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诺奖的多少能否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诺贝尔奖不能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但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诺奖得主只是更多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拥有更为优势平台,诺贝尔奖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

一、诺贝尔奖获奖国别情况

在诺贝尔奖设立的一百多年里,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

剔除和平奖,各国获奖情况为,美国324人,英国108人,德国73人,占据诺贝尔奖获得者总数的70%。法国排在第四位,累计49人,日本排在第五位,累计30人。我国有两位获得诺贝尔奖,就是莫言和屠呦呦,排在第21位。

二、华裔科学家获奖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七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最为有名的两位为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获奖时分别才31岁和35岁。

杨振宁1945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李政道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1956年两人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此时两位到达美国才10年时间,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础教育对诺贝尔奖获得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谁站在巨人的肩上

“距离诺奖最近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因一篇大字报被判刑10年,监狱自学学《资本论》和微积分,在狱中,他为独自推导出了戈森第二定律、层级理论、纳什议价模型以及劳动分工理论而感到无比兴奋,但当他走出监狱,发现这些成绩在西方经济学界早就已经广为人知了,十年的研究成果不过是闭门造车。想起当年听杨小凯院士讲起这段往事,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无比感慨。

正如牛顿曾经说过的,如果说他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发展,信息科技交流更为频繁,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后有着更高的追求,中国人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平等的、更加顺畅的交流,共同为人类进步贡献自己智慧。相信不久,就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各项奖项。


教育和诺奖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联关系。教育的范围更宽泛,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修养,道德水平,文化程度,等等。而诺奖只是获奖者学术或者科研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它代表不了整体教育。另外每个国家的具体文化背景,实际情况,三观都有差异。因此无法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得诺奖的多少能否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车?

!一,现在得诺奖的平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而我国真正重视教育还不到四十年,中国即使有得诺奖的科技成果也要几十年后才会体现出来;二,得诺奖要建立在发达的科学基础上的,要有好的实验室,要有前人的肩膀;三,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得诺奖最多的国家,难道就能说印度的科技和教育水平比我们强?那也只能说印度在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的科技和教育水平比我们强;四,打个比方在奥运会比赛上,某国得了一两枚金牌,而另一国得了几十枚银牌和铜铜牌,难道就说前者要比后者强?其实不然,那只能说明前者在某一两项运动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而后者的综合水平要强于前者,诺奖的道理也一样,诺奖没有银铜牌,得几次诺奖的国家并不一定比没得过诺奖的国家的科技和教育水平要强;五,英、美、日等多数科技和教育强国得诺奖的数量也较多。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一,诺奖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家的科学和教育水平;二,诺奖有延后性,现在得了诺奖只是体现几十年前的科学和教育水平;三,得诺奖只体现了某国在某时期和某方面的最高科学水平,并不能代表其综合科学和教育水平。


曾经看过一篇有关教育的外文文章,题目是究竟该先发展经济还是先发展教育?

看似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展经济,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那就是有百家之言了。

教育水平很难来衡量,通常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知识和文化的传递。

但是教育也是一个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各种资源,再加以适当的生产效率。

撇开生产效率不谈,资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如教师、时间、教育工具、环境等(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不仅是老师需要投入时间,学生也得投入时间。衡量这个过程非常困难,需要有众多指标,如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诺奖只是其中一个指标罢了。

如果按照诺奖来评判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那中国是小学生的水平,美国是博士生的水平,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诺奖目前相当于IPHONE,是一个高端制造装备,当然要获得该奖项需要有相当的技术水准。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换句话说,有了它,可以证明你的技术水平,没有它也不能证明你的技术水准不行。比方说,中国的屠哟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她连个院士都不是(有人会认为是院士评选体系有问题,还是多了解一下),如果你相信诺贝尔,母猪也会上树了。中国这么诺大一个国家,50年间只有一个屠哟哟配得上诺贝尔奖?反正我是不信的。

诺贝尔向来不做做雪中送炭的事,只会做一些锦上添花。只会给自己阵营的人送炭。


我认为得诺奖的多少应该是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第一、诺奖是反映一个国家在某个领域的最高水平。如果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太差也很难获得诺奖的。

第二、虽然诺奖获得有个滞后期,但是没有一个文化底蕴环境的长期培育也无法厚积薄发的。

第三、中国这几年连续获得诺奖不正是中国教育水平的体现吗?

因此,虽然诺奖在评选中可能存在着某些偏见,但总得来说还是代表了获奖领域得最高水平的。


原始地址:/shenghuo/2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