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财新网,澎湃新闻,三联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

汶川地震,南方都市报发表朱学勤文章,谓之天遣。


另眼看世界,中国需要不同的声音!


都够呛。


不可否认南方系媒体在某些方面确实推动了社会进步。


从几十年前极具期骗性的获得当时广大青年学子,甚至包括我本人!的信任和认可。遗毒至今,到现在它们仍然以讲“真话”为幌子,欺骗了一部分思考能力残缺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幼稚人士对其极其崇拜。但己经完全遮掩不住它们为西方代言人,资本的喉舌以及地主买办妄图煽风点火的丑恶嘴脸!


最早看的纸质的南方周末刚接触时好像很新颖但看着看着感觉不对味,后来看了澎湃其他很少看。这几家现在味道越来越不对路。


都是西化媒体,反党反中是本色。十八大以后略有收敛,但是根子没变。


这些媒体都是当下当前中国比较有名的商业媒体,因为报道的方向不一样,关注的内容也不一样,阅读的群体也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所以说要对这些媒体做出评价,还真不好判断。


南方系南都头版排版事件还记得吗?那不是监督,那已经是反革命了。


这些刊物原来都是没有标准的,大多数跟着西方学习,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灵魂,但是现在在国家倡导媒体互联网传播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下,有所改变进步,媒体报道的灵魂就是客观。


感谢邀请!

2015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知乎网、财新网、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新周刊等多家中文互联网内容平台和媒体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共同发出“保护原创、尊重版权”的倡议。

倡议指出,在使用或转载他人作品时,个人和非商业机构要注明原文作者名、原文出处和原文链接;商业机构和组织不仅要注明原文作者名、原文出处和原文链接,还应在转载发表前事先与著作权人沟通,取得使用授权。

倡议呼吁鼓励作者、用户监督并批评践踏原创、伤害作者的行为,主动向各平台举报侵权作品的网站、账号和机构。这些媒体和原创平台也表示,将在尊重个人作者、用户的意愿和利益基础上,联合专业机构建立服务原创和广大用户的维权和内容授权系统。

4月22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规定互联网媒体转载他人作品,必须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并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来源;互联网媒体转载他人作品,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的原意等。

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认为,该通知为网络内容转载提供明确和必要的规范指导。据介绍,知乎网将推出原创内容授权平台,支持原创者以自己的意愿来授权自己的作品,让原创内容创造者的智慧成果以被尊重的方式被使用并从中获得影响力和经济回报。


其中平台给汉奸,公知,网络水军,网络喷子,网络间谍壮大的机会,然后是广大善良的网友给他们送流量,去评论,观看他们的文章就是给他们送钱。正确的做法,不关注,不评论,不辩论,不留言,直接拉黑!


如何看待财新网,澎湃新闻,三联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

首先来聊聊财新网:

财新网定位于原创财经新媒体,7天24小时输出原创性内容,为中国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精英提供每日经济活动必须的财经质讯及基础金融信息服务。

财经新闻资讯必读网站,有机整合资讯、观点、多媒体、互动等信息时代形态丰富的资讯产品,以客观、专业的视角,7天24小时输出高品质的原创内容,为中国政界、金融界、产业界、学界等社会精英提供每日必需的高品质财经新闻、资讯、评论,以及基础金融信息服务。

形式上,它以视频、微博为网站标配,全方位拓展财经新闻空间,内容上,它秉承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优质的资讯大餐和权威的财经观点。它不仅让平媒气质在网上延伸,更让人们看到平面媒体在未来的N种可能”。

澎湃新闻:

一个以原创新闻为主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平台,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一类资质。它主要以聚合优质时政思想财经文化类内容,。目标打造成为中国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全媒体产品创新平台和全媒体服务运营平台。

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基本价值传承,它通过图文、视频、VR、动画等全媒体新型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每天超过300+的原创新闻报道,已迅速成长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跑者之一,影响力在中国新闻网站中位居前列。

做好新闻的同时,澎湃新闻产品也在不断进化。澎湃新闻推出了问吧和问政频道,让用户不再是单向的听读看新闻,让新闻当事人和政务机构直面用户。

澎湃新闻专注报道中国时政、财经、文化、思想、实时跟踪时事动态,解析经济时局变化,倾身关注社会民生。

三联周刊:

中文名称三联生活周刊,其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栏目丰富,涵盖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读者对象,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代发展进程,不断从中寻找自己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积极运用的主流人群,有较宽的视野,敏感于社会变革,有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观念,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会阅读专业杂志。当他们希望了解社会生活时,《三联生活周刊》相对权威的一周资讯梳理,可以成为他们了解周围世界的工具。《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既有采访深入、报道角度新颖、阐述透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类新闻,又有高雅、前卫、风趣的文化生活类小品,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周刊。有着新经济中成功的新媒体之称的《三联生活周刊》,即在中国社会主流阶段拥有了固定和忠实的读者群,受到中国各类专业知识分子,包括中国传媒同行的热情肯定,也得到了国际、国内汽车、IT、家电、金融、房地产和医药、保健等行业知名,企业的青睐,保证了杂志广告发布的品牌层次和忠信度。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以“反应社会,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溶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中。

《南方周末》每周四出版,全国发行。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2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也是中国发行量最大、传阅力高、影响最广泛、公信力强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坚持大新闻的概念,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在党的新闻工作要求和马克思主意新闻观的指导下,认真执行“积极、正向、均衡、稳健”的编辑方针。南方周末每期32版,分新闻、经济、文化三大板块,内容紧扣时代发展得热点与煎点,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迈向未来的脉络、趋势和图景。

《南方周末》荣获“2003艾菲广告实效奖”,是第一个获得国际营销大奖的中国报纸。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为居周报第一名。2008年,南方周末在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中位列报纸类“理想品牌”第一位。

从这几家媒体的简介中我们会很明显的分别出来各个媒体的发展途径的不同,各自的特色吸引着不同的群体,但最终的终止是一致的,坚持做好媒体服务大众,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崛起,5G时代的到来,他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媒体有自身的运行规则,有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报道新闻事件,尊重事实真相,而不是断章取义。这几家媒体,财新,澎拜,南方周末,相对了解多点。个人认为,除了官媒宣传正能量外,我们还想了解小众的新闻,当然不能辱国,有损于国家的大战略,听听不同的声音,可以多一个纬度了解某些事件。


关于南方系媒体的讨论和论战,在网络上影响很大,南方周末和南风窗作为南方系代表媒体,在风口浪尖当中,遭遇了很多非议,后来还进行了班子的调整。财新网和澎湃新闻是后起之秀。也被很多人广义地归纳到南方系媒体当中。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新闻平台。至于三联周刊,国内的影响力比较低。


也简单谈一点看法。

不瞒提问者说,最近,我一直是很关注搜罗这些新闻报刊网站的文章的,总觉得它们值得读值得品一一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改开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变化,很有新闻参考价值。再与过去订阅购买比,我特别爱在网络平台上关注它们,比如《》上,好像方便实惠得多(但非得等推呀)!

特殊的是与早前就看过较多文章的《三联周刊》《南方周末》比,我感觉对财新网澎湃新闻的文章接触的较少,可能是阶层身份或兴趣爱好原因所致,虽近来看过一些等网络平台推送的文章,总体印象并不深,不好妄加评论。

另外要说的是我现在还衷爱的《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比,我愈来愈喜看《环球时报》了,原因就是后者主观分析思辨性评论多一一这是我读书看报最重要的选择与出发点。

今后,我希望自己主要还是在多看到包括这些新闻网站报刊推送的客观思辨的文章一一这应是我思故我在”我一路前行的个性坚守。


90年代到深圳,是南方都市报和南方日报的忠实读者,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坐公司班车的早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纸质报刊已经不知不觉被手机新闻,新浪微博和腾讯新闻等代替。最近一次读南方日报是新浪的推送,真是一言难尽,大跌眼界,这还是我当初喜欢的那个媒体吗?不基于事实真相报道的媒体就像一把刀割裂着我的三观!南都、南日眼界还不如深圳本地的晶报,反正我是不会继续观注南方系的任何媒体了!有问题直接去人民日报的APP搜索!


受他们影响出国留学去找民主自由,结果发现国外的美好是虚构的,尤其这个平等,


以前的报纸都是纸媒,发表文章之前新闻记者都比较有职业操守,实地调查后在发表,比较有公信力,现在的新闻媒体都在网络发表文章,博眼球,要流量最重要,谁关心事情的真实性,从网络上收集一些情况,在断章取义的加点个人观点争取第一时间发出来,引起关注换取流量,就是一营销号,早就没公信力了。


很多文科生都有过一个“媒体梦”,不知道我这个说法对不对,反正我曾经有过,而且在杂志社和报社也都实习过,甚至层级一度以为自己也会投身媒体以此为生,但是很遗憾最终没有去媒体上班,或许现在看来应该是不是遗憾而是庆幸了吧。

那么看到这个问题,我以一个曾经关注过媒体的人的身份来回答吧。

首先,财新网、澎湃新闻、南方周末、三联周刊,这几家媒体应该算得上是当前媒体界除新华社和官方日报类媒体以外,妥妥的主流报刊了吧,当然三联的影响力可能相比前几家来说要弱一些。

1.先说说财新吧。

说起《财新网》,总是绕不开总编胡舒立,这个被称作“中国最危险的女人”,曾经让众多企业家,当然是有些猫腻的企业家为之胆颤,先是《财经》再到《财新网》,她以正义、公正、客观的报道,尤其像“基金黑幕”报道和“银广厦事件”报道等,让财经市场产生巨大震动,1998年她一手创办的《财经》更是一度被称作国内最专业的财经媒体,因为她们坚持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报道品格。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去年还花了几百元开通了财新会员,但是这几天,财新网本身也处在风口浪尖之中,因为前几天一篇报道存在较大争议,财新网昨晚也发布了声明,相信这样一家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吧。

2.再来说说《南方周末》吧。

每一次提起南周,脑海里忍不住会想起《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这些烩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写下这行字的瞬间,突然想起《南方周末》这几篇几乎算得上最有影响力的新年贺词,居然都是2000年前后,距今已有二十年矣。

但是最近几年的南周新年献词,让人能够如此深刻的却并不多,真让人有些感慨和唏嘘,但是这依然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南周的敬意吧,毕竟“在这里,读懂中国”的slgon依然灼灼生辉。提起《南方周末》,不得不提的一篇报道,应该是“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吧,以一篇新闻报道推动法治进程,应该也算得上是后无来者吧?

3.《澎湃新闻》和《三联周刊》

很惭愧,对于这两家媒体,其实关注的不多,也就没什么发言权,尤其是《三联周刊》,以前经常读纸质版报纸杂志的时候,还经常看这本杂志,没什么特别深刻的报道和文章,印象中深度调查报道做的很不错,但是现在流行电子阅读以后,即便有时候想起这本杂志,却不知道去哪里看,最终也就慢慢淡出自己的视线了。

至于《澎湃新闻》,之前手机上下载过几次,但每隔一段时间又总是卸载了,这并非说澎湃新闻做的不好,以我的观点,反而可能是做的太好的缘故吧,比如印象中澎湃新闻APP当中有很多很有深度的思想、哲学类专题,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澎湃新闻里面广告最少,算是很良心了。但是这就好比一个班的同学之间大家交往,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往往是那些成绩一般但是和自己可以玩得来的人,反而未必是那些成绩拔尖的同学吧?

以上是我对《财新网》、《澎湃新闻》、《南方周末》和《三联周刊》粗浅的认识,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大家继续交流吧,但是无论怎样,我觉得对于这些有良知的媒体,应该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尊敬他们,尤其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坚守,就好比《财新网》大佬胡舒立所言:

“媒体的存在,就好比是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它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的更直!”


原始地址:/chaoliu/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