下片相同。明显这个错误是制作壁画的人,大意所致,或传诵中出现的差异。

第二个版本出自盛如梓的《丛谈》,其前有介绍说:“北方士友传沙漠小词三阕,颇能状其景......”

其词云:

瘦藤老树昏鸦,远山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跟上面的那首相比,除了“小桥”变为“远山”,“夕阳”变成“斜阳”,“已独不在天涯”变为“断肠人在天涯”外,描写的内容都是非常相近的。

第三个版本就是明人武进所著的《尧山堂外纪》,该词署的名就是马致远,也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通行本。

其词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首小令,除了“瘦藤”改为“枯藤”,其他字句都是糅合壁画词作和《丛谈》中文字而成。

但“壁画词”和《丛谈》的文字也有差异,可能是该曲在早期流传时并没有定型,存在多个版本,所以导致在传诵时,有人把题目误作《西江月》。

这三首词的内容的些微变化,可以反映出该曲在流传时,经由人们不断的润色,最终定型成为现在通行本《秋思》。

《秋思》被评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呢,也有“马神仙、曲壮元”之称。所以该曲最终被归为马致远名下,可能他曾对该曲的定型有过润色之举,或许只是因为“合则两美”的传统文士心态。

就如《忆秦娥·箫声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本是佚名词,被归在李白名下一样。

说完这首小令的来历,我们就来说说该词的创作地点。

该曲中的“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组合,折射的多半是北方秋天的景象。

而壁画版本,要早于后两个版本,而壁画出土的地点,位于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可见该曲当时在北方流传。

盛如梓的《丛谈》中也说:“北方士友传沙漠小词三阕”,足证此曲在北方所作。但具体北方哪个地方,恐怕已经无从知晓。


马致远(1250年-1321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他虽有志于功名仕途,但由于元朝的民族高压政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天净沙*秋思》就是他在漂泊途中的杰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词不是游子漂泊在外,绝对体会不出其漂浮无根之感。

纵使游子,如诗仙李白般能寄情山水,有酒无愁,出外由外之人,也是无法体会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依词可知,词人正骑着瘦马,行走在荒凉古道上,迎着西风,迎着夕阳。

他走过小桥流水,来到桥边的庄户人家旁,想住下而又必须继续走下去。他望尽天涯路,不知何处是归宿。自己竟不如枯藤之有老树、昏鸦之有鸟巢……

此词语言不多,将自己置身于深秋,—片萧杀之中,看着夕阳西下,天之将暗,而自已还不知居于何处?再通过对比:自己与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与断肠人在天涯,体现了词人的孤寂、无助与绝望。

这—种感情,正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写: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前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原始地址:/changshi/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