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周围大学毕业之后,不积极找工作,回家让父母养的人多吗?

这个不多。

我记得我毕业的时候,当时班上同学都是一起来上海找工作的。开始一两年,大家都还很有激情。但是到后面,很多同学发现,现有的技能不能工作的需要。然后慢慢有的人就转行了。

但是回家让父母养老的,这个倒是没有。要么就是回家在老家工作。要么就是去其他城市做其他工作去了。


娃她爸同事俩儿子(前妻和现任所生,没有住在一起),211大学毕业两年多,每天在家玩电脑,我同事的儿子,学的是大数据收集,以前很爱打游戏,大学毕业不考公,同事说让他玩几年,还有我身边间接和直接认识的五六个人,孩子都在家里,长的四五年,短的一两年,都没出去找工作,说是在家里备考,父母供着吃喝拉撒。

最典型的说说我侄女,大学毕业3年半,毕业时,有好几个不错的打工岗位,我们建议她边打工边备考,她父母说让她专心备考,不让她去打工。包过培训学校,培训了半年也没有上岸,然后回家自己学习,每天8点学习,11点做饭吃,14点学习,17点30分做饭吃,晚上有时学习,有时休息。这样的状态持续了3年,依然在默默坚持。

所以,就业压力增多的今天,大学毕业不积极出去找工作的人还是很多的。


不积极找工作算什么!

我朋友,大学毕业找的很硬的关系进的银行。但千金小姐的她,完全处不好人际关系,听不得别人用命令的口气安排工作。也许对于她而言,是受气,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是普通的工作部署。

由于关系很硬,这里处不好就换个地儿,总共换了7,8个地儿,反正都是别人的问题。后来直接去了总行干幕后,应该知足了吧,可还是受不了气,直接辞职了。

别人钻破脑袋都进不去的地儿,她甩甩手,无所谓,老子不干了。

霸气。

父母有钱,退休收入都是好几万,所以一直不工作,我也觉得没必要工作,这是人家的命。

找的老公也能挣钱,这就是命。

她老人婆老人公虽然看不惯她年纪轻轻就在家耍起,但没有话语权。女方家太有钱了,又没花男方的钱,就算老人婆想说是我儿养你,也底气不足。

真是人生赢家。


我也发现了,这三五年来,毕业不着急工作回家啃老的年轻人变多了。其实归根结底,中国人现在普遍富裕起来了,虽然也没多么富有,但是很多家庭其实并不急于让孩子工作帮家里分担压力,毕竟刚毕业头几年,也挣不了太多钱。

我觉得这样才是对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毕业立马随便找个事情做着。过去大家普遍不富裕,家庭压力大,一毕业立马就得工作分担家庭压力,甚至大学就勤工俭学独立生存赚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今天却完全不同了,虽然我们经济形势不太好,外面工作压力很大,但总体上我们到了自我发展,自由发展的阶段了。不再需要为了基本生活保障而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可以追求安稳,可以追求自由职业,个人兴趣爱好变成职业,或者将专业领域发扬光大,也可以纯粹追求财富和个人现代化生活娱乐享受。

认为今天年轻人吃不了苦,回家啃老的人没出息没斗志,这样的想法相当不准确。吃苦的大环境已经变了,一方面现在越是知识多,越是脑力脑动越有前途,这不是吃苦就可以办到的,而且老吃苦就能攒出几十万上百万的财富模式不存在了。反而我认为,盲目一毕业就乱就业,很可能会多走很多年冤枉路,这个代价十分高昂,现在的职场生态,早就不是过去了,对职业规划,生活规划,天赋要求都很高了,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

在还没想清楚方向前,回家的港湾寻求庇护,再谋求发展有道理


因为经济下行,整体就业情况不是太好,这个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作为大学本科毕业的女孩子,想进入体制内做公务员,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过于坚持,或者说是固执就不对了。虽然说坚毅是一种好品质,但是过犹不及:是把自己的选择单一化了。在一个高竞争的环境里,我们是被选择的:你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才会被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那个:想法可以有,但是不能过于天真,要认清现实。300多选一的,不说有没有黑幕,至少笔试阶段,你要进入头部吧?B段的本科,学习能力不能说是很优秀,不去培训班,靠网课自学,也不能说错,但一切要以结果来评述吧。

大学毕业了,按理说应该是可以独立了:不应该依靠家长了。而没有独立,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是孩子的失败,也是家长的失败。人从出生开始,就要教育他们要独立,要自立。

至于上学的花费有多少,这个都是沉没成本。关键的问题是,家长的教育理念错了:完全怪孩子也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能做的,或者应该做的,是认清现实:就业环境不好,她的专业就业能力差,更应该拓宽就业面,而不是在考公这一条路上傻傻的等。

年轻的时候,不怕犯错,但是要勇于调整:如果犯了错,还不做调整,那就是错了。

最后,祝好运。


我有个外甥女,研究生毕业,在一个医院里面实习挺好的,就打算在那里留下了。结果他看同学们都走啦,他也跟着走啦。这一走,在家就呆啦半年多。到现在才出去找啦一份工作。算不算是让父母养呢?

在的年轻人都比较的眼高手低。不想踏踏实实的从头做起。觉得自己是本科,自己是研究生。比别人高一等。


我邻居家儿子就是这样的,2016年大学毕业时,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考研,而是在家全力备考,她的目标就是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这样,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直考到2020年......

我家的这个邻居,暂且叫他小刚他,高考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被我们省内一所211院校录取,所学专业是软件工程。大学期间,他多次参加各种程序设计大赛,业余时间也做了很多项目。很多同学都羡慕他的专业技术,认为他肯定能找到非常不错的工作。

然而,大三下学期的时候,他开始准备考研,他的理想院校是北京理工大学。第一年考试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第一次考试以失败告终。

很多同学都认为他会放弃考研,直接步入社会。然而,他决定二战,他的决定出乎所有同学,包括老师的意料之外。

本科毕业以后,他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白天到学校自习室复习,晚上回到出租屋继续复习。就这样,他努力复习了一年,目标院校仍然是北京理工大学。第二年初试的时候,刚好遇上考题比较难,从而影响了他的心态,再次以失败告终。

当他把继续三战的消息告诉母亲的时候,他母亲仍然支持他,直接给他转了一万块钱,让他安心备考。此时,和他同时毕业的同学都已经工作一年了,有的同学已经年薪30万+了,而他还在花家里的钱。

二战失败以后,他经过简单的总结,很快投入了考研备考中。有了前两年的经验以后,第三年考试的时候,心态好了很多。这次他顺利通过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初试分数线,接下来他就开始准备复试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复试的时候,老师问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他根本没有听说过。结果很明显,他再次落榜!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继续战斗,他的父母仍然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四战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白天去自习室打发时间,晚上在出租屋打游戏。就这样,他又坚持了一年,仍然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

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以后,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就收拾行李回老家了。回到老家以后,整天待在屋里打游戏,也没有心思出去找工作。而他的父母也不敢轻易劝说他,只能任凭他浪费青春。

如今,他已经本科毕业五年了,仍然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能靠着父母养活他,真的是太可悲了。很多本科阶段不如他的同学,都已经走向了管理层,已经年薪50万+了。再回头看一下小刚,真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他本科背景也是挺好的,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找一个高薪工作还是挺容易的。而他心里只有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一个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经过几次的失败以后,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渐渐的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目标,但是当我们通过努力无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了,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小刚的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儿子考了两年没有考上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去劝说孩子放弃考研,走向工作岗位,而不是盲目的支持自己的儿子。小刚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局面,他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小刚的教训,我们需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坚持。

同志们,你们身边有类似的案例么?快来分享一下吧。


邻居讲的她同事女儿:97年生人,前年医科大学毕业,父母找在医院当副院长的亲戚花了八万安排进了一家市里医院,上了半年处得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她自己受不了要离职,她说城里人太坏心眼太多。父母一顿劝说别人几十万都不一定能进的,结果无济于事辞职了。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本人又想去农村镇医院那种。说农村人朴实好相处,父母又托人花了两万去了农村镇医院,结果三个多月又辞职跑回家了,说农村人比城里人还坏等等。决定考研。从那天起一直在家呆到现在,天天吃了饭就在自己屋里呆着说在看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父母愁坏了,她说她会一直考研到考上为止。她父母都还没退休这两年头发都花白了。


原始地址:/shijie/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