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app是如何衰败的?你如何评价?

至少豌豆荚下载历史版本很便捷

这一点很喜欢


豌豆荚主要用于下载应用,备份数据之类的,刚开始有市场主要是因为手机网速慢,手机上下载应用不方便。

后来,各个厂商的应用市场慢慢的做的非常好了,下载app也比较方便了,所以根本用不上豌豆荚了!


刚买手机那会安装了豌豆荚,觉得分类详细资源又多特好用,不过在一次事件之后就卸载没再用了,可能是16年吧,也不知怎么的豌豆荚市场账号不能同步了,所玩的游戏就不能登陆账号,当时众多用户反馈但迟迟没有修复,还好我在游戏里没充钱就卸载了,估计也是这个时候劝退了很多用户,后来安装手机乐园和酷安沿用至今


热这一款软件都有它的兴衰过程,没必要在意


大家好,我是啥都懂那么些的小明同学,根据2016年消息豌豆荚对外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双方已证实签署并购协议,与此同时,阿里移动方面则表示,豌豆荚移动分发业务并入阿里后,将保持独立发展,但2015年10份阿里表示发布自家的应用分发平台PP助手,以此推论阿里应该将绝大部分的能源给予了PP助手,而豌豆荚就这样成了遗弃的孩子,至今豌豆荚也没有发布大型活动,也许豌豆荚只是一个空壳了,其实衰败不敢说,只是没有一个向前看的眼光,太过于局限,一开始豌豆荚凭借自身的干净收获很多用户,绝大部分用户是因为它的干净,简洁,易用,一直没有一个盈利的方法,自己又不敢放广告怕失去用户,然而用户还是选择离开了它,不能说离开了它,而是,自己不用心用人的人成功了。

小米凭借MIUI以及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城,收获了大批用户,小米就比较有眼光,买手机就送你很多很多应用这样就可以收获一笔可观的收入,第二笔收入来源就是米币,此处不提及,第三笔来源就是应用商店,参照很多应用商店的做法,将首页,下载页添加**%用户也下载了获得了一小笔经济来源。合理添加广告在用户可以接受范围里用户也不会反感,况且又可以以此资金链获得更好的开发研究,这里有人会说了,广告添加研究啥?直接添加就好了,模仿别人就好了,为什么研究呢?下面讲解一下,研究实质是用户心理,及视觉误区,同样的用户,在同样的地方看到同样的广告,它会厌烦,所以很多聪明的公司就添加了个性化广告推荐,就是你每键入一个信息,通过大数据它就知道你会在意什么,推荐同类型广告,但是问题来了,你怎么能知道每个人喜欢什么?当然需要获取信息,很多大型公司会说我们承诺不收集用户隐私,当然AI,及大数据成了坏人,好比说我用蚂蚁借呗借了500块钱,当客服给你打电话说你该还了,你却说蚂蚁借的找蚂蚁还。笑话,扯得远了,继续聊豌豆荚,豌豆荚的堕落成就了PP助手的崛起,虽然你可能不知道这款应用,但是它替代了豌豆荚的地位,个人猜测从阿里买断后大部分技术人员转战PP助手,毕竟豌豆荚字面也理解不出来这是个干啥的应用,但是PP助手却在名称就已经轻易可见。应用宝成功背后靠的QQ背后的用户,腾讯系应用在满足一个定理,万物皆可关联,使用应用宝会有游戏活动,周边活动,绝大部分活动以虚拟物品为主,但用户买账啊,为什么?因为Q币在腾讯系应用里跟现实用钱一个道理,用户认为自己赚了,对,你赚了,赚了虚拟,丢失生活,人类最多存活于世3万天左右,然而游戏生活,1000多天(小明同学的王者荣耀游戏天数),自行脑补。3万天仅为参考天数活到85岁应该是个坎,豌豆荚的衰败的原因是没有合理运用资源,导致了资金链缺失,研发部门不知其以为然,用户流量=经济来源=推展活动=线下推广,不经过这几个方式最终均会不断衰败。

=意为等价于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小明同学知你所想


只要被阿里巴巴收购就会衰败,豌豆荚,优酷土豆,天天动听。高德地图等等。阿里巴巴只有淘宝和支付宝赚钱,我虽然是阿里粉处处支持支付宝,但是支付宝在北方很多大超市全部停用支付宝支付,都支持微信支付,所以阿里巴巴以后得前景真的堪忧,支付宝对老用户也不算太友好。


简单归纳2点:

1-豌豆荚只是一个点,未能形成一个线。豌豆荚对平台和流量的入口有依赖性,而自身不具备可替代性,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2-手机厂商自己利用硬件打造同类平台,布局自身的生态,豌豆荚的领地只能被逐步残食。


这就是很简单的事儿啊。

豌豆荚成长于pc与智能手机交替的时代,国内厂商自带商店不靠谱的时代(请不要问我play商店哪里去了,问有关部门),那对于豌豆荚这种pc与手机连接的应用来说显然是最黄金的时代。

而这几年,PC急剧萎缩,安卓厂商软件能力变强,大部分用户都是只有手机没有pc了。这就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的。

像智能手机时代的360卫士,flash,暴风影音等等都是这样,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平台依赖性强的产品优势不在,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阿里收购豌豆荚,UC,天天动听在走下坡路

百度收购91,千千静听……


若干年前,买回来的新手机第一件事就是下个豌豆荚装各种APP。如今随着各家手机厂商自主开发的应用商店不断发展,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大家安装各种APP的需求,因此也就没有人再需要用豌豆荚来装APP了,长此以往豌豆荚自然也就凉凉了。。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带走了谷歌服务,也是这一年安卓手机快速增长,空缺的官方应用市场急需解决,豌豆荚和众多应用市场乘着风口迅速发展起来。有市场就有竞争,早期的豌豆荚凭借着清新简洁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用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照着样看来一切都是那么顺风顺水。

11年到12年智能手机爆发,按照专家的说法是移动端时代的到来,pc端的没落。这也是豌豆荚末日的开始,互联网巨头也已经预见并焦急的寻找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他们无一例外都瞄准了应用市场。腾讯为了扶持应用宝,把微信的好几次更新放在应用宝,百度用自身优势,利用页面搜索推荐百度手机助手,360用安全之名,推荐用户下载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在引流上比不过这些厂商,最要命的是占据上游资源的手机厂商也在逐渐重视自有应用市场,小米为了自己的应用市场曾禁止安装在其它应用市场的应用。

豌豆荚份额年年减少,团队面对这种困局,做出战略改变,在14年的时候推出应用内搜索服务。总的来说这个应用内搜索是十分鸡肋,团队硬在豌豆荚塞进视频和阅读服务,打破了清新简洁的风格,伤了忠实用户的心,有个吐槽说的非常好:你豌豆荚看视频体验能比的上优酷?毫不意外,这次的转型失败了。

有人说是阿里收购毁了豌豆荚,我认为这反而对豌豆荚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国内因为没有谷歌商店,第三方应用市场也不安全


豌豆荚应该是比较早的一批应用商店软件,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记得那时比较喜欢刷机,每次刷完机都用电脑版的豌豆荚来安装手机软件、恢复通讯录、照片等。而如今,豌豆荚已经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野,如果说它是衰败,我觉得有些不妥。

与豌豆荚同类的软件还有91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这些软件也逐渐从我们视野中消失,所以说这不是某一软件的衰败,而是整个行业的变迁。

再看看现在市场上的手机,基本所有的手机都带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比如小米、华为、OPPO、vivo、中兴、联想等,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而且软件比较齐全了,所以用户也就懒得再去下载安装其他的应用商店了。

再一个就是现在手机的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各种云备份都做的挺成熟,联系人、微信、软件都可以随时备份,现在也很少再刷机了,所以以前用电脑安装软件的豌豆荚这类的软件,逐步都退出了我们的视线。


豌豆荚是国内最早的安卓应用商店,我用摩托戴妃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豌豆荚,电脑上用的,连接手机可以识别手机安装USB驱动,然后可以在电脑上安装APP到手机,凭借前期的口碑和先发优势,在移动互联的早期积累了无数的用户,然后创始人以为这是个新的生态和机遇,拒绝了1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结果老牌互联网巨头开始发力,腾讯百度360纷纷入场应用商店业务,铺天盖地的广告从豌豆荚手中分走了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当王俊煜们以为已经几分天下的时候,小米华为OV入场了,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把第三方应用商店打的满地找牙毫无还手之压力,当豌豆荚的市场份额排在应用宝,360,华为小米OV之后,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他已经失败了。豌豆荚的失败源于创业团队的战略失误,移动互联脱胎于PC互联,你直接跟传统互联网巨头硬碰硬而不是引入投资,这导致的竞争会失去市场份额。应用市场是很奇怪的东西,他没有版权一说,我作为APP开发者上传到豌豆荚,审核上线之后,某手机硬件厂商爬虫一走,把我的APP放在他们的应用市场上,我没有意见,豌豆荚不知情,所有手机厂商可以一夜之间重建一个豌豆荚,凭借海量的手机用户瞬间摧毁豌豆荚


移动互联网,争的是入口,用的是高频打低频。

所以,移动APP火起来的,要么是掌握入口级的头部位置,要么是软硬结合,以高频带低频。

豌豆荚app,总体来说是一个低频APP,在备份安装升级app及应用数据上有优势,但是技术优势是不能代替习惯优势的。

软硬结合的手机厂商都自由软件商城及备份等工具,这些虽然未必比得过豌豆荚,但是在使用习惯上更容易被手机用户接受。


我用的是三星note9,在浏览器下载各种app的时候点击下载时,他妈的都是下载的豌豆荚,这种流氓东西活该它完蛋,很气人的


豌豆荚的衰败其实还是主要是因为国内手机厂商对自身安卓商店的建设越来越好。

在Android系统之初,国内的手机还不会做自己的定制版ROM,那时候华为、中兴用的都是原生系统,我们都知道,以前原生系统的Android的易用性是不高的,就连安装软件都需要自己一个个的去安装,因此,一个便捷的商店就成了我们非常迫切的需要。

豌豆荚的出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首先豌豆荚内的软件源非常丰富,涵盖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应用软件,甚至一些破解版/修改版软件也都在豌豆荚上。其次就是手机获取ROOT权限后,通过对豌豆荚授权可以获取让它自动安装,免除打扰。丰富的软件资源加上自动安装免打扰的模式,让豌豆荚备受欢迎。

后来HTCSense、MIUI、乐蛙等定制ROM带动了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纷纷定制出自家的ROM,比如后面华为的EMUI、魅族的Flyme等等,在这些系统中,厂家纷纷集成了自家的软件商店,并且为商店添加一些便捷的功能,使得豌豆荚对于用户而言不再是那么不可或缺。慢慢的,加上百度和豌豆荚的事件,以及豌豆荚逐渐被厂商们自家的商店取代,也就淡出了大众视线。

最后豌豆荚不得不以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阿里巴巴,但是阿里收购豌豆荚后似乎越做越烂,连以前最基本的ROOT后自动安装的功能都给取消了,似乎什么东西只要到了阿里手里,必定不得House,比如优酷,越更越难用。


只有一个让我用它的理由:找历史版本的APP


之前有媒体报道,相关部门检测并通知下架了90个恶意App,其中包括豌豆荚、应用宝等软件应用。对此豌豆荚官方也作出了声明并澄清:实际情况是豌豆荚配合相关部门下架处理了7款恶意应用,并非豌豆荚有恶意行为被下架。

豌豆荚也声明自身自始至终都对上架的应用及游戏采取严格且严谨的审核机制,对任何存在违规风险、内容不健康、对用户隐私造成侵害及低质产品,都会进行上架驳回以及下架处理。

2016年7月5日下午,豌豆荚其应用分发业务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抱住了大腿还不至于给出轻易倒下的判定。其实素以“轻松发现好应用和好内容”为理念的豌豆荚作为一款基于Android手机管理软件,收录了超过300万款的优质Android应用和游戏,不但具有备份恢复重要资料、通讯录资料管理的功能,而且也提供了应用程序管理,音乐下载、视频下载与管理,主题壁纸,电子书等功能。内容应有尽有。

当然,既然是互联网企业,总是少不了对手的打压挤兑,豌豆荚也不例外。在百度系商店、腾讯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的围剿下已经经历了市场份额的大幅度萎缩;而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手机植入自有品牌应用市场,更是压缩了豌豆荚这类第三方独立应用分发平台的生存空间。但还不至于这么快倒下!

正如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所讲,成功的标准还应看自己追求,而非某个世俗,我们仍以自己团队创造的这一切而自豪。


不是豌豆荚太弱,而是对手太强。

豌豆荚成立于2009年,一出身就光环笼罩,创新工场给豌豆荚投了100万美元的天使轮,这在当时风投并不太旺的情况下,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当时的豌豆荚甚至连产品都还未正式上线,豌豆荚1.0版本直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名字叫豌豆荚手机精灵。

应用商店方面,豌豆荚是第一批领先的公司,当时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这类产品还未正式推出,小米的第一款手机也直到一年后才开始推出,华为、vivo、OPPO等手机厂商也还未注意到应用商店的重要性。

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包括安智市场、巴士商店、掌上应用汇、机锋下载等,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有摩托罗拉的智件园、联想乐phone商店、三星的Sam-sungApps,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也有自己的应用商店,不过,豌豆荚很快就将这些产品比了下去,占据国内安卓应用分发市场半壁江山。

第一个重要时间戳:2011年

跑在前头的豌豆荚很快就迎来了真正的对手。2011年9月6日,腾讯在北京奥展国际主题艺术汇举办了腾讯应用中心的品牌发布会,腾讯应用中心正式上线,腾讯应用中心的前身是QQ手机软件管理,QQ手机软件管理的历史比豌豆荚要早,不过,这并未影响豌豆荚的地位。两个月后,腾讯应用中心更名为应用宝。

与应用宝同年上线的还有360手机助手。

应用宝、360手机助手均称为日后与豌豆荚竞争的最强有力的对手。

第二个重要事件戳:2013年

2013年8月5日,微信5.0版正式推出,微信的第一款游戏打飞机也正式问世。财报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帐户数达到2.72亿,腾讯在10月份宣布微信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亿。

作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应用,微信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哪怕只是一个现在看起来颇为无趣的打飞机游戏,在当时也颇是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微信对应用宝的逆袭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微信5.0的iOS版先上线,而安卓版直到8月9日才上线,并且,微信安卓版的首发是在应用宝上,也就是说,安卓用户如果想要玩打飞机游戏,就得去应用宝里下载最新版的微信App才能够使用,在微信近6亿用户基数下,应用宝直接就获得了大量用户,这也成为应用宝日后跻身为一线应用商店埋下了伏笔。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一件历史罕见的大事情,2013年7月16日,百度以19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91无线,震惊业界。

91无线手里有两个重要产品,91助手、安卓市场,前者主打iOS系统,后者主打Android系统。

实际上,收购91无线之前,百度就瞄准了应用市场的价值,2013年3月,百度移动应用更名为百度手机助手。

此后,安卓市场被迅速整合进百度手机助手中,用户也被导入到百度手机助手里。

豌豆荚的危机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显现,横亘在它前面的有三家大巨头,分别是,腾讯、360、百度,这三家公司乃是国内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而豌豆荚仅仅只是一家规模还算可以的创业公司,百度有搜索,腾讯有微信,360有浏览器,只有豌豆荚没有强硬的后台。

百度收购91无线,应用宝利用微信的影响力,豌豆荚只能很快被这两大产品超过,不过,第三、第四的位置倒也还能抢一抢。

第三个重要事件戳:2015年

2015年1月8日,豌豆荚发布公开信称,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百度手机助手屏蔽了豌豆荚,并希望认同互联网价值的人们可以和豌豆荚一道发出声音,支持豌豆荚,可惜,豌豆荚的投诉并没有得到反馈,此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百度手机助手均未对豌豆荚进行开放。

百度屏蔽豌豆荚只是开始,真正对豌豆荚影响更大的乃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

2015年起,各大手机厂商纷纷都在注重应用商店的建设,华为应用市场、vivo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尽管在用户体验上,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应用宝仍然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也在成长,而且,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还是预装且不可卸载的,至此,以手机厂商为代表的应用商店开始与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应用宝等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商店分庭抗礼,并且丝毫不让。

手机厂商觉醒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地位便江河日下,豌豆荚也没能躲过。

显然,豌豆荚的对手们,没一个是弱的。

除外部环境外,导致豌豆荚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豌豆荚的战略失误。

2011年,豌豆荚很有预见性地推出了一个功能,叫应用内搜索,颇有点PC端的网页内搜索意味,这个想法非常超前,如果成功的话,也非常有想象力,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也不是没可能。

然而,应用内搜索这条路很快就被证明是条行不通的道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之间开始出现割裂,大家都把资源牢牢地抓在手里,不可能开放给豌豆荚,视频、音乐、网络文学等App,都没有将内容开放给豌豆荚使用,应用内搜索的幻想彻底破灭。

后来,应用宝也尝试过这个玩法,可惜也没走通。再后来,就没人提过应用内搜索这个大梦想了。

在应用内搜索这个战略判断失误后,豌豆荚再也没有超前的战略出现。

2016年7月5日,被以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阿里巴巴。2亿美元,看似阿里巴巴捡了个大便宜,但对豌豆荚而言,就是它的“价值有限”。

2亿美金,是豌豆荚最高的身价,此前的四轮融资,价格都未突破1亿美元。


原始地址:/faxian/1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