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悲惨/晚景凄凉,哪一个更可悲?

晚年凄凉更可悲,童年悲惨是会给孩子的心灵照成创伤,但是他们的路还很长,可以经过努力,关爱,疏导慢慢好转。如果是晚年凄凉那就不同了,这个时候老人的内心很空虚,也很脆弱,在世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加上孤独,凄凉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这个时候最可悲。


mm,我就是一个喜欢抛砖引玉的人,毕竟没有思维含量,在看到别的大神的回答的时候会害怕得不敢发言的。所以,就抢在前面发言了。我选择的持方是,童年悲惨更可悲。

1:悲惨和凄凉,一听就是悲惨更可悲一点

万能的百度百科告诉我们,悲惨是指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我的天啊,都极其痛苦了,这得多可悲啊,多让人难过啊。而你看看凄凉的释义,凄凉,指悲苦;寂寞;冷落。形容环境孤寂、冷清。听清楚了没,悲苦,寂寞,冷落,是不是还有一点文艺青年故作忧郁的浪漫色彩在里面,甚至这种遗世而独立的感觉还挺让人羡慕的,所以第一点,悲惨更可悲。

2:童年悲惨可悲之处在于,你可能没有晚年,但晚年凄凉,你至少拥有过童年。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常常说什么样的人晚年凄凉,是那些年轻的时候算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或者是那些年轻的时候,醉卧沙场,保家卫国的人,到了晚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成不了当年想象中的自己,所以这些人,我们往往评价他们晚年凄凉。但这些人至少都曾拥有过童年啊,或许悲苦,或许天真,至少他们在晚年某个上厕所没有卫生纸的凄凉夜晚,能够想起童年的他们拿卫生纸擦眼泪的奢侈生活~

而很多童年悲苦的人,很多轻易夭折在了这一片苦海当中,童年的苦海无边,回头没有岸,只有你投胎来过的奈何桥啊~还有很多夭折在了中年,很少能够在晚年的时候有机会提起自己的童年悲惨经历,而那些在晚年到处宣扬自己童年悲惨的人,不过是夸大了自己昏黄的记忆而劝诫后生珍惜生活的成功案例罢了。

3:童年的悲惨自己无法左右,而晚年凄凉至少自己可以改变。

晚年凄凉,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成就的,所谓因果循环,到头来,还是一报还一报(你看我多佛系啊),包括你年轻的时候树敌太多,包括你晚年没有管教好自己的一双子女,都有可能导致晚年凄凉的结局。但是,这是可以改变的,作为一个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知道孰是孰非,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可以自己去选择服务社会也好,安身家庭也好,拥有一个比较美满的晚年,这样的选择是有意义的,而那些明知道自己晚景凄凉,还不做改变的人,那你说你该不该嘛~当然,我也知道有很多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那这部分人,还是可以主动去寻求机会嘛~事在人为,从来是我比较崇敬的一个成语。

但是童年悲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没有办法控制没有办法选择的,小孩子没有自己的价值,并且势单力薄,本来就是需要保护的群体,他没有能力去选择过一个怎样的童年,所以当一个人的童年悲惨的时候,可悲的地方在于,他无能为力。他没有办法选择一个和睦的家庭,他没有办法选择一个富庶的生活,他也没有办法选择一个没有虐待的人生,正是由于这些无能为力,才让童年悲惨比晚年凄凉更加可悲。

4: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我在暑假跨保的日子里,认真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专业课,其中变态心理学我是最喜欢的,也是最受用的,我在第一遍看完那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慨是,养一个孩子真的很难,尤其是养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因为你会发现,里面大部分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由来,很大的原因都是他们用有一个悲惨的童年,甚至还有很多心理疾病都是童年才会拥有的,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随手放几张拍的书中的图片。

最后,写出这么一篇文章,对于辩手而言,就是一个活靶子,因为也没有时间去整理里面的逻辑关系,都是浮在面上的观点,还有几个是抖了抖小机灵的观点,虽然也不好笑,但请同僚们,轻轻喷~

以上~


首先表明一下持方,在我看来晚景凄凉更可悲。从题干来看这显然是一个比较性辩题,抛开前面的部分不看,单看何者更可悲,就会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判断角度问题。可悲与否到底是自判(自己从内心的感受来判断自己是否可悲)?还是他判(一个人周围的大众来判断他是否可悲)?

从自判的角度,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内心最深层的感受,你的人生是喜是悲当然应该由你自己来判断,现在世界上最主流的人文主义就在告诉我们聆听自己的声音,追寻自由意志。

而从他判的角度,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如果完全丧失了社会性,他就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在社会中几乎每个个体都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都紧紧依赖着我们的社会,故社会对我们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而且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相对客观,与自判相比较为稳定(因为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大幅的情绪波动)。但同样的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它对个体的关注度和理解深度可能存在欠缺(我们的“社会”或者说一个人周围的群众可能更多的关注到这个人在行为上做了什么,在物质层面拥有什么,但对他的动机和心理了解的就不是那么深了。)

所以综合上述我们发现自判和他判均有其合理性,且各有利弊,所以我认为在判断是否可悲时应该从两个角度结合来看。多数情况下,自判与他判存在一致性,但也有的时候自判与他判的结果是相悖的。那么在这种时候又该以何者为重呢?就个人观点,我认为应该以他判为重。在我看来,自判较难去影响他判,即便影响也是由自判引起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再引起他判变化,但他判可以较为容易的直接影响自判。

我认为本题中的可悲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主体自身的内在痛苦,另一层是他所生活的社会群体对他这份痛苦的不理解甚至是漠视。故今天我方的比较标准是童年悲惨与晚景凄凉何者的痛苦更令其自身感到绝望,更不受到世人的理解,更遭到漠视,何者就更可悲。

明确了判断角度与比较标准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首先必须要承认童年悲惨和晚景凄凉二者都可悲,有的同学说悲惨比凄凉天然就要更悲一些,我觉得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价值,因为辩论的每一个持方都有一些论证义务,而各持方的观点应该是论点而非论据,单纯纠结悲惨与凄凉,这样说已经有些循环论证的意味在里面了,具体就是已知我比你的持方悲,得证我比你的持方悲。故还是要深入挖掘每个持方到底悲在何处来进行比较。

童年悲惨一方最容易开出的论点叫做童年悲惨具有不可抗性,没有办法回避和中止,而老年凄凉是人为可控的,既可以回避也可以中止。看似是不错的一个点,但仔细想想实际上与题目关联性并不是那么大。因为这实际上是在比童年悲惨和晚景不凄凉或凄了一半儿凉,说白了就是现在有两种病,都让人痛苦,哪种病好治你就说哪种不痛苦,举个反例好了,长期的轻感冒和天花哪个让人更痛苦?显然是天花。轻感冒只是让人略感不适,很多人都经历过长期轻感冒,其实没多大感觉,但天花却让人奇痒难忍,痛苦不已,天花是有特效药的,但它仍然更令人痛苦。所以这个点有点儿打偏了。

童年悲惨开出的另一个论点叫做童年悲惨没有未来,晚景凄凉还有回忆。他们说童年悲惨会导致夭折,这听起来确实很可悲。但是这份可悲很大一部分源于夭折而非童年凄惨本身。而童年凄惨和夭折只具有相关性,不具备因果性。死亡或许作为人生最大之悲尚有争议,但多数情况下,它在悲的榜单上名列前茅。再来看晚景凄凉还有回忆,先不去谈为啥晚景凄凉的人回忆不会是悲惨的,单单假设他有美好的回忆,即便如此,他得到的也不一定是慰藉,有可能是更大的痛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还是说你和别人比,更何况跟自己比,之前的美好加倍映衬出现在的痛苦,会让你的悲伤加倍。常言道由贫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的同学还更进一步,说晚景凄凉的人是咎由自取。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负面的他判(起码没说这种人可喜),晚景凄凉的人大多都有可悲的自判,而这种负面的他判又作用于自判,就会加剧他的自我否定,更会让他觉得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被大家孤立,更加悲伤痛苦。

最后一个想谈的点是之前回答中提到的童年悲惨是对人心灵的摧残,对人今后的一生有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点我承认,而且听起来也确实很悲,但还是跟上面同样的逻辑,这种悲更多集中在对今后人生的恶劣影响上。坦白讲,这样是在拿一生悲惨跟晚景悲惨比,而无论是童年悲惨还是晚景凄凉都推不出一生悲惨凄凉,这样是扩大了辩题的讨论范围。

回过头来看一下晚景凄凉比童年悲惨“多出来”的可悲之处。

一、晚景凄凉一般会持续到死,死亡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考验,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彷徨,会恐惧,而这种时候还要忍受凄惨的现实,这无疑让人更加绝望。

二、痛苦的大小并非只单纯考量时间的累加,还要看痛苦的最高峰,而高峰往往出现在终局。辩论场上,评委印象最深刻(不一定觉得最精彩,单纯记忆层面)的往往是四辩说的内容,日本动漫火影忍者里自来也死前最后的回忆(一个忍者是否可以称之为伟大,一个故事是否是好故事都要看终局)。而晚年作为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样为一个人整个一生画上句点,或许它对你人生的他判影响不大,但却极大程度影响人生的自判,而晚景凄凉,让你对自己一生的自判就只剩下无尽的悲凉。这种绝望更胜于童年悲惨,因为你已经亲手对自己的人生盖棺定论,已经没有希望了。在生命的最后,孤独的晚年,悲伤的终局,只剩下年老的躯壳和破碎的灵魂,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之悲吗?

-----------------------------

感觉自己被实锤了呢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同啊,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这句话听起来或许有一些偏激,但如果这个回报单纯是从付出的原始目的是否实现来看,从结果层面讲,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就拿距离学生最近的高考来说吧,考试具有偶然性,付出最多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甚至有可能名落孙山。同样的,悉心养育子女的父母不一定会有孝顺的子女,不一定有美好的晚年,努力勤恳工作的人晚年也未必有多少积蓄,当你说出人生全由自己主宰,一切都是恶因恶果时,请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是这样吗?人定胜天固然是伟人的一腔豪情,但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人逆不了天。这个天是抽象的,它可能是这个社会,可能是你生活的地球,也可能是宇宙中的自然法则,总之,人从无自由。我们每天口中的自由不过是把约束自己的牢笼变得更大了一点,仅此而已,而且随着人类的演进,我们正不断为自己竖起新的高墙。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确实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为之付出努力,但只有很小的可能能够达成,或落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毕竟这其中的变数太多了,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便你做了“该做的”,甚至额外有付出,依然很可能落得个晚景凄凉的下场,而且不要觉得做了总比不做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单亲母亲只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非常孝顺,长大后做了消防员,在一次救援过程中不幸牺牲,年迈的单身母亲必须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媒体报道之后,一切趋于平静,竟然没有人关注关心这个可怜的老人,老太太只能在孤独与悲伤中度过她的晚年。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但是媒体却不愿报道,因为这是负能量,好人应该有好报。彭宇案、刘鑫江歌案为什么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的讨论,就是因为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都是我们这些“活的还不错”的人,我们的道德标准让我们对这种好人没好报的事感到“触目惊心”。可我们把近些年的报纸捋一捋,会发现这样的事发生的远比集中报道的多得多,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真正的人性黑暗也远比我们看到的多得多。童年凄惨着实裹挟着深深的无力感,但晚景凄凉亦然,其同样充斥着无助与无奈。或许你回看一个晚景凄凉的人的过去能找到很多改变终局的方法,但可惜没有如果,人生从无预演。

晚景凄凉同样具有代际传递性,这一性质并不根属于童年悲惨,穷困地区的人们可能一代一代重复着童年悲惨,因为总输在起跑线上,永远追不上,但同样的晚景凄凉也会一次次重复上演,因为很难想象不孝的人能教出孝顺的孩子。我们小时候大多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父母让爷爷端着破碗躲在一旁吃着残羹冷炙,爷爷把碗摔碎了,孙子却把碗补好,说将来要留给爸妈用。这个故事虽然直白,但是寓意深远。孝顺从来不是自然而然的,孝道需要社会的传承。晚景凄凉的可悲之处还在于我们对儿童和对老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对生命的开端充满爱怜与敬意,却对生命的终点显得有些刻薄,比起对童年悲惨的关切态度,我们对晚景凄凉的痛苦并不那么理解,甚至有些漠视。儿童犯了错,我们会说这其实不赖他们,他们只是孩子,我们常常会把一切归结于教育、成长环境之类的客观因素,虽然也会处罚,但我们总认为他们今后还有改正的机会,我们很少会因为一个儿童的不良的行为而对他怀有恶意。但是对老人,子女不孝顺,有时我们却会说老人身上也有问题,他们太溺爱孩子了,或者他们对孩子爱的不够。我想,除去极少数个例,父母基本都是爱孩子的,无论这份爱的“度”是否合适,都是伟大的。有时我们太狭隘了,我们总在抱怨父母的爱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它压的我们喘不过气,希望父母能换位思考,理解我们真实的需求。可我们中又有多少人换位到父母的角度去想想问题,体谅一下父母的苦衷。而当父母到了垂暮之年,我们没有去给父母足够的关心,错反而落到父母身上,成了种恶因得恶果,真是令人寒心。我们总在强调老年人是成年人,要对自己的一切言行负责,这没有错,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大多容颜衰老、行动迟缓、病魔缠身、精神生活匮乏的群体,我想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不要因为少数为老不尊者,几个黑心贪财的碰瓷老人,就放弃了对这一群体的尊重与爱护,不要让我们的“尊老爱幼”逐渐变得只剩下“爱幼”。

当父母卧病瘫痪在床时,多少子女能赶来照顾,而不是甩给护工,又有多少子女能坚持18年的悉心照顾,还剩下多少子女能在内心不生反感与厌烦的情绪,不把照顾父母当成一种机械性的任务,一种负担,始终心怀对父母深深的爱。大多数子女做不到,可如果换成父母,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数字将翻倍。我们应该拷问一下自己的内心,自己还记不记得那句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如果把人类的发展单纯看成一场生命的算法,把DNA拷贝份数多少当做人类这个种群成功与否的标准,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样太狭隘了。但如果加上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可能一部分人就会改变想法。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加入我们认为缺失的部分,但从社会现实来看,道德是否高尚与每个人是否感到快乐这两点显然不会有太靠前的排名。对于一个纯理性分析的偏激学者,他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论调:老人是对这个社会全然无用的一群人,他们对经济政治科技乃至繁衍的贡献都远不如青年人,随着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他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是被时代所抛弃的一群人,而且供养他们的花销似乎还要高于青年人(治病占去了大部分),从性价比的角度他们该被淘汰。儿童能高速学习与成长,他们代表着未来,这一点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已有详细的论说,当长到了青年就成为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故我们保护他们,给他们美好的童年对社会发展进步极为有利,童年悲惨该被消灭,我们要全方位关注儿童的心理身体健康,出了一点儿差池都是巨大的损失。而老年人他们虽然也是社会群体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但我们安抚好他们(退休金与医疗福利只能提供物质保障,养老院提供的精神依托远比不上亲子间的感情纽带),不让社会动荡就好了,越来越少有人给予他们真正的爱,温暖他们的内心,更多的是基本保障,应付与敷衍,至于他们内心的孤独,抱歉,顾不上了,反正都要入土的人了,实在忍不了,死了就解脱了,该落幕给新鲜面孔让位了。这可怕的论调似乎漏洞百出,骇人听闻,但又有多少真的出现在我们的现实中呢?晚景凄凉的人就像一种多余的存在,在生与死的边界徘徊,而悲剧就是旁人对他们这种痛苦的熟视无睹、不以为然。

回应薛同学哈先来看一下薛同学的攻击好了,首先我方不止两个点哈(不标序号只是因为懒,不代表不是重点哦),不过既然提到了,就先处理。薛同学质疑我方的“晚景凄凉一般持续到死”这句中“一般”这两个字,其实薛同学自己的论里也在用哦,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为什么默认童年悲惨一定是从一出生开始的,而且贯穿整个童年,虽然没有明确点出来,但其实也是在借心证嘛,就叫做大家看到童年悲惨这几个字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因此这样定没有什么不妥。如果薛同学硬要追的深一点,那我方就变成了晚年开始一段凄凉,死前那段又不凄凉了,那到底算不算晚景凄凉了,莫非要计算一下悲与喜何者是主旋律?同样的逻辑返回去,那童年可不可以一段快乐一段悲惨,这样又该怎么算呢?显然这样讨论是在做一些无意义得比较,没办法展开更有效的讨论。

再来,薛同学说我方借了死亡之悲,这点其实曲解了我方的意思。死亡就摆在那里,每个人都要面对,或早或晚而已,作为生的对立面,一切生灵都以之为大悲。我方并不是想说因为老年人快死了,所以他们可悲。事实上,童年凄惨的儿童死亡率也很高(之前您方也在提嘛),如果单纯这样比没意义。老年人在这一点上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对死亡的思考。没有多少儿童和年轻人会去天天思考死亡(除非有自杀倾向),即使身处悲惨境地,他们更多的还是在想如何活下去。可老年人却不同,这是社会贴给他们的一层标签,老年≈死亡,他们不得不去想想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将何去何从,或者最起码要想想死后如何分割遗产。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晚年越幸福,对于死亡思考的时长越短,对于死亡的乐观程度越高,面对死亡越坦然。这和其它年龄段的人正好相反,其他年龄段的调查结果是生活越幸福,越畏惧死亡。正是因此,晚景凄凉之人与其他人相比对死亡的恐惧成倍增加。如果硬要说我方“借了”死亡的悲也可以,实际上晚景凄凉是死亡之悲的放大器。

薛同学还举了一部电影,这部片子我也看过,确实可以称得上悲壮,同时也发人深省(我不是不懂爱的人233),先不说这样的个例可能不能代表普遍的情况,即便可以,回到我这份回答的最开始,自判与他判的问题,在影片中其实并没有悲“存在”,为什么这样讲,首先阿玲婆的自判并不是悲的,她最后是安心地离去的,她一切的做法都是出于对两个儿子的爱,她付出了,也达成了心愿。其次,影片中的众人也不会觉得阿玲婆可悲,因为那是他们村子的风俗传统,他们的价值观和我们并不相同。真正感受到这份悲,或者创生出这份悲的是荧幕外的我们,是我们的他判觉得阿玲婆是悲的。薛同学的意思可能是悲壮并不可悲,因为悲壮能给予我们力量,但我想说的悲壮是更深一层次的可悲,它有着更为深刻的悲剧性。

最后是我们双方论的核心差异,薛同学认为真正的可悲是“在追求理所应当的东西,结果发现它遥不可及,我们亲眼看到美好的事物被那名为命运的车轮摧毁,可是我们无能为力”,这里我想借一部日本动漫作品《命运石之门》来给予回应。时间关系,作品内容不加以复述(大家自己百度一下剧情就好),直接当大家都看过(没看过请补番),在正片里男主角冈部拥有命运探知的能力,能够记忆时间跳跃之前的记忆,所以能够保留所有世界线的记忆,在拯救真有理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女主角牺牲,他尝试过各种方法,总是不停的失败,一次次目睹最好的朋友在眼前死去。对此时的冈部来说,拯救真有理就是一件理所当然而又遥不可及的事,世界线变动率1%的壁垒绝对无法打破。最后他在恋人与朋友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牺牲了女主角,一切的一切都存留在他的记忆中,正是因为这份“看得到”让他无法把一切当做没发生过,最终未来的他耗费了几十年找到了欺骗世界的方法,达到了命运石之门世界线,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今天,我们的共产主义的信念,让世界不再有饥荒和战乱的信念可能确实还“遥不可及”,我们一次次看到残酷的现实,但正因如此我们绝不会无所作为,我们会去尽自己所能去尝试,去改变,即便只是将自由与平等的牢笼扩大一点儿,这份悲也能得到极大的慰藉,即便希望一次次破碎,但是希望终将重现。而今天我方所讲的悲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众人对晚景凄凉麻木、漠然这样一份悲,美好的价值在眼前消解,我们却对此视而不见,这样是绝不会诱发什么改变的,最后只会演变成一种习惯。我们今天探讨可悲,并非为了沉浸其中,而是希望能用我们的文字引起社会的重视,能够多一分改变,多一分希望。再华丽的辞藻终将有褪色的时候,但是,初心依旧!


童年悲惨更可悲

(其实若抛开这个辩题,我会觉得中年危机比童年悲惨和晚景凄凉相比更可悲。)

先说说为何中年危机可悲。(原谅我的傲娇)

【首先】基于人的天性,人们习惯同情弱者。所以人们对与孩子和老年人会有更多的关注度。而中年人已经是思维意识成熟了的一个人群,我们觉得他们天然有能力克服所遇到的危机。至少我最初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当我细细思考后,有一点其他的想法了,希望分享一下。

我们都害怕长大,其实我们是害怕成为中年人。我们可以长到花季的年龄,自由而独立。但当我们步入中年时,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身上肩负着太多的责任,这份责任迫使我们保持每天的生活节奏,而我们也渐渐被捆绑在责任的十字架上,渐渐失去了自我(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提到这,我想起了我妈妈。每次我看她朋友圈都是一些什么养生的,吃什么有助于延缓衰老之类的爆文。我不太能理解,我希望她看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也许只是我认为的有意义罢了)。现在想来,步入中年的她,天天看这些保持健康的秘诀,其实是一种害怕,她怕自己渐渐地衰老,跟不上我的节奏了。

有了孩子的他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爱惜自己的生命,不玩太刺激的游戏,不敢轻易生病。因为他们还有孩子需要照顾,有父母需要赡养。于是,很多时候,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实我特别害怕这种观念,可是这种观念随着年龄就是普遍深入人心。

中年危机真的更可悲!

【进入正题的探讨啦】童年悲惨和晚景凄凉哪个更可悲。

童年,一提到,我们想到的应该是一系列美好的回忆,所以我们才会不想长大,因为眷恋那份时光。而童年又是一个人性格意识的成型初始阶段,所以童年对于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经历中,我们也可以觉察到,大部分自信,开朗幸福感更强的人,他们的童年多数都是更幸福的。

【而童年悲惨意味着什么呢】注意这是悲惨,我们抛开百度百科的解释不谈,一提到悲惨这个词,可想而知,是真的很惨!所以可见他童年有多么的不幸,而这份童年的伤痛,一直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他没有未来了。尽管你会说,他的路还长,可以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有人的关爱和心理咨询师的开导。

【心理咨询开导治疗】可是你知道吗?心理治疗,需要先知道你的问题所在,即你需要回忆童年的那段悲惨回忆(心病还需心药医),然后进行治疗。但是有多少人会主动去寻求治疗,又有多少人被带去治疗。还有多少人天天默默地忍受那份痛苦,即使他把这份痛苦压制在潜意识里,但到了晚上的时候,梦会窥见这些。

综上,童年很重要,一个不好的开始极大程度导出不好的结果。这是一个孩子没法控制的,这是他被动地被赋予的,他没有选择权。

【晚景凄凉】其实用我想用因果论来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他的前半生都过得很好,突然有一天他就晚景凄凉了,这恐怕不太现实吧,就算真的是这样,ok,你还有回忆可期。

而若是根据因果论,你得到的这个凄凉的果,很大程度上是你之前的因导致的。原谅我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因为这个凄凉是你自己造就的,而你本可以改变,可你进行了这样的选择。

综上,童年悲惨的被动赋予比晚景凄凉的主动可控造就的结果更可悲。(当然中年危机更可悲)


童年悲惨更可悲,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无力感着实令人窒息

谢谢问答的邀请,我是薛潜之读书思考言有所值,专注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欢迎关注我的号。

什么是可悲?

让我们先来解读这个辩题,这是一个比较性的辩题。我希望我们能深入有意义的探讨问题,这使得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什么是可悲,如何衡量可悲的程度。

我们要明确一个事情:可悲是一个有海拔的词汇。它的本质在于我们面对命运与人生无常的那股无力感与无助感。当我们代入那些童年悲惨或者晚年凄凉的人的故事中时,我们不是仅仅唏嘘感叹他的境遇。真正的可悲在于当我们代入他的情景后想如果那是我们,我们能做什么?能够对抗这个无常的命运嘛?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感到的无助和无奈才是这可悲的本质。所以比较这两种境遇那个更可悲的标准也很简单,就看这两者哪一个能给我们带来程度更深,影响力更广的无助感。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全面论证我方观点。

童年的悲惨往往根植于这个社会的悲哀,我们的无力感来源于我们的无能为力。

我给大家讲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吧,在繁华的北京西单向正南16公里,路边风景逐渐由高楼变为低矮的旧楼和错落的荒地,在南五环边一条狭窄的小路旁,两扇对开的画满五彩涂鸦的大门内,坐落着北京第一所、也是至今唯一一所公益性质打工子弟中学——蒲公英中学。这所学校办校12年给尽2400个农民子弟工家庭带来了人生的剧变与希望。12年前校长郑洪受到美国公益学校的启发,和朋友租了一个旧厂房,改建成教室、宿舍,和操场。学校大门正对面是一栋矮楼,这里是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以及几个教室,其他班级则分散在周围的平房里。宿舍极尽空间利用,每间宿舍住了16-22人。走在校园里,遇见的每个学生,都会礼貌地问“老师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从入学到毕业发生了天壤之别。这些孩子学业基础特别差,进校时基本上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比城里孩子落后二到三年,甚至三到四年,有的孩子最简单小数分数加减法都不会,26个英文字母说全的,在面对的几百个孩子里面大概只有几个。

其实知识水平的问题还是其次,由于他们跟着父母到这个城市,没工作没住处,没钱没学上,孩子之前的状态就是一直被拒绝,到处找生存出路。这种心态的烙印极深。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是一个大问题。生源水平不行,校舍条件不足,师资几乎都是靠自愿者同时很少老师能留校超过一年。

然而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却能在三年间奇迹般蜕变,许多人以优异成绩继续升读高中、大学,甚至海外深造。截至今年,已有8名蒲公英中学的毕业生获得了奖学金,正在美国攻读、或已完成本科学业,其中不乏杜克大学等名校,还有5名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正在世界联合学院(UnitedWorldColleges,简称UWC)攻读大学预科。我们不单单要说,郑洪女士的能力,以及自愿者的专业,还有从柬埔寨流浪儿童学校学来的“问题树”和“身路历程”课程为孩子们的心理辅导起到的极大作用。

更给我们看到一种可能与希望,那些一直被拒绝一直处在边缘的孩子,在这里重新拥有了信任。给予了能让他们摆脱原先命运的希望。一个能一直到他们继续求学、就业,是他们可以带着走一辈子的动力。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加起来,中国大概有一亿。在将来他们就是构建社会的主力军,绝对不能被边缘化。他们的未来不是被设定好的。可能很多人要说,这算什么悲惨的童年比他们还悲惨的孩子多了去了。

是的,在比惨这种事情上是没有下限的在中国这近一亿的流动儿童个留守儿童中也有条件好的也有幸运的。如同那些进入了蒲公英中学的孩子们。

可是我们来认真的想一个问题。我们本来能得到的被剥夺了难道不是悲惨的嘛?然而更可怕的是我们无力去改变那剥夺这些孩子发展权的社会。蒲公英中学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家访,他们发现百分之70的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剩下的家长都表示孩子能上到哪里就上到哪里。他们重视教育也相信教育能改变家庭的未来,然而他们不知道教育的方式暴力和手机成为他们管教和陪伴孩子最主要的方式。如同他们的父辈对待他们的那样。这种童年悲惨,源于他们想改变想摆脱那宿命的枷锁,可是他们无能为力。这件事情可悲,可悲于我们看到一种可以打破这宿命枷锁的方式,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是我们却不能做到这一个我们本该做到的事情,给予这个社会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发展权,我们评价他们的标准应该是他们的品德与未来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他们父母的社会地位。

这无助感来源于我们在追求的东西是那样的理所应当,可是又那样的遥不可及。然而更加无力的是,代表那希望之火的蒲公英中学也熄灭了。

2017年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DD仁口)北京市开始拆除市内一些大型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市北部的智泉学校的教师姜雨声表示:“我们有数百名学生已经注册了下一学年。如果我校被拆除,他们去哪儿?我们正竭尽全力寻找别的地方。”有700名打工子弟在智泉学校就读。蒲公英中学所在的西红门镇的整体规划,学校门口的团河路将变成北京新机场的支持路,这条路拓宽整个学校都需要拆除。但由于迟迟筹不到后续所需款项两千万元,新校舍的建造已停工七个多月了。北京市常住人口已从2000年的约1010万猛增至2016年的约2170万,其中至少有800万人没有令人垂涎的北京户口。有北京户口才有资格享有教育等公共服务。

命运前面惶论公道。

童年悲惨比起晚年凄凉更可悲,更大程度上源于它具有代际传递。这宿命的枷锁着实沉重。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还像都在自说自话。并没有很好的去对于晚年凄凉和童年悲惨。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看到对方辩友给我的那种无助感。对方辩友其实一直在唏嘘人生的境遇。可是一个人的人生必经有限,当这份痛苦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后,我们没能力阻止它继续发展在下一代身上的这份可悲是对方无法体会的。

2016年日本NHK电视台做了一档专题报道《女性的贫困“新型连锁”的冲击》

以及综合我看到的一份关于日本“风俗业”中的单亲妈妈的纸质调查报告中,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和大家说一说。在“风俗行业”里的年轻的单亲妈妈都大多在童年遇到过巨大的人生变故,父母离异父亲去世失业使得母亲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然而日本这样的女性有286万人,她们百分之80以上都在从事年薪不足200万日元的临时工,这样的工作使得她们连房子都租不起只能在网吧或者通宵营业的场所。她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天工作经常超过12小时没有时间管教子女。这些子女特别是女儿在14岁以后很多都选择离开母亲,独自生存。由于没有继续教育悲惨的童年性格偏激而且没能力拥有稳定的正式工作。在风俗店中很多女孩是因为高中甚至初中就没有上,因为文字理解能力差在签合同的时候没有发现这是高利贷合同甚至看都不看就签了背上巨额债务才到风俗店工作的。经历过不安定的悲惨童年,她们在风俗店反而找到了家的感觉。许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遭遇性侵,家庭的不关注以及自身生理知识的匮乏十六十七岁成为单亲母亲的不在少数,甚至有许多现在在风俗店工作的就是出身在风俗店中。这种如同宿命一样的循环有破解方法嘛?在报告中有许多举债读大学的年轻女性因为女性和社会经济的双重问题很难获得稳定的正式工作,结果收入并没有提升。然而庞大的债务使得她们似乎只有风俗产业这一条路可以走。

解决方法还是有的,只是:

按自己现在的经济情况,只能让孩子过跟自己一样的人生,只能拥有更自己一样的悲惨的童年,她决定把自己最疼爱的亲生骨肉交托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可是她希望她也只能希望她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些她都给不了。

我不知道看到这段话会带给你怎么样的冲击,我只感觉如同山一样的无助感压在我的身上。生育权是我们的基本权利然而贫穷的代际和孩子更美好的童年让一个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我不知道这是爱还是狠心,可我看到的尽是无奈。

这份可悲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因为这份无力感我们在座的都无法去改变也没有去改变。

所以我认为童年悲惨比晚年凄凉更可悲。谢谢。

题外话关于蒲公英中学

a/xuexiaojianjie/

这是他们的官方网站,我继续这个活动更有意义。我希望他们的故事有更多的人知道。我希望我花了这么多天的收集和码字不是单纯为了流量。当多一个人关注这些孩子,多一份力量去支持这些孩子他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一个人面对着这份悲哀是无力的,可是我相信传播的力量,我相信屏幕前你的力量。

潜之拜谢

回应冯一尧@冯一尧

首先是标准方面,我们来看下

我认为本题中的可悲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主体自身的内在痛苦,另一层是他所生活的社会群体对他这份痛苦的不理解甚至是漠视。故今天我方的比较标准是童年悲惨与晚景凄凉何者的痛苦更令其自身感到绝望,更不受到世人的理解,更遭到漠视,何者就更可悲。

其实这里把可悲一点化为是一种绝望,这里和我方我无力感和无助感是一种无奈可以达成一个共识。然后更不受世人的理解更遭受到漠视,和我们的无助感的更广的范围有一定的冲突。那就是我方的无助感是即使世人理解想去改变发现也无能为力的那份无助感。这里的可悲在于,我们在追求理所应当的东西,结果发现它遥不可及。我们亲眼看到美好的事物被那名为命运的车轮摧毁可是我们无能为力。

不过好在,对方辩友只是简单的逻辑推演他的论,没有有说服力的例子和数据证明。也许事实如对方辩友所言,可是在您没有证明它之前我们就先不讨论。

然后是对方辩友的第一个论

一、晚景凄凉一般会持续到死,死亡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考验,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彷徨,会恐惧,而这种时候还要忍受凄惨的现实,这无疑让人更加绝望。

当我们看到一般这两个字的时候就能明白,对方辩友还木有完成他基本的论证义务呀。不过没关系,我方退一个语境。您可以看到我将死亡加粗加下滑线了,其实这里对方悄悄的将主语偷换了嘛,晚年的凄惨向死亡这个我们都恐惧的事物借来了绝望。

没事我方继续退一步,可是对方辩友有一些东西比死亡更强大。一些东西的存在可以让老人坦然面对晚年的凄凉而不绝望。

如果你只觉得晚年凄凉和死亡只有绝望,那么你还不懂爱。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执导,1983年上映横扫当年的金棕榈奖。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我至今难忘,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有两个儿子,长子辰平,次子利助。她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阿玲婆因为担心媳妇因为自己身体依旧硬朗多吃家里的粮食而不愿意嫁过来。只好磕坏了自己的牙齿,并在村里到处展示,以安定全村子的心。

在大儿子续弦,小儿子也体验过性生活后她心满意足的让大儿子背她去参拜楢山等死。

这是一个悲剧嘛?是的,可是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嘛?看对于谁。

对于阿玲婆的晚年是一件悲剧可是它的基调不是可悲是悲壮。为了大儿子能续上弦,为了家里能省一点粮食,就为了孩子们最要能过的好一点,哪怕就那么一点,哪怕微不足道。哪怕前方是深不见底的绝望的死亡。

我又何惧?

其实可悲的故事我们听完后会长长的叹一口气,然后像丢了魂一样的发愣许久。

而悲壮的故事我们听完之后眼眶会湿润,泪水会打转,然后像又得到了些并借此为力量去守护着什么。


晚景凄凉

对于可悲的比较,人们往往不能用程度去评定谁更可悲,因为这很残忍,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都很可悲的事情放在一起去比谁更呢?一定要比,只能说可悲需要前提和情景,第一,谁来评定可悲?当事人还是旁观者?但无论如何,可悲需要跟社会人去比较才能彰显,不然哪怕一个人虽身处荒郊野外,但若是活的逍遥自在,谁会觉得可悲呢?第二,可悲能否转化?可悲偏静态评判,很难概述动态人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件事情,现在是可悲,能保证永远是可悲吗?第三,在于人生,是青春年少,还是英雄迟暮,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是人生各个阶段,拼搏的信念英勇的斗志是不一样的,而可悲的评断,往往随着人生变化而变化,是有它的道理。所以这里提三个点,暂且不系统展开了:

1晚景凄凉更可悲,可悲在你已身处并融入社会关系

2晚景凄凉更可悲,可悲在你本能选择却依然陷入凄凉境地

3晚景凄凉更可悲,可悲在你连想改变的时间都无法拥有


谢邀

我认为晚景凄凉更可悲

首先是个体感知层面我们都知道,嗯,儿童在六岁之前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是不完全的,甚至说在三岁以前他都无法用记得这个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说,虽然他遭受的不幸,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那么他既然不知道对他这个个体就不存在。绝大多数老人对于这个社会的记忆是完备的,他所遭受的凄凉,或者辛苦将会牢牢的应用在他的脑海中一直带到棺材里。从这一点,我可以对你说。同样的可悲家在不同人的身上,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老人将会比儿童感受的更加深刻,更加痛苦,所以论点成立。

你是从未来层面当人们遇到这样可悲境地的时候我们认为,如果他有机会改变这样的竞技,或者说这样子机会更大。我们认为这样是更不可悲。对于儿童而言哈,有着远大的未来,他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世界也是属于他们的。即使现在可悲,可是未来仍有希望。然而,老人却不一样,当身体和心里都已经逐渐退化的时候,绝大多数老人是不法改变他凄凉的现状,而只能祈求于他人或者社会的帮助。那么这种希望建立在他人身上,而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本身就是更可悲的。没有,现在还没有未来。

第三晚景凄凉。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是更可悲的。我们在过去订立了老人权益保护法,我们又花了20年的时间去构建全社会体系的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我们又花了漫长时间在农村推出新农保。如果说社会里老人玩景凄凉,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养老体系是存在致命的缺陷。每一个人都将会沉浸在退休将如何养活自己的焦虑当中。我们认为在社会中出现这样子。晚景凄凉的现象,是更加可悲的。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国家的无力,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无力。

以上


论童年悲惨和晚景凄凉哪个更悲惨?

谢邀,。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持方:童年阴影更悲惨。

首先说一下我对辩题的理解,首先要理解童年悲惨和晚年悲凉的最重要区别是什么。我认为是“选择权是否在于自己”。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出身。也没看见谁可以挑一个家庭出生的。而童年阴影往往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那么我们不妨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说法:“童年悲惨往往无法选择。”

而同时,晚景凄凉在过程中则有很大的可能性,因为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选择,且是自己做出选择。无论曾经辉煌一时,或是一败涂地,都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造成的。至少,选择权属于自己。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晚景凄凉是可以选择的”

那么相较而言,有选择权往往是利大于弊的。比如说

1.我们今天去吃午饭,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甚至有一些人还有了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症。可是如果让你吃牢饭,每天的菜谱无法选择,你会如何?

2.我们考学升学,是你选择学校好,还是学校选择招不招收你更好呢?

所以,有无选择权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主动还是被动。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后手落子,需要招招小心。那么相对于无法选择的先天的童年悲惨,还是因为选择在手的晚景凄凉更舒适些。所以童年悲惨更悲惨。


永远不要在你玩乐高的年纪去学奥数,永远别在你应该追超级英雄的时候去考虑养老金。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辩手,所以习惯边讲段子边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观点。如果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指出,反正我也不会改。

首先,让我们先明确下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是糟糕的人生。我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来自于对新事物的感知,而好的人生在于拥有完美而丰富的人生体验。童年悲惨估计是一个人最倒霉的事情了,童年有多好?好的不得了,就连冰心姐姐都说“童年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眼里含泪的微笑”。而提及晚年,我只能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每天悠闲的跳着夕阳红广场舞,还要泡着枸杞考虑下几代的事。童年是人构造思维,构建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过程,而晚年则更多的是传授个人价值人生观,传授总结经验的过程。举个栗子,如果将人生阶段比作一段段程序,如果前面的程序代码出现了错误或者改变,后面程序即使准确无语,输出的结果必然发生变化。所以从个人的思维性格来看,美好的童年是确定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环境。如果我们把社会美好幻想善良包容比作社会的白色一面,把社会的残酷自私欺骗现实比做黑色的一面,则童年阶段的好坏决定你是在更多白色一面去感知世界还是很多黑色的一面去感知世界。而在最后老年人生总结阶段,就会比较你看的白色多还是黑色多。很显然,就人生体验来看,童年凄惨,晚年做总结时心中也会一直耿耿于怀,人生游戏体验极差。

或许我们中国的小孩从小就受到这种人生传承的观念,我们似乎一生下来就只为了为自己晚年创造一个更好喝枸杞蜂蜜水的环境,省吃俭用,流汗流血为让自己的下几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而这所有的一切,我们被冠于“责任义务”。所以,长辈们常说小时候苦点没事,老了有个好的家庭有个好的晚年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我认为,这句话只是个善意的谎言而已。

童年感知世界,晚年放下世界。

长辈们真的甘心于只有一个安详的晚年吗?你可知你们的长辈有多少遗憾,多少心愿,但因为人们所认知的“责任和义务”一生付出变成理所当然,无数缺憾埋在心底。在晚年,人总是习惯停下脚步,静待天命轮回,和家人世界做最后的告别。但为了让最后少带些缺憾地离开,他们常常会欺骗自己,告诉自己一切选择都是最好的,他们开始放下了野心,欲望,放下了对世界的继续感知,思维已经固定,将自己的缺憾希望通过下几代完成。以此代代循环。这是种无奈的错误认知却被我们反复传承。

我就觉得童年就应该多多去感受新的事物,吃不同的垃圾食品,接触不同的朋友,想干啥就能干啥。不需要考虑以后的事情。你也可能会骂我幼稚,骂我没责任感,骂我浪费人生。那请问,你确定你所牺牲的一切是为了仅仅创造价值,还是为了更多更好的体验人生。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一想到为了健康,到老我辣条都没吃过我就难过的要死,一想到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朋友圈,好友里全是一个个大学问家,一个陪我开黑的人都没有我就蓝瘦香菇,一想到到老发现自己小学班花都没追过就觉得自己人生不完整。童年有感知世界的年轻,而晚年则没有,即使有,你也回不到当初的状态。

我不希望人生的幸福就是能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泡枸杞茶,在多的人群中跳广场舞,而是我吃过不同的“垃圾食品”,藏过不少的漫画书,拿根真知棒就能和班花说上一整天话,柜子里摆的不是生辰八字,养生秘籍而是我一排排盗版手办高达。爬过树,骑过猪,踏过泥巴路,想想就幸福。


谢邀,趁周末有时间来答题_(:з」∠)_[争取以后每个辩题都来回答,不打算以辩论稿的写法,不以逻辑自洽为目的但求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看法,若是回答让你有感共鸣点点关注(◔◡◔)]

先表持方:晚年凄凉更可悲。

关于悲惨/凄凉/可悲

显然大家对童年和晚年的定义毫无争议,按时间线上讲童年先于晚年,但是既然是比较性辩题,自然不易将童年对晚年的影响代入过多。也没必要说晚年可以以死“解脱”(后面我会再申明解脱之意)以下基于两者相互独立展开论述。什么是悲惨什么是凄凉,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字——惨!自感可悲就是认为自己所处可悲,他觉可悲就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却感同身受的产生难过叹惋之情。有人箪食瓢饮却乐在其中,也有人万贯缠腰却还是不得其乐。可悲是个难以言述清楚的感请。所以我们不追寻可悲的起点,只试问可悲的终点。这终点就是你在看到那件凄凉悲惨的事心中一动,发出的一声长叹,唉!

说了半天无非就是一个童年悲惨余生安稳和一个童年欢乐晚年凄凉的人站在你面前你更会为谁长叹的事。

哪个“更”可悲与自痛苦解脱

我们设想一下一个自幼经历千难险阻历经磨难的人,他今生最宝贵的回忆必定是从痛苦中解脱的经历。在酒桌之上把酒言欢说的也是想当年我受过多少磨难不还是挺过来了。可一个自幼衣食无忧潇洒快活的人,老了却老无所依,食不果腹的人呢,想必喝酒也是苦酒入喉心作痛。万物皆如此,我们生来就是适应苦尽甘来的生物。鲜有愿意承受甘尽苦来的生物。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在处于可悲之境时往往会追寻自我解脱,“自痛苦而解,自痛苦而脱”。顾城有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晚年凄凉更可悲之处恰是少了童年悲惨的人处于黑暗追寻光明渴望解脱的执念,在为生活辛苦打拼的工人正努力的热爱生命,因股市暴跌欲轻生了之的企业家。同样是悲剧晚年凄凉有的是心境上的落差感,而童年悲惨有的是追寻的希望。

综上,晚年凄凉更可悲。

我们无畏苦难,正是心中有希望有执念,我们才自痛苦而寻解脱,自黑暗而寻光明,人生所有的遗憾与挫折都将成为你这棵参天大树的繁枝叶茂。别怕,你听那是今后你把酒言欢的笑谈。


不作为一个辩手回答这道题。因为以下全部是我个人主观想法。我认为晚景凄凉更可悲。

关于可悲,童年悲惨,晚景凄凉的定义前面的朋友们都有说,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们都知道童年悲惨很有可能是我们无法选择,晚景凄凉非常有可能是我们咎由自取。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咎由自取的晚景凄凉。

咎由自取的晚景凄凉,无非是因为你做了很多伤天害理致使晚年没有人陪伴甚至无法生活不去。可能你做的事情法律无法审判你,但是你已经在道德上被无数人遣责。在之前的人生中这个人伤害了一些人,并且这些伤害无法弥补,无法挽回!你伤害了他人甚至他人的下一代。

我们再说说童年悲惨,我承认童年的很多伤害同样无法弥补,无法挽回,影响下一代。但是受到伤害的是你个人。而且你可以选择不要孩子,避免你去将伤害延续到下一代。或者你的伴侣可以帮助你减轻这种伤害。

所以我们会发现,你的晚景凄凉是因为你伤害了一个或很多其他人。而你童年的悲惨只是我受伤。伤害别人比起自己被伤害,难道不更可悲吗?(我的观点有些不要脸,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以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展开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

不管哪个都令人心碎。

很庆幸我有个很好的童年,对于晚年,还不敢想。

突然有很多触动,这个社会要做的还有很多。


晚景凄凉最可悲!

童年悲惨不是自己能左右的,晚景凄凉是自己奋斗一生的结果,所以更可悲。

童年悲惨还有希望改变,晚景凄凉只剩归途!突然感觉写这段文字自己好残忍,算了不写了!


这个太虐心❤。童年悲惨哪有快乐的童年,怕是连饭碗都都端不稳,更何谈健康。看到过不幸的童年,在这就不提了。如果说童年悲惨和晚景和凄凉来做对比的话:“还是童年更不好过一些。老年还好。

这就是我单位养老的!漂亮吧!刚刚下过雨拍的。

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有钱了。因为我就是在这家福利院工作,我知道。现在国家福利机构的还是不错的。几乎什么软硬设施都有。

玩的有,棋牌、健身房、台球室、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练歌房!当然,他们都不太玩。他们就喜欢弄花、弄个菜地、三五一起溜溜弯,还养了一堆猫

还有一位80谁的老太太天天打太极,冬夏不误!

现在是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饿了吃困了睡,病了呢有大夫!太享福了!费用还全免!


都可悲,都可怜,谁都不想经历。

童年悲惨,本是最天真无邪的快乐童年,却经历人生悲惨,在成长中留下阴影。

晚景凄凉,本是该儿孙簇拥的颐养天年,却经历人生凄凉,在夕阳中风烛残年。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坚强起来,微笑面对,做最强的自己。


必须二选一的话,那么晚景凄凉更可悲。

因为生命是一路往前的单行线,晚景凄凉意味着生命最后的体验就是凄凉,此时童年再幸福也只是回忆。

而回忆对于此刻和未来,没有力量!过去的快乐只是知道有过,但当下的悲凉却是排他性的唯一感受。

反之,童年悲惨,但越过越好,那是人生路越走越宽敞,简直应该哼着小调呢。

(注:尽管从心理认知来看,童年悲惨有创伤体验的人,如果不经内在成长,更容易习得性地重复体验悲惨,往往老年也更容易悲凉。)

关注《父母学点心理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既是育儿学,也是人格鉴赏学。


我觉得童年悲惨更可悲,因为孩子是弱势群体,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完全随波逐流。而晚年是可以有意识有能力提前计划好的,如果晚年不好大多数和他年轻的行为有关,和童年不同的是,晚年是有可能自己避免悲惨的。


童年悲惨更可悲。童年如果到了最悲惨时候,也许生命,都走不到晚年,就夭折了,甚至,少年,青年这些人生最好的时光,都从来没有拥有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一个童年悲惨的故事。

晚景再凄凉,再孤独终老,你好歹从童年时光,已经走到了晚年,还有什么遗憾呢?从童年时光,到少年,青年,一直到了老年,这些人生最好的时光,最起码都拥有过,还有什么可悲的呢?


我认为童年悲惨更可悲

童年的记忆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童年的所经所历会影响我们以后的所作所为,童年的悲惨回忆,老了回想起来也会如此伤感吧。在童年经历过创伤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释怀,可能还到不了晚景凄凉的那一刻吧。可是晚景悲凉,想一想,曾经你还年轻过,也青春过,还有什么是想不开的呢,到了长眠不醒之时,回忆的是美好的瞬间,虽然会有一丝遗憾,但抵不过那些从小就悲惨带着痛苦入眠的人呐。

童年悲惨和晚景凄凉,说回来又不能具体谈论,我会觉得好绝对啊,都是命运,谁有能猜得到呢,面对童年悲惨,我们抓住机会改变命运,面对晚景凄凉,我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观点:晚景凄凉很可悲

其实我本不想这样去解释这个问题,举一个例子让各位静听。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中人曹雪芹,祖上福荫,家道中落,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他经历过锦衣玉食、富贵尊荣的日子,后来却一落千丈,住进陋室,全家只能靠喝粥度日。回忆起似梦非梦的繁华往事,思考着大喜大悲的无常人生。童年悲惨无异于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何况曹先生,但是他没有为之动容,勤学苦练,曹雪芹终于耗尽心血,写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曹雪芹的成长和《红楼梦》的创作,都与曹家兴衰紧密相连。增删十次,批阅三载,建立一代红学。晚年至死不休,书未完,人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原始地址:/baike/2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