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里都有大数据的课程了吗?哪些学校的不错?

上海复旦大学


好的是应该不仅有大数据课程,还得开设大数据专业,在计算机与科学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高校还是不错的。获得学科评估A类23所高校的应该都非常好。分别是北大,清华,浙大,国防科大,北航,北邮,哈工,上交,南华大,电大,北交,北理,东北大,吉大,同大,中科大,武大等大学。


我发现,现在好多人很容易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混为一谈。题主问的是大数据专业,但看到一些回答是人工智能了。这里就详细介绍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是怎么回事,要开设哪些课程,各院校排名如何。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简介:

在本科专业体系中,与大数据对应的本科专业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新增了这门专业。在2016年3月公布的《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3所高校首批获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随后第二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两次获批的名单中显示,该专业学制为四年,大部分为工学。

开设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数据结构、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导论、程序设计实践、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计算智能、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基础、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30:

信息来源于中国科教评价网

人工智能专业

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专业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开设课程:

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等。

人工智能虽是19年首次开设,但基于前几年与之相关专业开设基础,第一年便在35所高校开设,并且985/211高校占多数。与人工智能相关度最大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全国人工智能专业高校排行榜:

大数据专业与人工智能专业区别

大数据技术主要是围绕数据本身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化操作,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等,其中数据分析是大数据价值化的重要步骤。

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六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哲学、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神经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那个更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虽然关注点并不相同,但是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大数据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价值化操作,比如机器学习就是数据分析的常用方式。

大数据最后要实现的是数据超融合,应用到应用场景,大数据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人工智能就是大数据应用的体现。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的支持和采集,运用于人工设定的特定性能和运算方式来实现。因此,人工智能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需要依赖大数据平台和技术来帮助完成深度学习进化。

以上就是我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的分享了,小姐姐长期分享学校、就业以及考证的干货,喜欢就点击顶部图像关注我吧,会有收获额~~


建议选择计算机专业实力比较强的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这些学校,大数据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想学好就一定要选好学校,优质学校有丰富的资源和平台


大数据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中南大学,复旦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大数据的相关专业,但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不同的院校是不同的特色,也是不同的研究方向,考生在选择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潜力及发展前景进行规划选择。

在航空类大学,则是航空大数据的研究方向,在经济学类的院校,则是研究经济方面的大数据,在农业类大学里咋研究的是农业科学方面的大数据,在公安类院校,则研究的是公安情报学方面的大数据。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的选择。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

1中南大学,2复旦大学,3浙江财经大学,4广西科技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6上海对外经贸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中国农业大学,9贵州大学,10重庆文理学院,1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2重庆理工大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4贵州师范大学,15电子科技大学,16中国矿业大学,17北京邮电大学,18华中师范大学,19兰州城市学院,20北京化工大学,21哈尔滨工业大学。


个人认为课程设置与所选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同时在学生还有余力的情况下,部分大学还支持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大学这样的设置和考虑,除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因此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或专业,如果不能录取,也可以通过选修或自学的方式学习大数据课程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用以丰富自己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原始地址:/shenghuo/2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