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决定为什么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赞同和鼓励?

一个有能力、有目标、有眼界的职场人如果遭遇职场停滞状态是烦闷、苦恼的,而如果这个时候再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内心的苦闷就犹如炎炎夏日还恰逢一个桑拿天了。

但是就从你的表述上来看,我并不感到你将要去的新公司能给你带来好的发展和稳定尚可的生活,而这是一般父母对孩子工作上的普遍期待。看不到这些好,你的父母当然不会给予你想要的支持,他们担不起这个心。在心理咨询中,也会有不少父母这样表达不理解:干得好好的,怎么就想着辞职了呢?!也许,你的父母还因为别的原因不赞同,但在你的文字里看不到。

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沟通!你自己也提到了这一点。

如何跟父母有效沟通获得支持呢?这里有一些建议:

1、了解是前提。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性。知道父母怎么想,怎样处事,是什么脾气秉性,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与他们沟通就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性。

2、尊重理解是关键。尊重是与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愿,还要讲求基本的礼貌,不能任性。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这一点对你很值得一提,现在的你对父母的表态是不理解也不能接纳的。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4、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两代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异,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动机和行为方式。正因为有分歧,所以才要沟通。这种沟通,不一定非要统一不可,而要求同存异。找到同,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行动;保存异,就是保存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也会赢得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另外,时常向父母传递有关自己的信息和情况,表达自己的心情,说出自己的意见,让父母了解自己。年轻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无论怎样,父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过“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经常坐下来,跟父亲谈谈你在工作单位的情况,跟母亲谈谈你遇到的烦恼,这样父母也会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会无意中缩小代沟,增进家庭亲情。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沟通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同样的,如果我们跟父母能有效沟通了,跟上司、同事、朋友的沟通交流也会上一个台阶。这对于我们的事业和生活也是有助力的。

希望以上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我觉得最主要有3点原因

1.父母奋斗的年代和我们的年代不一样,父母的年代求稳。如今的年代瞬息万变,我们的很多决定在父母看来是不务正业、不稳妥。

2.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很少有肯定和鼓励的。家长认为好的地方不需要表扬,只批评不好的地方,希望孩子可以更优秀。殊不知,我们需要得到赞同和鼓励。

3.父母即使老了,也在用他们可以预见的方式来保护我们。如果我们的决定太危险或者太冒险,他们决定没办法庇护我们,处于本能的爱护,当然不会支持和赞同我们。

多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问题,说出你想要的,用自己的信心与能力祛除他们心中的担心,我相信他们会赞同和鼓励你的决定的。

其实我们也在做有关于动漫的公号超人好热,每天用漫画的形式告诉你一条健康冷知识,让萌萌的你瞬间涨姿势,欢迎关注交流~


已经工作了,为什么在工作的事情要去寻求父母的赞同和鼓劲呢。

他们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他们的阅历跟你现在的时代环境都大不相同,我反倒觉得,如果他们不断指手画脚反而会影响你的正确决定。

很多时候可以跟同学,朋友讨论讨论。

有一种父母的潜意识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分优秀,因为那样会引起他们潜意识里被抛弃的恐惧感,所以是不会支持你的。

话说回来,成年以后还不断寻求父母肯定,可能是内心的某个地方还不够成熟。或者说停留在小时候的阶段。这个或许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考虑考虑,还有跟父母的相处模式。

人生,最重要是自己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其他的就是工作里上级对下级,这是现实的。你做的好升职了,也是一种肯定。


您好,我是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从您的提问中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孩子渴望得到自己父母认同的迫切需求!试想一下一个人都已经成年有自己的工作了,而且可以在工作中有决策权或者随意选择工作的能力了,是什么让他对父母的“赞同与鼓励”依然怀有如此的执着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做为孩子我们对自己的家族或者说父母永远是最忠诚的,得到父母的认同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所以无论到什么年龄无论有多大的成就,甚至于一生都在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这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话又说回来,我们之所以那么在意父母的认同,其实是童年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某些问题,或者说是在父母的养育过程中有过被不恰当对待的经历。比如小时候被父母过度忽略过,而做为孩子是需要被认同的;又或者父母过份严厉,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过赞赏与支持,于是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停止固化了,造成心理上的“未尽事宜”,即未完成的事件而成为心理创伤。等到我们成年后在遇到一些类似的事件时,就会不由自主的重复儿童时的应对模式,这在心理学理论中用术语“强迫性重复”来形容!

也就是由“未尽事宜”引发“强迫性重复”!未尽事宜就是未完成事件的意思,因为未完成就会一直放不下,就会一直想要去把它完成……然后然后,就一直重复!

另,无论我们做什么选择,父母是否赞同与鼓励都和父母的三观有关,也和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有关,最重要的是那也是他们的权利,纠结是找不到化解之路的。所以,建议您从自身寻找解脱之道。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

快来关注暖心理号,温暖你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原始地址:/changshi/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