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过通宵学习的经历,是啥感觉?可以分享一下吗?

偶尔熬夜学习是可以的,但不能经常熬夜很晚才睡觉。睡眠时间经常不足八个小时的话,长期下去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最后也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注重的是效率不是时间,尤其是不要疲劳学习,这样会适得其反。如果经常熬夜,就会经常睡眠不足,进而影响大脑功能,不仅白天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且对课程吸收不佳,精神疲惫、头痛头晕。


现已人到中年,曾经年少轻狂的时候睡觉从来都是九点,睁眼七点,七点半就上课了!不知道熬夜为何物!去年成人高考,本升专!起五更熬半夜,头悬梁锥刺股!天一亮啥都忘!那个煎熬啊!总算没白点灯熬油过关了,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有种心脏病要犯的感觉,!过程是很痛苦,但结果就是你的收获!


分享下个人通宵学习的经过:

11点之后:这时候接近午夜,人稍微会有点疲惫感和睡意,这是提示我们要去睡觉了;

凌晨2点:这是通宵的一个绝对分水岭,2点之前顶多算熬夜,但超过2点就会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即使再忙,一定要赶在2点之前睡觉;

凌晨3点后:这时候人会感觉自己特别清醒,学习特别有感觉,但实际上是大脑有点宕机,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5点之后:天亮了,稍微感觉有点疲惫与难受,一晚上没睡大脑有点僵住的感觉,但此刻仍然毫无睡意;

7点之后:不仅身体上会感觉疲惫,精神上也困乏,一般还会伴随头晕、头痛等问题;

通宵学习也不可取,不仅因为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事后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补偿。举例说:假如通宵学习7个小时,有产出的顶多就3个小时,而事后可能需要花费10几个小时的黄金学习时间来弥补这7个小时,得不偿失。

通宵之后第二天即使补觉,但也很难弥补通宵对身体的损伤,所以不建议人们通宵,尤其是年轻人仗着自己身体好胡乱糟蹋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初中的时候我有时候会熬夜学习,而且平时下晚自习的时候我都会学习到十二点左右。

说实话我个人感觉自己在晚上十点左右学习状态还是很好的,这时候学习对我来说效果不错。晚上尤其是深夜学习周围环境很安静,我可以不受干扰安心学习。短时间内我觉得对第二天没什么影响,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自己总是会犯困,感觉自己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这影响了我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因此,从这以后我就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晚上也很少熬夜学习,保障自己的充足睡眠,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情况就改善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更加注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并及时解决。

总而言之,通宵学习偶尔还行,但是长时间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按时学习准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慈孝坊1011


我经历过,但是并不是在初高中而是在大学。

大学期末考试之前一周,我这个专业的专业课考试又是出了名的难,大学上课时候学习态度也就那样吧,虽然平时作业会及时完成,但是课后再复习、背知识点什么的就是基本没有了。所以那个时候就是白天拉着室友泡图书馆,晚上买个外卖回寝室之后再熬夜学习。

大学晚上学习其实挺艰苦的,在书桌开灯容易打扰别人睡觉,只能拉上床帘在床上盘腿学习,比较暗,不能发出太大动静(因为我们是上下铺)。刚开始学习还挺清醒的,做做题效率也还可以,但是到了要背知识点的环节脑子就会变得很浆糊。估计是学到四、五点睡的,当时处在亢奋状态,只能强迫自己入睡。

实话实说,收获肯定是有的,但是第二天整个脑子都会有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感觉,而且心跳偶尔会不稳定,可能我本身低血压身体素质一般的缘故。

反正能不熬夜就不熬夜,能不通宵就一定别通宵,伤元气的。


通宵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

好处不明显,但是坏处一大堆。首先就是伤害身体,其次,延长学习时间不代表100%都是在学习,长时间的学习会导致学习效果降低,形成反作用,另外还影响第二天白天的学习。综上,熬夜不可取。


原始地址:/dongtai/2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