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怎么看?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这四句话并不是老子道德经的原文,但却较精准的概括了道的重要性和作用。“术”指的人类的生产技术,并不是耍政治手腕之权术;“道”就是指的非常道,也即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新认知,这种新认知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未知自然而找到或发现的自然事物的新的特性;只有发现自然事物的新特性才能有肋于人类新的高效的科学技术诞生,这就是“无道,止于术”,也即失去对未知自然的新的探索,人类就失去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生产技术就不能再前进的意思。


个人理解,提升自己,追求的方向对了,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只是有聪明,手段和方法,而没有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切都是空的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术。


《道德经》中:有道无术,术上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怎么看?

金嬴政: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意识能够体悟“道”的本体,能够通达“道”本身的智慧,只要稍加变通,掌握了“术”的演变法则之后,就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因为大道无术,术本身就在道之中。《素书》:“行术”不可离道,“明道”自然有术。

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只有通达本质之后,才能更好地去驾驭细枝末节的技巧。但是当一个人只是明白技巧而不知本质时,即便他具备熟练掌握技巧的本领,但是也没有驾驭技巧的福分。

这样在不失“道”之本位作为人生的标准和底线时,自然能以“术”为自己获取生存优势。

但是当一个人在背离道的本质之上,一味执着于术之中,不仅仅会止于术,甚至还会因为过度卖弄而自食恶果。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一再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时,将“正心、修身”放在第一位。

人一定要修养本心以及自身,在察觉自身问题的同时奉养厚重的德行,真正重视道在术之前的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道与术在人生中存在的意义。


首先,《道德经》原书中无这段文字。它出自后人对老子书的注疏和演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儒释道三教合一。问题中引用文更多保含儒道修身治世之道。

2、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唯一可称哲学家的智者,《道德经》回答的是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考问,其思想的深邃,完全可与希腊先哲们“仰望星空”相聘美!

而以孔子为先圣的儒家,它是中国精致的农业文明思想的代表,影响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更加关注的是人伦社会的相处治理之道!

3、道与术的关系。把老子对自然宇宙运行总结的原理运用在人类社会之中,“道”可解释为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养“浩然之气”,所以古人对待教育,首先注重的是修道养德,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而把具体某个谋生的技能称为“术”和末学。

“道、法、术、器”是古代圣人们对人才,对教育的认知标准,所以孔子常告戒弟子们要做到“君子不器”!

面对目前疫情中出现的#许可馨#现象,再重温古代圣贤们的教诲,不是更值得广大家长和老师们深思吗?


首先,这句话象是儒家的口气。

道德经里没有这样的语言,老子也不可能说出如此没有深度的话。

因为,老子说的道是肯定存在但却是以无为表现形式的,它必须要通过术来变现

所以,有道无术或有术无道不成立。


先贤这句话其实说的是“道术合一”

才是学术悟道的最高境界。

是警示我们,要取“术”必有“道”。

道的高度决定了术的层次。

道术一旦分离,术也就失去了意义。


首先沒有什麼所謂的“道德經”,道德經是后人編造的,關於“有道無朮,朮尚可求,有朮無道,止於朮”,在此要說明一下,“朮”與“術”在古人語言使用中是不同的意義。

古文的“朮”=“祝”。是輔助的意思。道=有意義的事物。其解為“如果有意義的事物沒有幫助,這個幫助還是可以找到的。如果是有幫助而沒有有意義的事物,僅僅只是依賴於幫助。正如現在的儒學道學易經自身找不到對人類有意義的事物應用,找不到幫助力量,只好祈拜攀附於“哲學”,最後也就只剩下“哲學”。這是中國文化的恥辱。


谈谈我的浅薄看法

1、道是什么,是规则是世界的根本,有道的人说明其有德,有智慧,术只不过是通过时间和功夫去不断实践练出来的知识,有道的人学习知识如笼中抓鸡,所以说尚可。

2、无道的人,就没有德,无德的人也没有深层次的智慧,所以只能止于知识层面也就是术的层次,不能再有进步。

3、例如练武,有人说传统武术不行,人家不按套路来。这是错误的。有武德的人悟性较高,通过练习传统武术套路到一定境界就会脱离招式限制进而无招胜有招,这就是近道的表征。


探讨下我对这句的理解,有道无术好比我会用耳朵听,但是却不会说,术上可求也,是我有一个想法但我不去实施,就好像很多人一样总是会抱怨,却不想着去解决,有术无道,止与术,我买了根冰棍,但是我不吃它,看着它化没,自欺欺人罢了,罢了!


就像一棵树:有根无叶,可以长出叶来;有叶无根,叶也将会枯萎。


格局决定功夫


能力可以习得,但品质不行


转换为现代好理解的直白说法

道=营销渠道

术=产品生产

有营销渠道没有产品,产品好找(同类产品厂家多得是);

有好产品但没有营销渠道,产品做得再好也就只是个产品,无法转换为利润。


道德之中的术才是大道,人性表现的术都是违背道德之术的。前者创造,后者毁灭。就好比集体意识都是被自己违背初心打败的。


我感觉大家的理解太过复杂,其实很简单。道是指客观规律,术指技能,这样就好理解了。一个人明白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是没有利用发展规律的技能是不行的,但是技能是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获得;如果你仅有技能而不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比如开网店,谁也知道网络交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是道;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你不会经营网店也不行,但这个技能我们可以去学习。如果我们单有开网店的技能,但是假如网络交易马上会比更先进的其他技术代替,那么你拥有的技能马上就会被淘汰,只能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总之发展趋势是基础,拥有的技能必须紧随发展趋势才能成功。


方向,宏观,大局,战备…


《自嘲》

今夜无眠,独自饮茶悟道,叹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造化弄人罢了。

独处,自悟,是一种精神享受。

朝闻道,夕死可矣,此为与精神世界游,与造物者游,乐无穷。

有人问“何为悟道,因何而悟?”

庄子说“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非嘲讽之意,实是言语道断,一说就错罢了。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觉性乃人之初性,生而尘弊,然也。

出淤泥而不染者,鲜矣,佛家谓之入世、出世,旨在于一“悟”字。

丁元英提及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

觉行圆满之佛,乃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如是名究竟圆满。如此而已

又如《道德经》言:“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何解?此为悟道!老子所言,极为科学,非常符合辩证法智慧。

《大学》有言解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以为:

何为道?

【道】即规律,即法则,即变化;

何为术?

【术】即策,即解,即计。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

即若掌握,参悟天道变化规律,则水来土掩,兵到将挡,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好似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与禅师谈论何为武术的最高境界一样,当一个人的武术进入化境,身体与意识形态合而为一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早已不会拘泥于一招一式;同样当认知领悟真正通透天道,所谓的术也是手到擒来。

举例说明,比如做数学题一样,当你真正懂的数学的时候,对解题的方式方法也只是求则即来而已,即便是遇到一道题,掌握了规律,那么解题方法自然会出来,任何的解题方法不也是这么来的吗!

【有术无道,止于术】

即只得到了《孙子兵法》却无法真正通透其真义,手捧书卷,日读至夜,夜看到昼,到头来也只是流于术,临阵布将也无非是纸上谈兵,这就是常说的书呆子,只懂得方法,却不擅于变化,也只能止于此。

举例说明,还比如做数学题,同样是一个班的,为什么有的人一点就透,老师讲方法时,听到的是精华,而有的人听到的则是方法,前者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此规律找到突破点,而举一反三,而后者除此一法,再无新法。

明太祖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汉高祖刘邦,亦是如此,他们是通透了人性的规律,掌握了人性的道,才可以识人驭人。

这!就是觉性!就是悟道之由。

不谈物质,唯论心境。

———莫空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这句话的主要阐述了“道”与“术”的主从关系。

我们如果简单地理解,道就是根本,术就是道的衍生物,也就是具体在不同环境中道所展现的形态。

有一个很大众化的故事,叫做盲人摸象,大家都知道。

腿是大象的一部分,鼻子也是大象的一部分,尾巴也是大象的一部分,但通过各部分无法推算出大象的整体,也无法彻底的运用大象的力量。

但如果我们知道大象的整体,就可以根据这个整体开发出不同的用法。比如可以让大象载人,可以让大象冲锋陷阵,可以让大象鼻子卷起东西。

这些具体的变化就是“术”,而大象的本体就是“道”。

我是一个命理师,再举一个命理学方面的例子。

再卜筮术之中有很多分类,八字,六爻,太乙、六壬。这些如果单看一样,都有自己的体系,互不相同。这就是“术”。

如果通学全部,就会发现他们的基础知识是相同的,都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所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可以看做是道。

如果能明晰阴阳五行,那就可以顺利的学习各种卜筮方法。但如果只了解一种卜筮方法,则不能反推阴阳五行的根本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你看见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之时,如鱼得水,对每个人用的手段都不尽相同,你会感叹他的手段多,但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由道生术。


智慧,道德,能力,都不可少。


原始地址:/zhishi/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