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研究生同学都在做什么?

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专业,毕业院校省属211,全国排名百米开外。

也曾一度为毕业发愁,努力半年终于入编。市属事业单位,也算圆了自己读研的初衷。

现在回头看看同学,研究生同学大多是财政饭的。进了部队的有,考入省属高校担任行政人员、辅导员的也有,考上公务员的也有。大多数,只有极少数进了培训机构(华图、中公等)担任讲师。

这是我了解的情况。另外,我爱人(本科同学)也是研究生毕业(部属985),先就职于省属高校。

差不多就这样,好好学,坚持,差不多能找个不错的工作了。


有了点钱后的感觉,真是好到飞起,关系背景都来了,隔壁高层可以来参观一下


刚回答过一个博士同学做什么,又看到推荐过来的硕士同学做什么。

分三方面说。

一是正儿八经回答,看到同学们的成就自己也挺励志和开心的事情。概括点说,一些读博,进高校做教授;一些创业卖公司卖产品;一些做创投;一些金融;更多的是职业经理;也有全职太太生娃育娃。

二、同学多,百等不一,多数同学和自己仅是同学,不会有太多交集。有人说,一个人最要好的知己无非三三两两。交友再广也很难超过50个人。我们常联络的也就相差不大的三四个。

三、如同我刚才回答博士同学再干嘛一样。这问题就设了三个坑等着你跳。1是暴露你是何学历。2是看你常和什么人在一起,判断你是什么圈层。3当然就是透过你的回答和你同学了解你实力了。

这个问题,套路深啊。哈哈


谢谢邀请!

我现在还是在读研究生,我的室友都在忙着充实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程序员、数据分析、编程等方向。基本每天在看书编程序,同时还在上课。

我是工作后考研的,所以我之前好多同学现在刚刚研究生毕业,基本找到工作了,其中有有学机械的找的是青岛某设计公司,学土木的研究生基本找的是房地产企业,也有进设计院的,进现场施工的基本没有。大部分工作找的还可以,现在部分已经进入公司实习工作。

我们专业其他的研究生大部分找的上海的企业开始实习,实习工资大概200-300每天,也有找家教的。

而我则报了一个证书每天学习迎接考试!

剩余的还有打游戏的、撩妹子的、打篮球的、参加各种兼职的等等!

总之,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理想不同、方位不同做的事情也不尽相同!

你们身边的研究生都在做什么呢?(你们觉得计算机方向还好吗?)欢迎在下方评论!

喜欢小李的朋友不妨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吧!


谢谢小秘书邀请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16级硕士研究生,我们研究生们都刚毕业,现在陆续离校了;我本科读研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有2个多月也要毕业了,即将结束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走向工作岗位。

平时我们也经常联系,对他们的大致研究方向略有了解,简单谈谈。

本校的研究生同学,平时基本都在研究室待着,有的老师要求可能更严格,节假日也会有一半时间待在研究室,所以学生也会在;另外,也有一些同学白天在研究室,晚上去健身,周末也有做补习班;至于工作的话,有很大部分同学签的工作与研究方向有所不同。

在校读研的本科同学,其中一个在内蒙,本科学机械,研究生跟着导师研究稀土,工作签的又回到机械了;还有在太原读研的同学,研究重型机械的,有考博的,也有研究与发动机有关;签工作都与研究方向相吻合。

大家的工作与研究方向相同吗?


因为我们这里每届学生很少,不足20人,所以我的同学的从业都比较简单,大致有三个方向吧:

第一当然是读博了,因为我们这里科研条件比较好,硕士发文章比较好的,或者科研感兴趣的都选择读了博士,而且我觉得读博比考研简单吧,考研开始都是比较瞎忙,也不知道忙的对不对,而考博的话相对容易,因为可以直接联系博导,博导同意了只要你好好复习考上就行,我们这里有位院士,报考他的博士的同学已经排队好几年了,因为名额有限嘛,每年不可能全要,没要的就在组里干点别的等下一年考了。

第二公务员。公务员没啥说的,很多都是考的北京公务员,毕竟为了个北京户口。

第三就是留在所里了,当然了,留下的基本都是合同工,虽然我们是事业单位,但是他们是没有编制的,只能留在导师组里做点科研助理啥的,其实有很多也是当成一个跳板吧,留下来做几年有经验了就跳槽到更好的选择去了。

大家可能会问怎么没有去企业的,也有吧,零星一二个,原因很多,一个可能平时导师任务多没时间找工作,二是我们这种单位毕竟不像学校,没有校招,只能自己找,很多同学也都懒得奔波就直接留在院里了,还有就是可能企业待遇不行,还不如留在院里,和院里的人都熟悉,工作起来也舒服。


我女儿读材料工程(研究生),她的学长学姐大都选择去新能源行业工作。


我的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同学本科,研究生就读院校都属于双非院校,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故事还是比较励志的。

我1997年-2000年研究生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专业为中文系。

当时我们宿舍里有4个女孩。先说一下我们宿舍4个女孩现在的情形。

女孩1:毕业后去了某省部级日报社,毕业至今一直在文艺版做编辑。

女孩2:毕业后去了天津体育学院,后选择考博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外交部某研究室:,后去以色列某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在辗转中国和中东之间专注于跨文化交流。

女孩3: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某出版社,后辞职,嫁给了一位顶尖级科学家,妻凭夫贵,一度在家中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后成为某大型慈善机构的执行总监,热衷于贫困地区驻守儿童的读书公益项目。

我:毕业后进入天津另外一所大学,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后辞职考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调入天津师范大学,一直执教至今。

跟我们宿舍关系极好的另外一个女生宿舍,她们是我校政行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4个女孩的去向:外交部,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各市属高校。

总之,我们当年一届的学生,毕业后有大约85%就职高校,10%进入公务员系统,5%进入媒体或企事业单位。

至今,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位居中层及以上,成为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最出色的一位研究生同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即留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学术的领域里辛勤耕耘,40多岁就已经是“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等身的国内知名学者。

回看当年的我们,绝对是“天之骄子”的感觉。虽然就读的研究生院校是“双非”院校,但当时由于研究生还没有扩招,研究生毕业基本都是供不应求状态。我当年研究生毕业去天津财经大学就职的时候,有的学院如外语学院甚至因为招不上研究生,退而而求其次本科生即可入职做教师。

现在距离2000年已经过去19年,研究生就业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当年曾被我们排在“保底”选择位置的大学老师职业,现在也成为研究生们趋之若鹜,挤破脑袋都难以进入的大热门职业。现在甚至有博士为了能顺利就职大学,宁愿屈尊去做大学行政工作。而当年被我们中文系研究生排在首位的报社,电视台等媒体行业,早已辉煌不再。

19年,不仅有行业的巨变,还有教育的巨变。大幅扩招下的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学历的快速贬值窘境。如果说当年的研究生学历曾经是命运改变的敲门砖、“研究生学历在手,天下我有。”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再有这种自信。

而这种天悬地隔的差别,中间不过就是相隔了19年。


原始地址:/chaoliu/11091.html