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最深刻的感觉是什么?

陌生。

缺乏亲切感、温馨感。


建筑高大,车流量大,人多,嘈杂


钱花的快啦


谢谢邀请,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我的第一感觉是找不着北,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亲爱的,你要努力,你想要的只能靠自己,2020,找回更好的自己,加油!


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渺小,知道了有一种东西叫做阶级局限性,虽然现在看外表看不出来一个人是来自小地方还是大城市,光鲜亮丽的着装,高档写字楼,星巴克,这些现在都是一样的,但是当遇大场面时,大城市的人要显的更从容和自信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能代表一个人的阶级,不过,通过努力,有些东西是可以弥补的,所以小地方的人来到大城市,虽然起点低一些,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努力,奋斗,一样也能从容自信


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最深刻的是人多、车多、道路不宽畅,不仅車子跑不动,也没地方好停车,开车不如打的。本来开车图个方便,实际上开车成了负担。

每次去上海为了方便,先把车子停在市郊边停车场,然后打的去市里办事,办完事再打的回到市效开车回来。

人们常说大城市好,大城市除医疗水平高于小城市外,真正在小城市过习惯的人,根本不想进入大城市生活。

在和老年人聊天时,他们常会说大城市整天噪噪嚷嚷,连卫生间都找不到,什么生活用品都比小城市贵,好什么好?我一辈都不想在大城市生活!当然这老年人观点。

年轻人就不一样子,喜欢大城市,不仅热闹,就业路子宽,虽然开销较大些,但工作好找,大城市最终还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第一看到了高楼大厦和整洁的路面街道。第二买什么东西也都太贵了。


大城市嘛,摩天大楼,灯火辉煌。城市规划气势恢宏,却又井然有序。一个城市,无比繁华又安宁,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付出。是整个社会分工合作,大到各个行业企业团体,小到个人,每个人各司其职又互相联系,包容,大城市才有了稳定和发展的可能。

总而言之,人是群体动物就要合群,要有个人思想也要有大局观,顺应时代和群体,热爱你的城市和国家。你感冒时喝的一支药,是你个人的需求和经济付出,但背后却是药企研发,生产包装,物流配送,相关部门严控质量稳定物价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集体,当你人生不如意就要怨天尤人,甚至有报复社会的想法,真的很幼稚也很自私。当你觉得一个城市有它阴暗的一面,有不完善的地方,不要悲观沮丧,更不要走极端思想。城市就像一个人,有健健康康的时候,但也有生病的时候,你不能说城市生病了,让你疼痛,所以你要毁了它。我们要理智地找出病根,寻求能帮助你的人和团体,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矛盾问题。反之遇到挫折就郁郁寡欢或殃及无辜,解决不了问题,折损了你自己也伤害了你的家人亲友。

我的观点,也许认同的人不多。其实写给自己的,我也正在人生的低谷中,除了乐观向上,做好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没有更好的办法开对抗抑郁和困境。


陌生,害怕,但同时又有点小期待,期待未来在这个城市中发生的所有不确定性,


[爱慕]


拥挤,高楼林立,


我从小地方到了大城市之后,最真切的感觉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最深刻的体会是“见多才能识广”,最坚定的决定是“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说经历——“刘姥姥进大观园”

我父母都是一座大型国有铜矿的职工,所以我打出生到初中毕业都是在矿上生活学习,后来到市里上了三年高中,当时感觉大小也算是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区,自以为还是不错的。再后来考到了南京读大学,从报到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觉得很震撼——城市很大,车站很大,马路很宽,校园也很大……总之很快知道了自己以前真是“坐进观天”了。

印象很深的是,开学没多久有次班级组织外出集体活动,到了饭点来不及回学校,于是决定到肯德基AA。那时候我老家全市都没有一家肯德基麦当劳,所以进去以后内心还是很紧张的。迅速地暗中观察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像不太知道怎么点餐、该点些什么,于是就跟一同学说“人挺多,我去占个座,你帮我点个跟你一样的,我都行”。不知道同学看出什么来没有,反正他没说什么就去点餐了,我也算化解了一次小尴尬。

谈体会——见多识广,输在起跑线上往往“非战之罪”

在老家的时候,小学初中同学都是矿工子弟,生长环境、家庭条件基本差不多,所以孩子们除了性格和成绩之外,似乎没有太多差异。高中同学也都是一个城市的,也没有太大的对比。

但到了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就明显得感觉到了差异。先不说经济条件,就说思维理念的开放、人际交往的活跃、为人处世的成熟等,大城市的还是比小山村的普遍高出一筹。

虽然接受了现实,但当时心里多少也有些不服气的——毕竟这不是自己笨或者不愿意学,而是环境和经历局限了自己。同时也有一些庆幸——幸亏自己努力走了出来,才有机会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做决定——“没伞的孩子要拼命跑”

既然知道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那就要在后面的人生里加速奔跑啦——怀着这样的信念,我努力地学习工作,成家立业,直到今天仍然在不断为自己加油。

从南京到天津,之所以一定要在大城市立足扎根,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不重蹈我当年的覆辙,希望以此为起点,他今后能见识更加广阔而精彩的世界!


谢邀

对于我来说,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感谢自己年少时的奋斗,让我逃离了那座大山。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们县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从我出生直到我六岁,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我记忆中的天总是很低,很圆,我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以为世界只有我头顶能看到的那么大。

等到上学之后,看到书本中所描绘的新鲜事物,漂亮的鞋子、鲜艳的红领巾、能跑的小汽车,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具体的东西。我嚷嚷着对爸爸说我也想要书上的玩具。在我再三的要求下,爸爸用木头给我做了一辆车,用瓶盖作为车轮。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物品。

等我十岁的时候,村口的小卖部有了村里第一台电视机,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电视里五彩斑斓的生活和我格格不入,电视里的东西我也没见过。我问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听着他们口中说着外面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向往的同时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走出大山,到城里去生活。

我问村里的老师,怎么才能摆脱现在的境遇,走出大山。老师告诉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去,风风光光的回来。从那时起,贪玩的我开始认真学习,每天上课结束后我都会去村口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

人穷志不穷,经过我的努力,我以县第十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开始了我的走读生涯。第一次上初中,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看着电视中的场景真实的出现在我面前,我欣喜万分,以至于闹了不少笑话。

我把学校前的小河当作黄河,把玩具当作吃的。所幸那段时间因为遇到了几个好朋友才慢慢的融入整个集体。大多时候同学讨论的话题我从来没有听过,电影、动漫、衣服、食物,那些他们口中朗朗上口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只是听谁说过。

为了尽快的转变自己的身份,我开始看书,只要我遇到的书都会看。我开始天天晚上凑在学校的小卖部看电视,认识各种出售的食物。我那时候深刻的认识到,对于从大山走出来的我来说,只有学习才能改变我的命运。

自那以后,我开始拼命的学习,从来没学过英语的我每天偷偷在被窝中拿着手电筒背单词。当其他同学都在看小说,打游戏的时候我依旧在学习。渐渐地,我的成绩越来越好,年级前二十、年级前十、年级第一。

就这样我上了市一中的重点实验班。此时的我已经和大多数城里的同学一样,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爱好,看一些小说和文学书,甚至会在周末和同学去网吧打会游戏。但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奋斗才能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

到了大学之后,我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真的从小山村来到了一线城市。小时候魂牵梦绕的高楼大厦此时已经变得风轻云淡。而反观和我一起读书,中途辍学的同学,他们已经大多成家立业,又会在小山村度过余生。

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想用一句话:“我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和你坐在一起喝星巴克了”告诉你,在这段旅途上有多不易。

在我奋斗的旅途中,总会有人嘲笑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当着很多同学的面给我说:“你的鞋该换了,有时间去洗个澡”。换座位的时候有人会给老师打小报告不想和我这个山里的孩子坐一起。此时我体验到的是阶层转变的困难和深深的自卑。

当然在这段旅途上,也有不断鼓励我前行的朋友。我的高中同学知道我家里困难,每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他多次邀请我去他家,和他睡在一起,给我零食。此时我体验到的是温暖和爱。

我曾经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是富贵人家。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漂亮的衣服,精致的玩具。等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慢慢的开始理解父母。开始明白,生活本来就不是一番风顺,我只是比别人多奔跑一会罢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如果我没走出大山,我会像我年少时的伙伴一样,结婚生子,平平淡淡的过完一辈子。而走出大山以后,最重要的是我的灵魂得到了提升,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不仅为我自己考虑,为别人考虑,更为为国家考虑。

我是豆芽黎——一个95后的工科男,在这里愿你生而为人、莫要抱歉。

♡̑̑ฅ(ٛ˃̶˙ω˙˂̶ٛฅ)本可爱登场


我在农村,乡镇,县城,省城,上海市都居家生活过,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我最深的感触是无论在那里生活,都要有物质生活资料,有时会有钱也购不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物质生活资料之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乃是第一等重要。小地方也好,大城市也罢,确保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市场供应,这是国家管理生产生活的第一要务,因为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需要之满足问题。有了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资料,加上人们劳动所获之钱,能够买得到所需物质生活资料,这才是美好幸福生活之基础。


我是90后农村家庭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连地铁也不会坐。我一个人坐火车去长沙,在去长沙之前,我用百度地图查了要怎么坐车……可是下火车后,我不知道怎么买地铁票,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站在旁边看别人怎么买票,然后再排队买,几经周转,终于到了学校。

当时就觉得自己特别没见过世面,自己特别渺小,有些自卑。在新生报到那天,我室友都是父母来送她们的,陪她们报到、帮她们整理床铺、置办东西……只有我一个人是独自面对这些。

在学校的日子里,想着大学生是该找份兼职做做,赚点外快。我很清楚地记得第一笔兼职工资赚了60块钱,来回公交4小时花了8块钱,中午跟同学合吃一份午餐5块钱,那天的纯收入47块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赚钱。

大学四年,我更多的时间是独处,经常一个人操场散步、食堂买饭、去自修室看书……同学经常会问我,你怎么总是一个人,觉得你有很多秘密……我总是一笑带过。

现在已经毕业了,我留在长沙工作,我还是一个人,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做饭……

在这座城市里,我是很渺小的存在,但我想在这里留下些什么……孤独是我的常态,我经常夜深人静时站在阳台听着外面的车声,因为这样让我更有前行的动力——看,都这么晚了,他们还没回家,你凭什么不努力!

有人说,大城市是冒险者的天堂。渺小的我们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这座城市里努力拼搏,想要扎根,我们都只是想过得更好一点。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加油!加油!加油!


刚毕业的我因为想要到大城市看一看,不顾父亲的反对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深圳。

从小都是乖乖女,一直都很让家人放心的我,突然就想叛逆一下。

半年过去了,我依旧还深刻的记得那时候偷偷跑到深圳的自己哭着对我爸说:“爸,我就想到外面看看,你们总说到外面就不会有人帮你了,外面那么乱,你肯定会受伤的。可是我还年轻,我不到外面撞个头破血流我要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对的。”

电话里从来都无坚不摧的爸爸声音竟有些哽咽,“管不了你了,去吧。”

那声叹息一度让我想要妥协。可我还是没能抵住大城市的诱惑,毅然决然地出走。

大城市对于小地方的人有致命的吸引力。

机会多,选择多,但是坑也多。

刚到深圳,我一无所有,这里要感谢闺蜜的收留,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若是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那肯定是寸步难行,光是房租就能给我以重击。

找工作是最难的一个部分,没有人指点,只能瞎闯,而瞎闯就注定要掉坑。

在深圳的前一个月,一整个月都在投简历、接电话、坐地铁、面试,一次又一次地在鼓起勇气、接到面试电话的欣喜、面试后没有等到反馈和面试后才发现工作不和心意的失望中轮回。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刚成立的创业公司(这里没有诋毁创业公司的意思),我感谢这个公司,毕竟它给了没有任何亮点和优势却急需一份工作的我一段缓冲的时间,但它也差点成为让我对深圳这个地方心灰意冷的最后一根羽毛。

在这个公司工作的半个月,是我到深圳这半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时间。

我应聘的行政,公司的福利并不是很差,5500的工资,试用期一个月,包午饭包住。于我这种来自小地方没什么技能和见识的人而言,福利可以说还可以,让人却步的大概是工资会压一个月吧。

因为是新公司什么制度和政策都不完善,老板也很新,整个公司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手忙脚乱,分工也不明确。

虽说是行政,但是也需要做财务采购人事以及测试的活儿,常常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一天下来却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收获,就是特别累。

身体的劳累往往只会让人想要休息,而精神上的折磨会让人直接崩溃。

看不到希望往往会让人绝望,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来又在几天里离开,心中便播下了慌乱的种子,开始心慌、害怕,特别是流水线的测试工作实在让人觉得枯燥,属于小动物的那种直觉开始乱动。

而最让我觉得精疲力尽的大概还是当时的那个同事。

公司干活儿的总共也就几个人,一个执行经理,一个行政,一个工程,一个测试还有一个业务。而我前面说过会帮测试干活儿,恰巧那个测试和我同住一间宿舍。

我们同吃同住一起上下班,按理说应该挺好的,但是最可怕就是这样的人拥有两幅面孔,看你好欺负就使劲欺负,还把你当笨蛋。

她常常和我抱怨测试的活儿太多了做不完,抱怨老板怎么不多请一个人,然后道德绑架我帮她干活儿。

甚至打着老板的旗号见天地催我干,但凡见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说我不干活儿,甚至我这边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她都要盯着我是不是偷懒。

初入职场的我哪里懂得那么多弯弯绕绕,因为实在不堪每日里这么劳累,我在会上提出多招一个人做测试的建议,没想到她确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

着实让我体验了一把什么是职场上的小人了。

我在公司仅仅待了半个月便提出了离职,离职的时候一度想过回家,还好最后遇到了现在这份还算不错的工作,遇到了那么多温暖而愿意帮助我的人……

每每想到之前的遭遇竟觉得还有些忍俊不禁,也算是人生的一次小考验吧。

虽然觉得大城市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是也有足够的理由让我想要留下来。

总之,不管怎么样吧,现在,我在深圳,我过得还算很好……


见多识广


原始地址:/remen/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