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孩子的父母,你能否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孩子的父母能否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这可能性很小吧,心理咨询师不是谁都可以当的,需要专业的心理知识才能当咨询师吧。父母只能说是较了解孩子的脾气习性而己,跟心理咨询师沾不上边吧。


能!我和宝宝关系和亲密!像朋友!我很尊重他的想法!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我都重视他的意见和想法!如果确实原则问题,我会耐心引导宝宝,告诉他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宝宝非常听我话!嘿嘿!


知子莫若父。

作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最关注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为了教育孩子,看了很多的书,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也就最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但我的建议是——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比如相声界,侯宝林是相声大师,他儿子侯跃文却是师从赵佩茹。郭德纲是德云社的大当家,他儿子郭麒麟所拜师傅是于谦。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家长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有句话说:该走的弯路,少了一米都不行。如果家长成为自己孩子的咨询师,孩子大事小事都由家长把关、指导,这样孩子在思维上会产生惰性,会有依赖感,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尽管家长把关会减少孩子犯错,但有时孩子的犯错,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成为把握孩子成长方向的导师,而不是事无巨细心理咨询师,您赞成吗?


能呀!我很喜欢心理学,当孩子心里咨询师没啥问题的。我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他很乖,学习很好,人缘也很好,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小时候我可以当他老师,辅导他作业。上初中后,在玩游戏上我拜他为师,上网好多东西都是他教我的,我俩就像朋友一样玩游戏。但学习上,我俩互学,互比。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会请教我,我会和他讨论,然后给他指导。对于儿子的教育我是成功的,他一路本科,研究生,公务员都顺利实现了。现在他工作很好,已成单位的主力军了,领导很看重,同事也很喜欢他。


很难。主要是看家长给孩子相处的时间,看家长的文化素质,看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看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

众所周知,没在孩子身边长时间相处的父母,别说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成为普通朋友都难;即使呆在孩子身边,如果自身文化品德修养有限,对孩子除了打就是骂,孩子给家长之间也是身在只尺,心在天涯;更何况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及为迫切的家长,在给别人家孩子不断比较中,孩子早已在自卑中失去对父母的爱恋与信任,还有什么知心话可言。面对中国独一代当道的国情,要想成为孩子的心里咨询师真的很难,但为人父母者总是在任重而道远中不断前行。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成为了孩子的心里咨询师,反正孩子有什么话最想说的那个人一定是我。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朝夕相处,我辅导他学习,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我都是为他排忧解难,出谋献策那个人。为了在老师布置的小报中脱颖而出,我特意请假陪他去河边画鹅卵石;为了上台演讲,我不知道成为了他多少次的听众和指导老师;为了学好奥数,我陪他做题分析到深夜;为了正确处理他和同学之间的予盾,我给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他要心胸开阔;为了解开老师对他的误会,我除了安慰他还要私下里找老师说明误会,并请老师多提点一下他,让孩子不会因为老师误会而厌恶该科学习……

十多年了,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青春期,但他并没象传说中的那样叛逆。勤奋好学,积极向上,阳光开郎,成绩考好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成绩考差的时候,我们互相安慰和鼓励;每天回家见了我,总是给我说老师,同学,成绩,一地鸡毛,却让我满心欢喜。不知道我算不算是成为了孩子的心里咨询师?


这个问题我感觉,你不是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而是“心理干预师”。

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我有一些抑郁,去上过心理医生的课程。给我的感觉,我特别反感一些心理咨询师的“你应该怎样”、“你还不如怎样”、“这样才对”等等的干预语气。

我想孩子也应该一样。

他们不想接受指挥,哪怕按部就班的照做我们的意见,也一定做不好,因为孩子不是我们自己。

所以,成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干预、不指挥、不命令。

如果是我,女儿来问我的时候我会这样说。“爸爸曾经也遇到过像你一样类似的情况,我的处理方法是……,你看对你有帮助吗?——无论怎样,最后爸爸妈妈都会和你一起承担。”


原始地址:/rebang/1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