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真的有必要吗?不鸡娃以后会不会后悔?

最近有很多的新造网络用语,不准确的。别去使用它们。


看家长的理解吧,家长的认知不一样,每家的育儿理论不一样,


有没有必要去看家长有没有能力!财大气粗干什么都没毛病,别说鸡娃了、鸡老头老太太都行!平头老百姓你自己都强活下,你拿什么鸡娃?拿命吗?最后给娃弄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整天鸡头白脸,亲子像世仇!……自己也洋死不拉活的!犯上犯不上?人家财大气粗的,是各方面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人家鸡娃,娃是快乐的!


个人观点,孩子在什么年纪就要干这个年纪干干的事,我身边鸡娃的妈妈很多,记得儿子有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七门以上课外班,单是音乐方面就有钢琴、声乐和什么古琴,孩子由姥姥带,老人家周末早八点出门,晚八点回来,累的苦不堪言,但孩子妈妈沉浸其中而不自知,各种比赛、市春晚、省春晚给了她极大地鼓舞,学习上更甚,才幼儿园大班,孩子没考一百分就会让她暴跳如雷,有一次,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她直接在家长群里让老师转达孩子,答应她的周末旅行取消了[擦汗]。现在偶尔会聊天,知道她的孩子成绩一直不错,我希望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再也回不来了。


孩子很痛苦,大人看着孩子痛苦也很痛苦,但没办法,必须报,这是现实,即使报也未必能赶上,不报一定后悔。


2011年,中教科院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居然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除此之外,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和艺术家各100位,其中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的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得的成与学校所受的教育却没有什么关系。

数十年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囊括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然而其中真正跻身科学家行列的却为数不多。就算是历届最牛的高考状元:考了750满分的何碧玉,现在美国纽约大学当一名助教;749分的王端鹏,现为中科院研究员;748分的张镇风下落不明。由此可见,他们和其他优秀学生区别并不很大。

即便是天赋秉异的神童(牛娃),虽然早早“赢在人生起跑线上”了,而他们的人生历程,却未必是“笑到最后”的人。英国心理学教授琼·弗里曼从1974年起,跟踪调查了210名神童;但最终发现其中仅有6人(3%)“取得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她强调: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创造力是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基础。

人的一生是动态变化的。前途似锦的人生来自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学习与社会和人群沟通的经验,构建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创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生命的“内驱力”。让他敞开心扉融入世界;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引领潮流。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指出:“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上,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她痛心地说,“我们的孩子,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曾在家长圈引发高度讨论。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去做,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什么去做,那么他将永远是自己的主宰。”教育,就是唤醒一个灵魂。

关于这个问题,在我的号中有进一步阐述,敬请关注。


过度焦虑没有必要,因为小孩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进错误的过程。但稍微报一到两个兴趣班还是可以的。人生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不是看谁短期跑得快,而是长期看谁跑的远。每一个孩子的花期都不一样,天赋差异很大,因时因人的发展最重要。鞋合适不合,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另外,从经济学上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积累,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另外,大家现在知道小孩吃激素类的食品,会导致早熟,身体长不高。对智力过早过度开发,也是很难长久。经济学上还有个词叫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克服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信念,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要过度关注初入学孩子的成绩,小孩十四五岁才能有选择兴趣和爱好的能力,才能有稳定的爱好和兴趣,之前充其量就是不断尝试和探索。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十五岁才确立自己的志趣,才确立自己的方向。现在孩子基本上也是这样,只要不是特别差,没有必要过度担忧和焦虑。


原始地址:/faxian/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